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常州综合港务区推介会隆重举行。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蔡锡生,新北区政协主席、区友协会长薛建南,市外办副主任、友协副会长司马双龙等省市区领导,以及巴基斯坦代总领事阿里等海外嘉宾参会。
借助“9.28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和“友协经贸文化交流会”,推介会向嘉宾和企业介绍了常州综合港务区的建设发展情况,深入解读外贸物流发展政策,分享海铁联运项目,并进行了项目签约仪式。
本次推介会签约项目有4个
厦门国贸华东地区分拨中心项目:旨在成立华东地区分拨中心,服务于厦门国贸长三角地区客户大宗物资的转运、仓储、进出口等业务;新加坡GKE金属物流期货保税交割中心项目:旨在打造华东地区期货现货保税交割中心,以长三角地区客户大宗物资的转运、仓储、进出口等业务为主营,开展战略合作;沁瑞物流共建常州跨境电商贸易平台项目;
江苏罗舍科技共建常州跨境电商贸易平台项目。
新北区政协主席、区友协会长薛建南表示: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位于常州的最北部,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聚集了长江-运河-机场-铁路-高速-综合保税等众多优势资源,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都具有很强的资源比较优势。近年来相继获得“全国国家高新区建设20周年先进集体”“江苏省先进开发区”“华东地区最具竞争力开发区”等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常州高新区将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以积极开放的姿态欢迎各界来考察投资。
据介绍,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是常州高新区抢抓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和跨江融合中轴崛起战略机遇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探索“港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的重大创新实践。
自2018年初全面启动建设以来,一直秉承“规划引领”的理念,把综合港务区建设上升到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度,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到2020年,常州综合港务区“一区三港”联动发展体系将全面建立,码头、铁路、货场、综合保税等公共资源整合全面完成,港务公司全面实体化运作并纳入省沿江海港口一体化发展布局,基本建成区域性物流集疏运中心,年度总营运收入突破200亿元。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扬子江城市群战略要求相适应、与经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口岸与综合服务集聚区。“三港一区”发展整体联动、物流更加高效、开放程度更高、经济集聚程度更高、功能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