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部门动态 > 卫健局 > 内容
十年来,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卫生健康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功创建成“江苏省健康促进区”“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镇”“江苏省健康镇”达标创建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3%上升至33.7%,全区平均预期寿命从75.2岁上升至82.51岁,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从21.5/10万下降至16.0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3.92‰下降至3.54‰。
新北区卫健局局长唐爱民表示,今年全区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公共卫生服务优化管理、医疗能力升级提档、一老一幼健全服务四个方面“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让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让老百姓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立品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作为孟河医派的发源地,新北区在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上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孟河医派传承发展是新北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主线。今年1月,孟河中医医院打造的孟河醇正堂正式开诊,再次擦亮了“孟河医派”名片。这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具有4层6大功能区域,是传承、发展、创新孟河医派文化和学术思想的一个全新尝试。近一年来,孟河醇正堂积极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名院名医,支持重点专科、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孟河中医医院副院长郑光耀表示,传承人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执行者,为落实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做好“传帮带”工作,并让他们服务于常州百姓,新北区正在编写孟河医派的谱系,梳理四大家和分支流派的后裔、传人之间的关系,整理他们的诊疗纪事、学术思想、影响贡献等内容。“现已统计到孟河医派的门人、弟子、传人、学生有300余人,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另还有一些在海外。常州地区目前有40多人,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郑光耀说。
不止在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渗透到新北区的各个角落:举办中医药文化节,通过健康讲座、咨询义诊、科普宣传等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成立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常态化地开展覆盖全区各中小学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传承并发扬中医药特色文化;在社区、养老院、家庭、企业和机关等地有针对性地对各人群开展富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活动。
今年10月27日,由区卫健局、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新北区百草园小学正式启动。作为中医药文化宣讲团的团长,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副院长杜康为百草园小学的学生们讲授了第一课。“接下来,宣讲团将陆续在新北区各中小学开展主题授课,用丰富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和多样的宣讲形式,让中小学生们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走近中医药、爱上中医药,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杜康说。
近些年,新北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脚步持续加快,获得不俗的成绩: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全省唯一的镇级中医院——孟河中医医院,全市首个中医医联体落户于此;实施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累计培养孟河医派传承人16名;先后建成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8个、市级中医类特色专科7个;现有中医馆11个,中医阁35个;全区中医执业医师占临床执业医师总数的22.6%,占比在全市最高。
公卫服务 优化管理全覆盖
近些年,新北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强化慢病健康管理上卓有成效,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成立了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义诊筛查、体检等多种方式对重点人群做到管理全覆盖。
目前,全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41491份,管理高血压患者88553人、糖尿病患者28150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率75.82%,列全市第一;慢性病防治措施有力,积极推进医防融合,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9.9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您好,本周六春江人民医院将于上午8点至11点在滨江社区广场进行义诊,请您带好身份证前来参加。”去年下半年,春江人民医院在新北区率先使用AI慢病管理系统,开始对慢病病人进行精准预约、人性化沟通,像这样的AI电话,春江街道的慢病患者经常能接到。
春江人民医院副院长沈琰琳表示,医院正式挂牌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后,充分利用现有的专科型医联体、MMC平台、糖网筛查工作站、慢性并发症筛查工作站等资源,建立专科型的家庭医生团队,并把糖尿病专科护士在MMC建设、并发症筛查、用药指导、患者教育、血糖管理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发挥到糖尿病个性化签约管理中。对签约患者,专科护士主动随访,通知患者参加每周定期的患者教育,建立起定期的随访、复诊、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形成了具有春江特色的专科型家医团队“毛细血管”式管理模式。
实现公卫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精细化的深度,更要覆盖面的广度,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无疑是最好的“加速助推器”。目前,新北区实现家庭医生基层首诊签约全覆盖,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36家,组建签约服务团队153个,总签约35.9万人,全区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精准开展签约服务。
“我们有5个家医团队,每个团队中有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1名药剂人员、2名乡村医生、1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助理,每个月都会到走进农村社区、村委开展集中式健康履约服务。”新北区魏村街道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科科长赵敏介绍,除了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重点人群全面开展家庭医生自由选择式个性化签约,他们还走进学校、企业开展签约、体检服务,建立健康档案。
赵敏说,中心还在上市公司威尔利金源机械有限公司设立了全区首个企业家庭医生工作室,每个季度都开展服务,为企业职工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建企业职工健康档案,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安全防护健康知识讲座、疫情防控防护知识技术培训等。这一举措维护了企业职工身心健康,优化了当地政府的营商环境,实现了政府、企业、医院的三方共赢。
此外,新北区还在三井人民医院、奔牛人民医院、孟河中医院、春江人民医院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预约上门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优先覆盖失能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家庭医疗、居家护理等上门适宜项目,较好地满足了患者多样化、便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医疗能力 软件硬件齐升级
今年11月初,市卫健委公布了2022年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名单,新北区有4个基层科室成功上榜:新北区罗溪镇卫生院皮肤科、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脾胃科、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内科、奔牛中心卫生院儿科。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更加优质、便捷。
“我这里的患者有不少延续了两代人,父母小时候在这里看病,他们生了孩子,还是选择这里。”奔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郑琴介绍,科室已有5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整个新北区都有着不小的名气,拥有一支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儿科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团队临床经验丰富,能熟练开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危急重症的急救处理。
2021年,奔牛人民医院儿科成功创建国家级哮喘标准化门诊,是全市基层医院中的首家,明亮宽敞的雾化室可以同时容纳10名儿童,去年雾化量达到15000人次。2020年年底,儿科开设了生长发育(性早熟、矮小症)门诊,常年邀请上海内分泌专家线上、线下开展义诊活动。现已为超1000名儿童完成骨龄监测,并进行规范治疗。
同时,医院儿科引入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依托全科中医师,针对支气管哮喘、小儿反复咳嗽、过敏性鼻炎、脾虚体弱易感冒、厌食矮小等常见病征,开展儿童易接受的穴位敷贴疗法,颇受家长们的认可。
除了在医疗服务能力“软件”上进行升级,近年来,新北区对全区医疗资源“硬件”的提档也一刻不放松。
今年,新北区加速推动公共卫生康复中心、奔牛人民医院新建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孟河中医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已完成主体建设和内部装修,即将启用;春江公卫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及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区改造在有序推进中;相继引进核磁共振3台,CT机9台,还添置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机等先进医疗设备……为新北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一老一幼 托育助老优服务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托稳“一老一幼”的幸福,一直是新北区卫健局的民生大事。
11月23日,奔牛人民医院将正式挂牌“新北区老年病医院”,与市一院共建医联体推动老年科建设。同时,医院正在积极创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营造友善氛围。
除了支持老年病医院的建设,为构建多样化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新北区今年推出多项举措:制定了《新北区2022年为民办实事老年人关爱工程实施方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改造、适老化器具配备等工程项目;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家护理院创建成为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在孟河镇、薛家镇、西夏墅镇、奔牛镇、春江街道、魏村街道各选取1个社区实施国家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
此外,新北区今年的托育服务也在持续优化。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2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建成市级普惠托育机构;三井街道世茂香槟湖社区等2家社区建成普惠托育服务示范社区;建成7个标准化母婴室;实施儿童孤独症谱系筛查民生实事项目,完成0—6岁儿童孤独症初筛15945人次;开展健康口腔促进行动,联合区教育局一同落实《“小手拉大手”科学刷牙法——健康口腔促进行动方案》,在各幼儿园有序推广科学刷牙法健康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