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滨开区 > 内容
9月25日下午,中国民用大丝束碳纤维发展研讨会在常州国家高新区召开。研讨会由常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新创碳谷控股有限公司承办,常州工学院、常州滨开区管委会、常州高新区科技局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出席本次研讨会,来自国家新材料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原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半导体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长三角协同创新委员会、亚太材料科学院、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等机构和大学的专家、教授,常州工学院领导曹雨平、汤正华、张兵,来自吉林化纤、中车资本、金风科技、维斯塔斯、LM风能、西门子歌美飒、远景能源、中船重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的企业家代表,市、区及相关部门领导周斌、杨芬、刘卫国、刘斌、胥亚伟、沈春英,滨开区领导姜浩、赵文君共同出席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民用大丝束碳纤维产业的应用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为助力常州高新区打造“东方碳谷”产业地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路径参考。
周斌表示,近年来,高新区紧密围绕构建自主可控的碳纤维产业体系的使命和大局,聚焦关键项目和高端资源,全力打造面向全球、引领全国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集群。今年上半年,全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产值逆势而上同比增长40%,利润同比增长61.1%。未来,高新区也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支持,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大力营造创新生态,将新材料打造成为闪亮的产业新名片。
会上,赵文君作高新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思路报告。她指出,“天时”“地利”“人和”是高新区发展碳纤维产业的底气。碳纤维是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材料,是地区新材料产业体系全面、系统发展的结果,是常州杰出民营企业家共同为之奋斗的方向。同时,以“一个园区载体、一个创新引擎、一个定位规划、一个发展基金、一套管理体制、一套配套政策”六个一工作重点为抓手,加快建设体制机制顺畅、政策支持有力、创新氛围浓厚、产业规模显现的产业创新园区。
随后,新创碳谷董事长谈昆伦介绍了新创碳谷集团战略规划。新创碳谷项目定位为集碳纤维及制成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实现民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和批量应用,带动区域内千亿级产业集群规模,进一步提升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水平。
会上,常州工学院和新创碳谷集团共同签署了“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框架协议。签约双方将通过“校企共建”模式,推动常州工学院特色学科建设,以及新创碳谷集团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能力提升,不断提升我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会议现场,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邀请干勇院士作为学院的“名誉院长”,常州工学院党委书记曹雨平为干勇院士颁发了聘书。
主题研讨会环节由干勇院士主持,与会的专家、企业家和其他嘉宾共同围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风电行业中碳纤维产品性能指标与成本的矛盾、如何以应用为牵引、定制低成本工业化碳纤维、如何打造常州国家高新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色产业高地等主题,从技术、市场、政策等不同的角度分享了信息、交流了看法,形成了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产业将通过不断解决市场应用和降低成本,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来实现行业整体提升,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正处于历史性发展机遇期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