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为更好地了解薛家镇广大市民的健身习惯,践行“全民健身”生活理念,扎实推行“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薛家镇文体站专门制作了薛家全民健身在线调查问卷,现将调查报告汇总如下:
一、此次调查共有31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A男(18票58%) B 女(13票 42%)
2、您的性别
A、16-25岁(3票9%)B、26-35岁(20票65%)
C、36-45岁(5票16%)D、46-55岁(1票3%)
E、56-65岁(1票3%)F、65岁以上(1票3%)
3、您的职业( )
A、教师(6)票19%)B、学生(1票3%)C、企事业职工(19票61%)D、退休人员(3票9%)E、农民(0票)F、其他(2票6%)
4、你的月收入
A、2000元以下(8票25%) B、2000-2500(7票23%)
C、2501-3000(3票9%) D、3001-3500(6票19%)
E、3501-4000(4票20%)F、4000以上(3票9%)
5.您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 )
A、强身健体(17票55%)B、打发时间(7票23%)
C、劳逸结合 促进更好的工作(5票16%)D、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交更多朋友(2票6%)
6.您平均每周锻炼的次数( )
A、基本没有(7票 23%) B、一次(11票35%)
C、两次(9票29%) D、三次以上(4票20%)
7.您平均每次锻炼的时间( )
A、少于30分钟(12票38.7%) B、30分钟到60分钟 (12票38.7%)C、1小时-2小时(6票19.3%)D、2小时以上(1票3%)
8.您每次锻炼的强度( )
A、强度较小,不出汗(10票32%)B、身体舒服,略微出汗(13票41.9%)C、乏力,大量出汗(6票19.3%)D、其他(2票6%)
9. 您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可多选)( )
最少选择1项,最多选择7项
A、散步(22票70.9%)B、慢跑(14票45.1%)
C、跳舞(10票32.2%)D、太极(9票29%)
E、球类(9票29%)F、游泳(3票9%)G、其他(9票9%)
10.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可多选)( )
最少选择1项,最多选择5项
A、社区活动室(9票29%)B、社区健身路径(12票38.7%)
C、体育健身会所(9票9%)D、各类体育场、馆(10票32%)
E、无固定健身场所(20票64.5%)
11.您了解社区活动室的相关信息吗(开放时间、举办何种活动等)( )
A、十分了解(3票9%)B、比较了解(12票38.7%)
C、不清楚(16票51.6%)
12.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来了解社区活动室的相关信息(可多选)( )
最少选择1项,最多选择3项
A、社区宣传栏(13票41.9%)B、亲戚、朋友告知(18票58%)
C、不清楚时间(16票51.6%)
13.你从家里步行到所在区域的健身设施的时间大概是( )
A、10分钟左右(13票41.9%)B、30分钟左右(17票54.8%)
C、30分钟以上(1票3%)
14.您对所在区域的健身设施的种类、数量、新旧满意程度( )
A 、满意(8票25.8%)B 、比较满意(7票22.5%)
C 、一般(12票38.7%)D、 不满意(4票12.9%)
15、您所在区域的健身设施损坏后的更新维护情况( )
A、出警示牌,及时更新维修(9票29%)
B、一周之内更新维护(9票29%)
C、一个月之内更新维(11票35.4%)
D、一个月以后(2票6%)
16、您觉得需不需要有人来指导您锻炼( )
A 、已经有人指导(4票12.9%)B、需要人来指导(14票45%)
C 、不需要(9票29%)D 、有没有人来指导无所谓(4票12.9%)
17.您对所在区域晨晚练健身站点的组织情况( )
A、满意(4票12.9%)B 、比较满意(8票25.8%)
C 、一般(16票51.6%)D 、不满意(3票9%)
18.您对所在区域地方政府重视推广全民健身的满意程度( )
A、满意(5票16%)B 、比较满意(5票16%)C 、一般(17票54.8%)D 、不满意(4票12.9%)
19.您是否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健康( )
A.非常大(20票64.5%)B. 一般(9票29%)
C.有一点(2票6%)
20.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您愿意消费多少在健身上( )
A、100元以下(10票32.2%)B、100-200元之间(9票29%)
C、200-500元之间(4票12.9%)D、500元以上(8票25.8%)
二、总结分析
从结果来看, 绝大部分人具有“全民健身”生活理念,其中26-35岁,月收入3000左右的企事业职工、工作相对稳定但压力大的教师健身意识比较强,健身目的明确:通过锻炼,强身健体,劳逸结合,促进更好的工作。究其因,1、是因为这类人相对年轻,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容易接受新理念。2、工作相对稳定,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有时间,有精力锻炼。
从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情况看, 只有25%的人对区域的健身设施的种类、数量表示满意,有限的健身设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健身人群的需求。38%的人对晨晚练健身站点的组织表示满意,45%的人希望有人对健身进行有效的科学指导。
三、对策及建议
全民健身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居民进一步增强体育健身意识,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1、政府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责,积极完善各个社区(村委)的体育设施,包括全民健身点、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以及健身路径。要制定配套政策,扩大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居民的公益开放范围,让居民在离居住地最远10分钟的步行距离内就能找到舒适的锻炼场地及安全的健身路径。
2、充分发挥各企事业单位、村委(社区)、学校、广场的宣传栏阵地作用,进行科学健身知识、法律知识宣传。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指导水平。定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群众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获得健身指导、健身知识、健身咨询等服务,真正实现体育服务最快最方便地与老百姓“面对面”。
4、免费开展各类别体育培训,多渠道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健身。诸如开展少儿舞蹈、轮滑、游泳培训,吸引中小学生参加;开展乒乓、篮球培训,吸引中青年参加;开展太极拳、秧歌、广场舞培训,吸引中老年人参加。
5、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每个社区要至少建成 20人以上的特色健身团队1个,充分利用各个健身休闲站点,开展经常性、大众化的健身活动,吸引不同年龄的人参加到健身活动中。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广场舞等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单项体育比赛,满足群众体育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