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调查报告 > 内容
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城乡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减灾从社区做起,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效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落实各项减灾措施,增强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更好地了解辖区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情况,事业科对河海街道辖区内的居民做了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
1、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
B、21岁到40岁 90%
C、41岁到60岁 10%
D、60岁以上
2、您的性别是
A、男 30%
B、女 70%
3、您的学历是
A、初中或以下
B、高中 2.5%
C、大学 87.5%
D、研究生及以上 10%
4、您是否参加或接受过防灾减灾相关的培训或宣传?
A、未听说过 5%
B、听说但未参与 40%
C、参加过 55%
5、您觉得自己的防灾减灾意识如何?
A、非常强 5%
B、有点安全意识 85%
C、非常弱 10%
6、您认为应对灾难发生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群众 37.5%
B、政府 57.5%
C、媒体 2.5%
D、志愿者 2.5%
7、您是否在家中备有防灾救急用品?
A、装备齐全 2.5%
B、有一点 37.5
C、考虑过准备一点,但还未实施 60%
D、觉得没有必要
8、您对河海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是否满意?
A、不满意
B、不太满意 7.5%
C、较满意 62.5%
D、满意 10%
E、很满意 20%
9、您认为现有的防灾减灾知识平台(如应急网站、新闻宣传、科普教育、防灾演练等)能否满足您对防灾知识的学习需求?
A、已经足够了
B、还不够,平台太少且不易找到 90%
C、不能满足 10%
10、您最担心的灾害隐患前三位是:【多选】
A、低温雨雪冰冻 2.3%
B、地震 16.4%
C、火灾 24.2%
D、暴雨洪涝 10.2%
E、台风 7%
F、滑坡、泥石流
G、城市内涝 9.3%
H、煤气泄漏 9.4%
I、电器漏电 14.1%
J、儿童溺水 4.7%
K、其他 0.8%
11、您平时主要从哪些渠道了解过防灾减灾相关知识?【多选】
A、父母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告知 6.9%
B、学校课堂教育与防灾减灾演习 26.7%
C、通过电视、报纸、书籍的介绍自学 28.1%
D、应急网站、应急广播、手机、微博微信等媒体渠道 28.7%
E、其他 2%
12、您认为用何种方式宣传防灾减灾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多选】
A、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培训 13.9%
B、开展防灾减灾演习 21.8%
C、制作防灾减灾宣传视频、动画等 12.1%
D、在街头组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 13.3%
E、通过媒体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15.1%
F、利用官方应急网站发布权威信息 9.1%
G、将防灾小知识直接推送到手机 13.9%
H、其他 0.6%
二、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辖区居民对河海街道开展的防灾减灾工作还是较为满意的,同时我们发现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居民接受过相关的防灾减灾相关的培训或宣传,但依然希望能接触更多的防灾减灾的知识平台满足其知识需求。同时为进一步推进街道重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基层综合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各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要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着力于加强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组织结构和应急网络,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提高政府防灾减灾能力和驾驭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加大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2、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建设是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在现有基础上,整合各职能部门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通过各类培训、应急演练等途径,不断提高抢险抢修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反应迅速、机动灵活、装备精良、业务过硬的灾害应急网络,确保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
3、要进一步加强灾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针对河道和地下管网淤积现象日益显现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特别要加强河道和地下管网的管理和维护,针对河道及部分管网积淤障碍,要统筹规划,落实责任实施清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