常州豆斋饼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常州地方特色产品,历史悠久,一直作为民间祭祀用菜,是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香酥松软,鲜美可口,而且是绿色植物豆类食品,因而广受喜爱。相传200多年前,常州豆斋饼因受到乾隆皇帝的推崇而成为御膳,如今常州豆斋饼不仅被列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被定位“中华名小吃”。常州豆斋饼的制作,以常州周家巷一带为最佳。江苏菜根香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平凡,豆斋饼制作的第五代传承人,祖辈世代以制作豆斋饼为业,从小耳濡目染。常州豆斋饼选用上等的白雀豇豆或蚕豆、绿豆、豌豆浸泡磨浆后,用文火在平底锅上烘制成圆饼,分大小两种。大豆斋饼直径约两寸,中间嵌进用肉糜、虾仁、冬笋等调配的馅心,煎炸后色泽金黄,状如金钱,也称“金钱饼”,制作主要分为制饼、制馅、整形、挂糊等八个步骤。小豆斋饼制作分选料、浸泡、碾磨、烘煎四个过程,尤其要注意的是烘煎时火候的把握,火候过长饼会太硬、老,火候过短饼会夹生不成形。小豆斋饼直径约一寸,形似玉佩,色如乳酪,香酥松软,能做成多种菜肴,可油焖、清炖、或做配菜、或烧汤,尤其在常州人爱吃的豆腐汤中,必有豆斋饼。一枚小小的豆斋饼得以流传几百年,不仅因为它美味诱人,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更有其丰富而厚重的价值。值得庆幸的是,它经历时代变迁仍然得以代代传承。如今,周平凡与父亲周泽清以菜根香公司为传承基地,加强对常州豆斋饼制作技艺的研究和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