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53期
中共常州市新北区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
2014年8月5日
|
薛家镇: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
薛家镇以3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为基础划分网格,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服务队伍多元化。各村(社区)根据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特点和需求,充分整合力量,形成以村(社区)工作人员、党员、辖区民警为骨干,“两代表一委员”、居民代表、离退休干部、志愿者等居民共同参与的服务团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每个服务人员联系10—20户家庭。同时,结合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岗位职责、专业特长等因素,分别设定计生服务、社保服务、治安联防、民生工程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突出问题治理等工作岗位。
服务手段数字化。做好网格内服务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平台,把计生、民政、社保、综治、优抚、救助、流动人口、老龄人口等信息一并纳入,注重信息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实现服务、管理、办公网格化。奥园、新晨等社区建立起居民QQ群,方便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
服务方式流程化。各村(社区)根据工作的特殊程度、紧急程度,由服务人员分别采取对应的程序进行处置,实现事在网中办。对于一般事务性工作,由网格负责人现场处理;对于协调性工作,由网格负责人现场受理后,带回村(社区)协调处理;对于紧急性工作或村(社区)不能独立办理的,由网格负责人迅速将情况上报村(社区)和镇党委,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置,网格负责人全程跟踪,做到“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
服务机制常态化。各服务团队和服务人员及时向服务对象发放联系卡,告知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蹲点联系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服务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认真记录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迅速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并抓好跟踪反馈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个网格之间、各个服务团队间的互动机制,做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困难互帮,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河海街道:塑造党员队伍新风貌
完善党务公开机制,增强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街道网站,村居廉线的三务公开栏目等平台作用,不断延伸党务公开覆盖面,把党务、居务、财务等各项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让广大党员参与服务的全过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行社区党员“四个先”,即社区重要工作,党员先告知;社区重大事项,党员先评议;社区各类活动,党员先体验;社区惠民服务,党员先表率。试点选出党员居民代表,直接参与讨论公共预算和政策,不断激发社区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意识。
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增强荣誉意识。一方面,立足具体职责、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出勤参与等方面制定考核指标。按照有考核、有奖惩的原则,完善对党员的考评机制。另一方面,年终时通过党员述职、居民民主评议、党支部综合评议等方式坚持做好评先选优工作,表彰“星级支部”和“先进个人”。通过硬性指标的考核和优秀先进的表彰,不断增强社区党员的荣誉意识。
推进党员承诺机制,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立足各社区实际需求,设立政策法规宣传岗、民主议事岗、民事纠纷调解岗等各类岗位,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公开承诺各自的岗位和职责,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在扩大居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同时,不断增强党员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责任意识。
龙虎塘街道:“三强化”提升党员服务水平
强化党员服务意识。通过举办街道“582”党员志愿者服务日、玲珑社区党员义卖等活动,为居民提供各类帮扶服务150余次、筹集帮扶资金3000余元,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在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党建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强化党员教育培养。拒绝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思想教育,由街道牵头组织各企业、社区新党员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充分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培养的同时组织电工技能、科普知识等各类培训,提升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
强化党员工作效能。利用基层社区党组织网格化管理实现辖区无缝全覆盖,再利用微信、微博、居民微访谈、群众微心愿和街道网站这“四微一网”,让党员干部跳出日常工作时间地点的局限,真正实现打通党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