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镇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围绕“查摆突出问题,补齐生态短板”的首要任务,以网格化环境监管为抓手,以打造生态、宜居、现代化的新龙国际商务区为目标,突出抓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三大核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争创常州国家高新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镇。
一、突出抓好“两减”变“两无”的生态产业工程。新桥镇早在2011年大拆迁时期就全面启动了“去化减煤”行动,停产关闭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强力推进禁燃区的燃煤锅炉拆除工作,积极推进企业燃煤工艺的去除和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现辖区内无化工厂生产企业,燃煤锅炉都已拆除。该镇还将持续抓好长效管理,严禁新建、扩建化工、燃煤工艺,打造绿建新项目,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力争早日实现“无煤无化”的两无乡镇。
二、突出抓好以“治水”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工程。一是全镇河道管控步入新常态。按照年初制定的新桥镇“河长制”长效机制要求,由党政领导任河长,对辖区内19条河道进行管控。由专业监测单位出具监测数据,每两个月通报一次,作为“河长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步启动对辖区整个水系环境的治理规划,编写三年生态水环境提升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切实形成了“监督、整治、管理”三位一体的河道水环境治理新常态。二是黑臭水体整治实现新突破。以嫩江河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河道作为工作突破口,一方面启动应急预案,对水环境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河道清淤整治、架设泵站调水,并对排水管网和周边小区排水进行地毯式摸排等;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开通河道,恢复流通,编制完成黑臭水体实施方案,并在滨江明珠城启动试点截污工程。三是全面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全力推进新桥镇禁养区建设。自去年9月以来,通过历时8个多月的集中整治,该镇将辖区91户畜禽养殖户,15000余头生猪、200余头牛羊、2000余只禽类全部腾空,用强有力的措施彻底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从根源上为村庄环境整治,特别是为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打牢了基础。后续,将加大长效监管,严防严护禁养区红线。四是积极推进水环境提升工程。在藻江河西支西段进行了生态水环境修复的试点工程,为今后辖区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促进水环境的长效持久改善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目前,戴墅河已完成了2公里的清淤工程,大坝河新桥段在区水利局统一施工整治中,完成了驳岸建设和清淤工程。
三、突出抓好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生态人居工程。一是新龙国际商务区绿标建设取得实效。新桥镇(新龙国际商务区)作为新北区创建“江苏省绿色建筑示范区”的重点建设区域,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建设。常州科技金融中心、新龙电商大厦、印刷电子产业园引领区内绿色公建建设;新景花园四期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常工院、新桥中学、新桥第二小学,以低碳、节约型理念打造绿色校园。区镇合力投资6亿多完成新龙湖及周边绿色生态环境和藻江河生态廊道的建设。目前,投资2.99亿元的新龙湖生态公园已经落成。二是海绵城市试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围绕海绵城市要求,积极推进新龙国际商务区试点工程,按照市、区的统一规划,用3年时间解决试点区内的河流生态退化、水体黑臭、内涝严重等问题,全面提升试点区内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建设水平。高铁北站建设生态停车场,实现了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调蓄、雨水收集及回用等目标。三是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新景二期、三期为试点小区,并将新景三期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建设小区,投放分类垃圾桶270个,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讲座,在社区开展共建“绿色小区”主题活动进行广泛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