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发展承压而上。
一、地区生产总值
经初步统一核算,全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6.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增速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列全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1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54.89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6.08亿元,同比增长8.0%。
二、农业生产
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5.0亿元、林业产值0.3亿元、牧业产值1.4亿元、渔业产值2.6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5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2%。夏粮面积、总产“双提升”,夏粮面积4.47万亩,较上年增加0.36万亩;夏粮单产317.8公斤/亩,较上年减少3公斤/亩;夏粮总产1.4万吨,较上年增加0.1万吨。
三、工业经济
上半年,全区1636家列统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88.2亿元,同比增长4.2%,列全市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规下增加值同比增长6.6%,两项增加值增速均列全市第2位。主导产业平稳增长。“四新两智”主导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654.4亿元,同比增长5.3%,占规上工业比重为83.2%。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增速均超10%,累计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6个百分点;智慧能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6亿元,同比下降23.0%,拉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4个百分点。新旧动能协同发力。全区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298家,同比增加20家,合计实现产值1597.7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9个百分点;全区110家新增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41.6%,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海逸高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增量明显;全区产值正增长企业达886家,占比为54.2%,占比较一季度和上月分别提升0.3和1.4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贡献显著。87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完成产值1369.7亿元,同比增长3.2%,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3.3%;209家规上高技术企业完成产值323.8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9.4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48.4%。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上半年,全区列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546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7.5%,降幅较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1%;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8.0%。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7.6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4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0.4%;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5%,拉动工业投资增长9.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滑。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3.4%,降幅较上月扩大5.2个百分点,拉低全部投资增速11.3个百分点。其中,建安工程投资同比下降25.1%;土地购置费同比下降66.0%。2021年下半年起,全区在建楼盘逐年减少,上年3月至今尚未有新开楼盘,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走低,截至6月,全区列统在建项目32个,竣工在售项目16个,竣工已售罄项目1个。重点项目平稳支撑。全区列统区重点项目113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5%,总量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1.4%,占比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列为省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1.7%;列为市重点项目6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2%。
五、限上批零住餐业
上半年,全区实现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行业销售额(营业额)1116.7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列全市第3位,较上月提升1位。批发业增速放缓。全区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6.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从限上细分行业看,总量超10亿元的十个重点行业呈现“四升六降”,日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金属材料类批发分别同比增长750.8%、165.8%、14.2%和8.2%,合计拉动限上批发业增长11.5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及设备类、煤炭及制品类、汽车配件类、建筑装潢材料类、五金电料类和化工材料制品类批发分别同比下降20.9%、20.2%、13.6%、11.6%、9.5%和2.8%,合计拉低限上批发业增速5.1个百分点。零售业增速略升。全区实现限上零售业销售额82.4亿元,同比增长6.7%,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平均2.7个百分点。从限上细分行业看,18类主要商品中有12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其中,基本生活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零售分别同比增长58.4%、41.4%;石油及制品类零售受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影响需求下降,22家油料零售企业仅4家正增长,全区限上石油制品类零售同比下降15.5%,拉低限上零售业增长2.7个百分点。住餐业文体带动。全区实现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9.2亿元,同比增长11.8%,较上月提升1.4个百分点。“苏超”联赛、文艺演出持续引爆文旅市场,住宿和就餐需求增长,限上住宿、餐饮业累计增速分别较上月提升3.1和1.1个百分点。
六、规上服务业
上半年,全区4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392家纳入核算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9.2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列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平均6个百分点。科研行业拉动较强。全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49.7%,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8.2个百分点。合全生命科学、九号智能、维尔利环保增长较快,三家企业共同拉动该行业增长55.7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支撑有力。全区规上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20.1%,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5.9个百分点。方圆外企、高铁新城投资、宇宸供应链增速列行业前3位,共同拉动该行业增长13.2个百分点。重点企业贡献突出。全区规上服务业体量前20位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67.7%,增幅高于全部规上服务业49.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15.5个百分点,其中赞奇科技、新园市政、海航供应链同比增长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