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12月份新北区农业局对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做了在线调查,涉及5大类问题,总票数415票,从在线调查情况来看,大家对区政策性保险的品种、投保、理赔程序比较了解,对承担我区农业保险单位比较清楚,满意度比较高。
农业保险工作实施五年以来,全区高效农业保费比例由当初的18%提高到目前的60%,初步实现了应保尽保,达到了农民生产与增收双保障的目标。
一、保险服务体系得到健全。建立了覆盖区镇村三级的服务网络,做到保险工作村有人服务、镇有人管理、区有人协调,达到了事有人做、责有人负、头有人牵的效果。
二、政策落实宣传到位。区推委办会同保险公司开展各种类型的业务宣传培训工作。做到集中培训与街头宣传相结合,把农业保险政策要求宣传到村到农户。
三、政策制度执行得到规范完善。每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与高效农业保险品种开展承保前,区委农工办与财政局都联合下发文件,按市要求明确承保范围、主体、责任、补贴标准、工作流程等,为基层和保险公司提供操作依据,根本上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目标。对理赔环节,实现镇村、保险公司联合查勘、责任共担的措施;区级实行现场抽查、联合审批的定损办法,为科学理赔、公正理赔奠定了基础。
四、财政保障有力。区委区政府明确农业保险工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实现财政托底政策。每年将农户承担的保费列入区级预算,进行财政买单。近年来除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外,高效农业保险也按省财政规定的补贴目录,达到了应保尽保要求。
目前工作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高效设施农业投保品种难实现全覆盖。如我区特色品种为草坪、无花果、高档苗木花卉、水产等(水产面积1.55万亩),由于这些特色项目均不在省奖补目录之中,未能真正做到高效农业全覆盖。下阶段,我区将进一步完善保险服务机制,形成承保、理赔、监管工作一体化管理制度,提高标准化水平,同时拓宽服务范畴,让保险与金融服务、技术推广、高效农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一、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按程序确认农业保险机构后,区农工办、区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水稻、猪、奶牛等险种)、高效设施农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高效农业险种均按省补贴目录和条款执行,继续实施区财政全额承担政策,区推委办从承保项目的费率、标准、要求进行统一部署,细化明确操作程序。即按村投保、镇审核、区批准的体系规范投保标的,各保险积极配合各镇做好保单的签约、保费的收缴、承保内容公示等。区推委办将加强复核工作,确保投保真实性。同时各镇落实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的五公开、三到户服务制度。
二、严格理赔程序。对发生大规模农业灾害,区推委办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保险公司会同镇村进行现场查勘,实行查勘人员现场签字制度,理赔方案由保险公司、推委办、镇政府共同把关审核,村组公示等制度,确保公开、公平,防止出现违规拖赔、惜赔、封顶赔付等问题。
三、强化组织推动。一是发挥镇村协保队伍作用。镇农
经、农技、兽医部门由专人配合保险公司开展承保、理赔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广泛动员。区将保险文件、宣传资料发到村,并在公示栏公开,将政策宣传到户,区农办、财政局结合财政支农培训活动,对各村会计开展年度农业保险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保险政策的执行率。三是做好监管工作。以年度考核为抓手,组织各镇职能部门、村组干部、农业生产大户对保险工作考核工作,提高保险为农服务的规范性管理程度。同时区镇强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工作的监管力度。做到职能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确保各项手续到位、承保理赔资料齐全。
新北区农业局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