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为进一步促进就业,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实现双赢,薛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专门制作了求职者在线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报告汇总如下:
一、 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
此次调查共有27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如下:
1.您现在的学历
A高中或中专(0票) B专科 (3票 11%) C本科(20票 74%) D硕士研究生(4票 14%)
2.你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什么?(可多选)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21票 42%) 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8票 16%)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13票 26%) D人才招聘网站(8票 16%)
3.对你而言,你对未来工作有怎样的预期或对你来说工作的意义在于什么?
A工作就是一种谋生手段 (14票 51%) B在工作中提升个人能力(7票 25%) C通过工作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抱负(6票 22%)
4.择业时对你的决策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A家人(21票 77%) B同学 (0票) C朋友(1票 3%) D不受他人影响 (5票 18%)
5.求职过程中,你优先考虑的因素(可多选)
A地域(15票 20%) B薪酬与福利(26票 36%) C个人发展机会(15票 20%) D单位性质(7票 9%) E家庭期望(9票 12%)
6. 你所能接受的工作地点与住处的距离为多远车程?
A 30分钟以内(15票 55%) B 1小时(11票 40%) C 1个半小时(1票 3%) D 2小时(0票)E 2个半小时 (0票)
F2个半小时以上 (0票)
7.你认为周围其他同学现在的就业状况如何?
A很好(3票 11%) B较好(15票 55%) C一般(9票) D不好(0票) E很差(0票) F其他(0票)
8.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如何找到的?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推介(2票 7%) B人才交流市场(7票 25%) C媒体招聘信息(6票 22%) D关系介绍(0票) E自己创业(7票 25%) F其他(5票 18%)
9.对于对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你是否了解?
A 非常了解(1票 3%) B 比较了解(13票 48%) C 不太了解(13票 48%) D 不了解(0票)
10.您期望的工作单位的单位性质(可多选)
A国家机关(19票 31%) B. 国有企业(15票 25%) C学校(7票 11%) D科研单位(9票 15%) E三资企业(5票 8%) F城市集体企业(1票 1%) G乡镇企业(0票) H私营企业(0票) I其他(4票 6%)
11. 您最后一个工作单位的规模(人数)
A 50人以下(9票 33%) B 50-100(2票 7%) C 100-500(14票 51%) D 500-1000(2票 7%) E 1000-2000(0票) F 2000人以上(0票)
12. 原单位工资水平
A 2000元以下(8票 29%) B 2000-3000元(5票 18%) C 3000-4000元(10票 37%) D 4000-5000元(1票3%) E 5000元以上(3票 11%)
13.你能期望的工资
A 2000元以下(0票) B 2000-3000元(0票) C 3000-4000元(2票 7%) D5000元以上(25票 92%)
14.你最希望得到的求职信息
A. 更多的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5票 18%)
B. 更多有关薪酬和福利方面的信息(20票 74%)
C. 更多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1票 3%)
D. 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1票 3%)
15.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可多选)
A 个人能力不足(10票 16%) B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票 1%) C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8票 13%)D 缺乏工作经验(11票 18%) E 缺乏社会关系(18票 30%) F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12票 20%)G 户籍问题(0票)
16.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可多选)
A 专业能力(12票 25%) B 自我表达能力(11票 23%) C 外语能力(4票 8%) D 人际交往能力 (15票 31%) E 环境适应能力(5票 10%)
17.您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学习的内容
A 实用技能(13票 48%) B 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方法(7票 25%) C 专业知识(5票 18%) D 科技知识(0票)E 法律知识(1票 3%) F 学习方法 (1票 3%) G 其他 (0票)
18.你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可多选)
A 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0票)
B 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10票 37%)
C 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3票 11%)
D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14票 51%)
19. 你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吗?
A 愿意(15票 55%) B 不愿意(1票 3%) C先从事本专业工作,再寻找其他机会(0票) D 先就业,再继续找合适的工作(11票 40%)
20. 若你的工作与期望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A 接受,准备跳槽(3票 11%) B 努力适应工作(10票 37%) C 工作后考虑继续深造(14票 51%) D. 其他(0票)
二、 总结分析
从结果来看,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更加倾向于招聘会、人才市场和招聘网站来寻求工作机会,51%的人认为工作是一种谋生手段,49%的人希望利用工作提升个人能力并通过工作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求职过程中,求职者更加看中薪酬和福利,其次是地域和发展机会,家人是影响决策的最大因素。求职者对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也不是很了解。大部分求职者更加期望到国家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工作,认为他人的工作状态较好,而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有着很多的困扰,认为自身能力有欠缺,需要学习更多的内容。55%的求职者都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先就业再择业,当工作与期望不一致时多数求职者愿意努力适应工作,工作后继续深造。
三、对策及建议
1、关于择业单位的选择上,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求职者选择的热门企业。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不管选择哪种企业,都要对公司有一定的了解,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学习、培训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求职者要调整心态,务实肯干,从基层做起,放低架子,虚心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
2、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观念来认识当今就业为多数人的权利,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手段,社会不能向大学生们保证有了文凭就一定能获得相应职业。大学生不能抱着昨天的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看问题要有时代感和前瞻性,要根据今后面临的情况调整心态和学习内容,为将来就业培养适应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要针对职技高师毕业生的特点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热爱职业教育、投身职业教育的大职教观念。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毕业教育、离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生动有效的思想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就业光荣、职教就业光荣、基层奉献光荣的就业观,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全面了解、正确判断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方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确定就业目标。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实行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模式,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4、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就业工作部门应定期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学员讲授职业指导知识,通过系统而专业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