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区内要闻 > 内容
10月25日,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成功承办了由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主办的江苏省第五届成语文化教学观摩研讨会,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国强、新北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杨仁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审姜爱萍、莫彭龄教授领衔的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专家教授们及其教学研究基地学校的代表们、新北区各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代表等共120余人与会。
这是省奔中继2013年承办江苏省首届成语文化教学观摩研讨会以来的第二次成语文化盛会。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成语文化课程基地自2013年立项以来,积极、持续地推进成语文化的校园文化、教学环境、师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建设,获得了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案例一等奖和常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奔中承办本届成语文化教学观摩研讨会,是省级课程基地成果的一次大汇报、大展示。
开幕式上,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王奕飞校长代表学校致辞,表达了对来宾的诚挚欢迎之意,简介了学校省级成语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等情况。
这一天,刚好是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莫彭龄成语文化工作室成立五周年的日子,王奕飞校长郑重地接受了莫教授的一份厚礼——刚刚出版的学术专著《成语文化三十年》。
课堂教学环节中,来自省奔中的祁双红老师和祁文娟老师,向本届教学观摩研讨会奉献了两堂精彩的成语文化校本课程现场教学课。
省奔中成语文化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教学思路:探其源——辨其义——明其用。首先研读文本,探究成语的来源出处;其次创设情境,深入辨析该成语语素的文化内涵和成语词义的演化变迁;最后,联系实际,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不仅准确而深刻地领悟成语的固有的文化内涵,更能真正掌握正确应用成语的思想和方法。每个环节都紧扣成语,让学生始终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滋养,不仅积累了语文知识,拓宽了文化视野,还涵养了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素养。
祁双红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成语与古典诗歌:寸草春晖》,以成语“寸草春晖”为切入点,内容上侧重古典诗歌的鉴赏,注重诵读,通过口读、心读、美读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走进《游子吟》的意境中,感悟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游子深挚而复杂的情感。学法上重视以任务驱动,倡导小组合作探究,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知识的锤炼与智慧的发展的机会。
祁文娟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成语与古典散文:作壁上观》,引领学生以史传文学的视野,透过“作壁上观”这个成语,触摸成语背后的文化意蕴,探究《史记》中项羽形象的独特魅力,并拓展了“作壁上观”的现实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北区西夏墅小学张丽娟老师的《寸草春晖》、新北区百草园小学王维益老师的《自相矛盾》,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张华老师的《画龙点睛》、刘萌萌老师的《开门见山》,分别从成语作文教学和成语阅读教学方面作了精彩的展示。
研讨会由莫彭龄教授主持。江苏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国强研究员在百忙之中特意抽空赶来出席了这次研讨会。王院长充分肯定了研究会举办这样的教学观摩研讨会的意义和价值,他站在中央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高度,指出从成语文化切入,对中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南京晓庄师范学院的郭骏教授、常州市教科院张春副院长和江南大学文学院吴格明教授三位专家分别为小学、初中、高中的这几堂课作了精彩点评。吴格明教授认为两位祁老师的课有真正的语文味,思路清晰,颇具实效,把成语作为教学内容,为探索成语文化教学策略提供了一种成功案例。
会后,与会专家和老师们参观了省奔中成语文化景观成语广场、成语长廊、成语景点和课程基地场馆等。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议程安排紧凑有序,内容新鲜充实,基础教育阶段成语文化校本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成语文化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实效性、示范性和启发性,给全体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省奔中成语文化课程基地各种成果的展示,让与会者耳目一新,大受启发,进一步提高了发掘成语资源,担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