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治本 多措并举 薛家镇综合整治水环境
发布日期:2017-07-20   来源:环保局 

薛家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坚持区域统筹,治标治本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在水污染防治项目上取得了突破,辖区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水污染防治项目,全国唯一以镇为单位申报成功

薛家镇辖区河网纵横连通,碎片化的治理,往往治标不治本,河网水质容易反弹。今年,在实施“263”专项行动中,镇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手编制了《薛家镇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将区域范围内的凤凰河、雁荡河、北漕河等11条河道均纳入治理范围,累计治理长度26.185km,确定了护社河和黄沟树河2条黑臭水体为重点整治工程,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进行系统化的科学治理。

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3820万元,以统筹治理、重点施治、一河一策为原则,通过外源截污、河道底泥治理、水动力改善、生态系统修复等多种工程组合措施,全面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该项目已通过水污染防治中央储备库项目专家评审,项目成熟度被认定为最高等级A类,成为全国唯一以镇为单位申报的水污染防治项目。目前,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凤凰河生态治理工程政府采购招投标工作已完成,北凤凰河、北童子河、肖龙港、新龙河等4座节制闸工程也已完工,其他相关整治工作也正式启动。

源头控污,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水环境污染,根子在岸上。源头控污,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治污根本。该镇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以科学的环境规划为引领,统筹区域环境资源。发挥项目审批作为第一控制闸的作用,积极发展培育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多元支柱产业。目前,薛家镇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生命健康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下一步,将实施“一城二加三谷四工程”战略,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长三角领先”的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地——“智慧健康城”。二是全面整治“小散乱污”和“十小”企业等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今年,薛家镇对玉龙社区以东,薛冶路以西的环境问题突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40多家“小散乱污”企业实施拆迁收储,目前已经全部完成。该镇还建立了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动态数据库,全镇166家排污企业录入了污染源随机抽查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已检查93家企业,出动执法人员186人次,下发限期整改告知书45份。同时,充分发挥环境监管网格力量,突出城乡结合部、农村片区、生态水系河道附近等重点区域,打击环境违法,消除环境隐患。三是全面加强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提升雨污分流能力。对直排凤凰河、雁荡河的18个主要排污口进行截污改造,减轻凤凰河和其他重点小流域的污染负荷。基本完成了任葛村委(老东庄、西庄)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工程,吕汤路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已在建设中。今年底,还将完成1000户居民车库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和12000户居民的阳台雨污水出户管的截污纳管工程。

健全机制,形成水环境治理新格局

薛家镇从机制上入手,加强长效管理,形成水环境治理新格局。一是制订《薛家镇水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召集人,财政分局、环保、城建、农业、城管、园林、派出所等部门及各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研究审定主要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审议全镇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促进部门间协作配合,预防、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水环境安全。二是对本镇20条河道实行“责任制”和“河长制”,下发《关于在全镇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将每条河流、每个河道责任具体到单位、个人,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群众监督、共同参与的治水新格局。三是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实行环保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45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衡山路8号

1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1034号  网站标识码:3204110029  苏ICP备06004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