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文件 通知公告 计划方案 重点项目 督查落实 创业创新  
 
 
疫情背景下,常州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日期:2020-03-16   来源:常州综合保税区 

近年来,常州综合保税区结合省、市、区相关政策,大力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着力打造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截至目前,在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及上下游相关业务的企业有30余家,已经形成较好发展态势。但面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面临原材料上涨、工厂复工延迟、检验检疫流程较长等新的考验与问题。

面临问题:

一、疫情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常州金鹏兴业表示,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供货厂家原材料涨价、复工延迟、产能不足,而物流企业也面临实效延长、物流成本增加等问题。初步估计,综合成本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物流时效下降了20%左右。常州绿起源负责人,哥伦比亚客商CROLS表示,由于中国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部分国家增加了检验检疫流程,这不仅会给国内外客户带来体验落差,同时还会增加他的综合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他的国外订单量下降了26%。

二、疫情导致企业集聚度降低。目前,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由于各种因素制约正处于停业整顿阶段,2019年全年基本没有外贸数据。当前,面临疫情影响,相关整顿及完善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需兼顾疫情这一新的风险,故将进一步磋商招商引资力度。亚联国际商贸,主要从事意大利宠物食品的进口分拨业务,本计划于2020年3月初开展业务,面对目前意大利疫情严重的实际情况,企业表示,计划暂缓。预计损失进出口200万美元左右。与此同时,本土跨境电商企业还受到浙江、苏州等综试区虹吸,导致业务流失,企业集聚度较低。截止目前,常州综保区共有跨境电商及上下游企业30余家,其中有部分在谈业务企业流失,流失率在20%左右。

三、疫情导致综保区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单一。常州综合保税区一直在配合市区两级,申请跨境电商综试区。因为综试区的申请涉及跨境电商相关场地、资质、企业、平台等硬软件的完善,受疫情影响,相关工作进展延后。没有综试区资质,综保区跨境企业暂时只能开通以9610直邮进出口模式为主的跨境业务,业务量带动较大的1210保税模式无法开展。这也导致园区跨境电商企业以直邮出口业务为主,直邮进口业务发展相对滞后。一则对于成熟平台或有意向拓展企业,模式的不齐全滞缓了企业在常开展业务的积极性,打算从今年将业务从浙江回流到常州的美国品牌VIVA放缓的计划。二则非试点城市带来法律方面的风险性,影响了企业在常开展业务的信心。所以虽然经多方努力,2019年下半年向南京海关争取恢复了直邮通关业务,但业务量少,客户顾虑较大。另外,由于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于知识产权、商品合规性、国际走私等方面加大了执法力度,企业对于在常开展业务时效性保障方面也存有一定顾虑,所以以马堡供应链(江苏舜天旗下跨境版块公司)、沁瑞物流等为代表的企业,对业务开展中的部分问题,如完成备案后是否确定放行的许可、商品价格核定是否能够与杭州类似由系统来进行判定、非正常人工介入是否合法范规等,还存有相当大的疑虑,这也导致企业业务相比同期,下降了50%左右的进出口量。

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尽快出台完备的跨境电商法,为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海外仓运营主体保驾护航。同时,确保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生产销售、货物进出等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二、加强扶持,政策保障。加强地方政策扶持。跨境电商作为开放经济的新业态,更多地是作为一个业务功能或是创新经营方式,存在业态形式与业务体量在一定阶段方面需求与回报的差距,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给予大力鼓励与支持。建议在市级层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比如:对企业物流、业务量达标等方面的相关扶持。同时,可参考杭州“一区多园”、联动发展的模式帮助广大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发展契机形成开放经济的新兴力量。

三、搭建平台,市场保障。梳理全市现有自有海外仓,对此进行分类和整合,对有潜力发展成为公共海外仓的,进行引导扶持,拓展其公共性,以更好服务我市广大跨境电商企业。政府牵线搭桥,通过线下推介会、线上公共信息平台、各类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多方式,将海外仓供应和需求的信息进行精准对接,促进供需双方的撮合和海外仓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实现规模效应和多方共赢。

 
 
 
45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衡山路8号

1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1034号  网站标识码:3204110029  苏ICP备06004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