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互动 > 热点问题 > 内容
为切实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溪南社区积极开展各类帮扶活动,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机制。
问:什么是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答: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独生子女发生伤残或死亡、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家庭。
问:对于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对象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一、扶助对象夫妻均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二、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包括曾生育过一个以上子女但同时只存活一个子女,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或收养且同时存活过两个以上子女,但以后只存活一个子女的情况。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包括法律法规承认的事实收养子女的情况。三、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问:奖励扶助金的标准是什么?
答:特别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发放。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对符合条规定条件的,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扶助金,满60周岁为700元,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的扶助金,满60周岁为600元,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扶助金自女方年满49周岁开始发放。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方可发放扶助金。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扶助资格被确认年度起发放扶助金。扶助对象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后,中止发放扶助金。
问:目前扶助对象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答:1、精神创伤极大。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心理创伤,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失独老人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2、养老就医极难。如何养老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在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下,那些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不好的失独家庭,养老就医是个大难题。医疗开支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还常常面临无人办理正常医疗住院手续和术后无人照料等问题。3、经济收入偏低。尤其是农村失独家庭没有任何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赖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等方面来维持基本的生活。独生子女因病去世的家庭经济困难问题更为突出,这些家庭在支付大量医药费后陷入经济困难,又因为年龄大缺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
问:社区都开展了哪些帮扶活动?
答:溪南社区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尤为重视,每年都定期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包括日常的上门帮扶,与扶助对象谈谈心,料理下家务,了解他们的最新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年底社区各条线都会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希望他们能够度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常用联系人帮扶机制,社区有3位工作人员作为常用联系人,一旦帮扶对象有生活需求或者困难需要帮助解决的,社区将第一时间妥善处理。镇计生办联合社区每年还会组织一次生日会和短途旅游,一份浓浓的心意温暖了失独家庭的心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失去唯一孩子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空虚也在大家的关怀中渐渐消散,真正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