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本次关于本地历史文物(文化)保护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地历史文物保护的现状及今后的对策等。本次调查共有30人参加,现将结果进行汇总。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数据显示,86.7%的人对本地历史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非常喜欢本地历史文化遗产。参加调查的人员对政府保护本地文化遗产的措施上基本满意,认为政府就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的经济纠纷,应建立法律保护双方的利益,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已就地保护为主。认为应通过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各新闻媒体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等方式让其他人认识保护本地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政府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标,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建设,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注重文化遗产上的教育与应用,建立文化遗产的课程。
三、意见和建议
立法保护,是历史文化(文物)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况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一代做下去。要实施好这项工程,仅有应急性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应该从地方开始。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如今我国经济已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也在发生变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社会同步发展的一部分,历经千年的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如果不加以保护,它们就会悄然逝去,政府机构和有关研究部门也应对此更加重视,加强对本地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传播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