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新(新北)规划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按照市局和高新区重点工作部署,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新机遇,紧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工作主线,创新五项“都市计划”,力促八项管理提升,为“建成国际化、生态化的滨江新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主动谋划理念转型,突出规划顶层引领
当前我们面临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等崭新的机遇和全新的要求,新北规划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引领高新区实现“率先”中的“率先”,实现“美丽新北”的全面升级,理念转型至为关键。通过理念转型,由过去更多考虑城市空间布局的“摊大饼”式发展向今后更多注重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蒸馒头”式发展转变,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让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回归到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本身,回归到为了经济社会构建发展载体的本质,回归到为城乡居民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本愿。
一是规划价值观的转型。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最主要的价值导向。目前在保持经济合理增长的基础上化解由于增长主义所带来和累积的社会、文化、生态、治理危机成为了最大的公共利益,面向公共诉求,注重强化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人本意识更显重要。规划价值观将由传统的“以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由建设优先向宜居优先转型,由注重普通人群向普通人群和特殊群体并重转型。
二是规划主导范式的转型。紧缺的资源与严格管制的约束使城市空间发展方式将由外延转向内拓,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必然要求城市规划实现从粗放扩张型到集约紧凑型范式的转向,依靠提高城市品质来促进城市的持久繁荣。规划主导范式将由单一规划向综合规划转型,由优先于经济发展向优先于社会发展转型,由分立冲突向“多规合一”转型。
三是规划实施方式的转型。随着完善市场体系和公民社会的建设,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主动实施规划愿景的行动将弱化,城市规划的实施将更主要面对自下而上的、不确定性的市场与社会其他主体的诉求申请。面对长远规划与实施时间不确定、合法申请与政府“理想目标”有差距等问题,规划实施方式将由自上而下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并行转型,从注重专业性向专业性和公众性并重转型。
四是规划管理理念的转型。规划管理将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控制更少的行政审批,把建设“满意型”规划部门作为核心目标。把“服务企业关爱有加”作为规划审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考核的“加法”促进行政审批的“减法”,在创优服务上做“乘法”,在解决难点上做“除法”;将处于各方利益诉求焦点的规划管理工作重心向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倾斜,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创新五项“都市计划”,精品绘就滨江新城
2014年的规划编研工作将面向可持续的未来,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提升中心”两大战略,全力推行高标准的国际化引领、高要求的示范性建设、真实效的竞争力提升,有效落实五项“都市计划”,精品绘就美丽滨江新城。
一是“创新”都市计划 —— 做强做优产业,打造产城融合创新样板。开展高新区国际化功能设施布局规划,推进高新商务中心拓展区城市设计,策划“退二进三”方案,促进国际化城区建设。开展空港物流园策划规划,策划空港物流园的功能、空间布局和实施引导。加快推进新龙国际商务城规划专项,包括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智能科创园、商业旅游休闲区等产业规划,编制专项基础设施规划,不断提升新龙国际商务城核心区规划的品质与内涵。开展新北区主题功能板块近期发展引导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和建设重点,对未来空间增长作出判断。
二是“绿活”都市计划 —— 拓展深绿空间,打造生态宜居建设样板。注重生态产居,编制新北区农业与生态融合发展规划,推进农业生态化及生态农业化。拓展绿色空间,营造宜居环境,推进常州CBD公园建设,做好常州艺术公园深化设计;推进三江口公园方案设计,做好小黄山旅游文化休闲区深化设计;策划恐龙园-森林公园-小黄山旅游轻轨规划研究,建立旅游资源的便捷通道,并做好用地预控。
三是“美学”都市计划 —— 深耕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人文发展样板。根据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要求,编制孟河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做好高新区城市门户形象提升规划,提升入城口标识及总体环境品质。开展新北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订城中村改造规划和土地支持等公共政策,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开展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开放空间研究,重点对通江路、龙江路、汉江路等城市主干道的交叉口开放空间的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塑造富有城市区域特色的出入口景观。
四是“幸福”都市计划 —— 做实做匀民生,打造城乡和谐统筹样板。开展新北区老小区公共设施及社区环境提升规划,加快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补缺、补软、补新。
推进镇村规划,鼓励和支持各乡镇结合当地发展需求开展规划编研工作,促进镇村建设发展转型、功能品质提升和特色风貌塑造,形成良性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开展高新区城市社区人居质量提升规划,推进规划管理水平进一步适应和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以民为本,建设人民幸福示范区。
五是“智慧”都市计划 —— 服务智慧增长,打造智慧型城镇化样板。开展新北区空间地理数据提标工程,实施全区统一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推动全区范围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转换,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开展新北区地下管线普查三期工程,进一步扩展覆盖范围,运用虚拟仿真和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实现建成区地上地下全面三维可视化,提升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真实度和视觉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管理决策。
三、力促八项管理提升,用心打造“满意型分局”
2014年的规划管理工作将在“服务标准化,提效‘333’”的品牌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实践,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以“排头兵”的定位要求自己,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衡量自己,力促八项管理提升,用心打造“满意型分局”。
一是依托标准化管理,提升行政效能。以规范管理与提高效能相协调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在与市局良好对接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标准化模板,并在应用过程中继续修改完善,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规划管理的标准化和管理模式的科学化,突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转型。
二是依托智能化平台,提升管理水平。依托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容升级和高效运行,有序构建管理决策、许可服务、行政监督“三分离”的体系流程,完善统一协调、相互促进、规范高效的智慧型管理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服务于“智慧高新区”的高新区数字信息中心,推动城市运营高效化、市民生活便利化和城市管理的最优化。
三是依托参照系拓展,提升精品建设。担当“高标”定位,实施精品工程,优化提升精品参照系,进一步延伸先进参照范围,并针对高新区精品建设区域和重要建设发展要求,建立精品成果库,实行动态更新机制。建立专项研究版块,确定研究发展方向,分类指导,取其精髓,拓展规划管理思路,保持规划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四是依托法制化要求,提升审批“一站式”水平。进一步落实新的规划评审管理办法,压缩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实现规划评审外置。完善"容缺受理”制度,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和容缺时限,审查结束前补全所缺材料;深化“菜单式”报批,细化报建指南,使企业少走弯路,努力打造符合“高新”特点的发展环境。
五是依托品牌化塑造,提升服务形象。进一步提升新北规划服务品牌,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建立预约办理制度,无事不忧、有求必应,确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增强效能意识,强调超前服务,不仅要做到有求必应,还要做到有应必果;注重精心服务,带着感情真诚服务,带着责任尽责服务,让企业满意、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
六是依托阳光规划,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公众“走进规划编研”、“走进规划管理”、“走进规划执法”工作机制,将公众参与融入规划工作全过程,自觉做到顺应民意、集中民智、激发民力,让现代化的形态群众一起描绘,现代化的过程群众一起参与,现代化的进展群众一起监督,最终实现现代化的成功群众充分共享。
七是依托机制创新,提升部门联动。清理各部门由于法律法规不同而造成审批中互为前置问题,建立部门联席审批机制。有效实施建设项目综合验收,一个部门牵头,参与验收的全体部门参加,一次性验收通过。建立违法建设联合论证机制,一次性明确处理意见及后续操作办法。与区城管局等部门进一步协调达成共识,解决历史违建的处理问题。
八是依托人才岗位设计,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优化人才岗位设计,完善内控机制,优化一系列规范清晰的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长效有力的内控体系。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教育,立足“三宽四有”型人才培养,强化团队文化建设,打造一支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一流,勇挑重担、奋发有为的尖兵“品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