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的乡村振兴政策和资金审计过程中,审计组现场查看了部分美丽乡村试点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但随之产生的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的管养费用,给试点村带来了较大压力。虽然目前试点村普遍在试水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但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单纯依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法覆盖试点村的后续管养投入。
随着试点村的进一步推广,后续长效机制的同步建设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一方面要在资金、政策、人才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试点村一定期限的扶持、倾斜甚至突破,通过一段时期的“输血”,由政府搭台唱戏慢慢引导村民自发地参与到试点村后续管养自治中来;另一方面要将乡村旅游元素“深耕细作”,可将试点村乡村旅游、农耕民俗体验教育、美食节、特色农产品推广、健走活动等有机集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线路或旅游名片,并利用现代网络手段给予宣传推广,同时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激发试点村“造血”功能,让美丽乡村试点村这个“盆景”真正带动周边形成一片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