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打造高新区国际化“智造”新引擎 新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
发布日期:2022-01-10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一种企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是企业实现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这一市场地位的发展路径。国家鼓励和支持这种发展模式,尤其是希望中小企业通过“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细分市场上抢得主动权、夺得话语权,获取全球行业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全力突出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目前,共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位居全市前列,但是对标苏州高新区等先进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我们建议着力培育细分行业排头兵,构建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到具有全球竞争力领航企业的创新发展培育体系,为实现国际化“智能制造”精准发力。
一、精确注入“专精特新”基因,打造具有世界级水平区域性产业链集群
聚焦高新区“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通过不断注入“专精特新”基因至产业链各环节,推动我区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入国际、国内最前端。一是产业链“补短板”、“拉长板”。鼓励企业在产业链关键领域“补短板”“拉长板”,在分产品领域形成全球市场、技术方面的领先。二是产业链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鼓励企业在产业链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上攻坚克难,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在本细分领域拥有“填空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能力。三是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占领。积极鼓励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持续发力,通过参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全球供应链体系,获得行业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
二、精准选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卓越先进制造业体系
加强外引和内培,优选和扶持能在细分产品领域形成全球技术、市场、品质领先的企业,不断提升我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区制造业整体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一是选育专注执着的企业。大力支持企业长期专注核心产品,聚焦主业,企业要成为市场领域及目标客户的第一,高度专业性是核心。二是选育质量为先的企业。企业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必须长期重视质量基础建设。支持企业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提升质量作为内生动力和主攻方向。三是选育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支持企业发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民营企业要做好代际传承,要践行“铸魂、赋能、传承”。四是选育持续创新的企业。支持长期创新的企业,要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必须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以及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三、精心构建“专精特新”生长环境,引领高新区智造从“高原”走向“高峰”
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不断优化和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埴机制和成长路径,构建“专精特新”创新发展生态。一是加强专业化培育服务。建立分类分级培育库,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实施动态化管理,每年滚动发展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认定一批、扶持一批;面向培育库企业,征集一批专业服务企业和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科创、融资、人才、市场等方面专业服务。支持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放资源共享,开设专业化培训服务基地。二是支持企业擅用金融服务。鼓励培育企业擅用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创业投资基金的对接合作,加强对企业上市挂牌辅导,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板”挂牌企业市场化运作,支持上市、挂牌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三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化“专精特新”成长环境,加速构建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的融通发展生态。推广一批基于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和区域生态的融通模式,支持建设物联网云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发展融通型特色载体,加快形成智能制造生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