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夏季防汛安全常识你知道多少  
夏季防汛安全常识你知道多少
发布日期:2020-06-23      浏览数:  
 

  在夏季,强降雨、大风、雷电等天气现象将集中出现,防汛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要。


  夏季防汛安全常识


  一、雨量等级划分标准
  小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毫米以内;
  中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25毫米;
  大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25~50毫米;
  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50~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达到30毫米以上;
  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100~200毫米。特大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毫米。
  二、汛情预警等级
  汛情预警由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具体标准如下:
  蓝色汛情预警(Ⅳ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达到半饱和状态,预报日降雨量可达25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一般。
  黄色汛情预警(Ⅲ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达到半饱和状态,预报日降雨量可达50毫米以上、100毫米以下,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较大。
  橙色汛情预警(Ⅱ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预报日降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150毫米以下,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很大。
  红色汛情预警(Ⅰ级):泥石流易发区前期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预报日降雨量可达150毫米以上,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山洪和地质灾害,可能性极大。
  发布预警:当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时,发出避险转移预警。
  三.如何避免户外雷击?
  1.遇到突然的雷雨,可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3.不要在水体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及山顶、楼顶上停留。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
  四、如何预防室内雷击?
  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2.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3.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五、如何预防触电的情况发生?
  1.不要靠近架空供电线路和变压器,更不要在架空变压器下面避雨。
  2.不要在紧靠供电线路的高大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
  3.在户外行走时应尽量避开电线杆的斜拉铁线。
  4.暴雨过后,有些地方的路面很可能出现积水。此时最好不要趟水,如果必须要趟水通过的话,一定要随时观察所通过的路段附近有没有电线断落在积水中。
  5.如果发现供电线路断落在积水中使水中带电的情况,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应当立即在周围做好记号,提醒其他行人不要靠近,并要及时打电话通知供电部门紧急处理。
  6.一旦发现有人在水中触电倒地,千万不要急于靠近搀扶,必须要在采取应急措施后才能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7.万一电线恰巧断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面上,首先不要惊慌,更不能撒腿就跑。这时候应该用单腿跳跃着离开现场,否则很可能会在跨步电压的作用下使人身触电。
  六、如何应对各种溺水情况?
  (一)如果不太会游泳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二)如果在水中被困车内
  1.解开安全带,解车门安全锁,立即完全打开车窗,安定情绪,进行深呼吸。车辆入水后,水会快速涌进车内,这时水压非常大,车内的人很难打开车门逃生。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车门两侧压力相等时,才有可能打开门。
  2.如果没有及时开窗,可以通过破窗锤来击碎车窗玻璃,让水尽快进入车内,增加逃生机会。此外注意,猛踢、手握钥匙、用手机砸等方式无法有效的打破玻璃。
  3.打开车门后,尽快向旁边游开。
  如果水中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
  汛前检查内容
  一、防汛组织机构(即:防汛领导组织机构、防汛责任部门、抢险队伍等)是否健全、指挥调度是否顺畅;
  二、防汛制度、措施、防汛应急预案是否制定;
  三、有关建筑物(施工围堰、防洪墙等)是否满足度汛要求;
  四、动力、通信、交通、供水、排水、消防等设施是否可靠;抢险物资是否准备到位;
  五、对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雷击等灾害的作业点,是否撤退人员、是否制定应急措施;
  六、对受洪水影响的营地和大型设备是否采取措施;
  七、对受洪水危害的施工道路是否有警示标志。
  汛期的准备工作
  ①掌握水情及天气情况:及时发布有关洪水的气温、风、降水、冰雪、水位、潮位、流量等气象水文情况,预报可能产生的洪峰、增水、洪量等水情,必要时下达警报。
  ②调度洪水:依据水情和工程情况,以及防汛调度方案,运用已建的各种防洪工程,进行防洪调度。在需要运用分洪、蓄洪、滞洪措施时,及时果断作出决定,下达命令,按时、按量分洪、蓄洪。
  ③工程守护:组织防汛人员,不间断地巡查和防守堤、坝、涵闸等工程,及时发现险情,分析原因,正确判断,拟定抢护方案,组织抢护。警戒水位以下,一般由专业人员防守,超出警戒水位,组织防汛人员防守。
  ④应急措施:遇有超标准洪水,在人力不能抗御时,应请示上级同意,按批准的紧急措施方案和规定的程序,及时执行临时扒口等分洪紧急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避免人员死亡。对淹没区或可能被淹区内居民,进行转移安置。
  ⑤抢险:多数险情,都是从小向大发展,出险前多有预兆。勤检查,早发现,险情易抢护。堤防渗漏险情抢护原则,是临河截、背河排;护岸抢护主要是固根防冲;穿堤建筑物两侧渗漏,也是前堵、后排,对其滑动险情,主要是加重阻滑(见堤防抢险)。
  汛后的工作
  对防洪工程和防汛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汛期抢险工程多系临时性措施,需要重新维修加固;当分洪、蓄洪或其他紧急措施运用后,应作好各项善后工作。
 
主办单位: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党政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崇信路8号
电话:(86-519)85100668 85127060 传真:(86-519)85105661 邮编:213032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1034号  网站标识码:3204110029  苏ICP备06004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