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孟河镇仁利塑料造粒厂内,以镇政府为牵头单位,安监、环保、城建、消防、供电、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散乱污”联合执法行动正迅速有力地开展中……一处又一处的“散乱污”企业被整治,一场生态环境整治攻坚战正在打响。
“散乱污”企业是环境整治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热点。为推进“263”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全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从今年8月起,新北区全面打响了“散乱污”专项整治攻坚战,刮起了对“散乱污”企业整治的环保风暴。
领导重视,细化方案。区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区长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调研督导。区分管领导一线督导,每周听取各部门推进工作汇报,现场督导整治进展。各镇(街道)落实属地责任,主要领导主动请缨,亲自挂帅,在全区整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区域产业实际情况制定整治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分解任务、夯实责任。
摸清底数,分类治理。为深入全面排查“散乱污”企业,各镇(街道)依托于现有监管网格,采取社区、村入企和公告申报等形式,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其中春江镇进一步细化了自身网格单元,对重点区域明确网格负责人和网格员,定人定责,按照“关停取缔一批、治理改造一批、加强监管一批”的原则和排查对象性质,将区域内摸排情况细化分类,整理汇总,建立台账,分列清单,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重拳出击,多效并举。在前期整治过程中,各镇(街道)积极探索构筑联合整治“新模式”,奔牛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建立了环保、安监、市场监管、城建、供电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长效管理工作机制,采取断高压、拆除设备、清除原料等有效措施,重拳出击,以打促管,依法清理整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的“散乱污”企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三井街道先行先试,采用“集中片区”推进模式,精准分析区域内重点“散乱污”集群,对集群内“散乱污”企业实施集中整治,形成集中整治高压态势,有力震慑了区域内散乱污单位;区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结合整治情况,不定期由领导班子带队进行突击检查,重点对完成整改的对象进行“回头看”,真正做到无缝隙、全覆盖、无死角,防止“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自8月启动散乱污专项整治以来,全区共立案56件,拟处罚金额501.45万元,查封扣押5件,取缔非法企业(作坊)48家。
疏堵结合,长效建制。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散乱污’企业之所以仍然存在,除了利益驱使外,部分企业主不了解国家产业政策、盲目投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整治过程中,新北区一方面严厉打击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依法运用新的方式方法,分类管理、合理引导。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三大一实干”走访活动,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讲解政策,督促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由原来的舍不得、政府盯着治,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做”、“主动拆”和“加快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