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54期
中共常州市新北区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
2014年8月13日
|
区工商分局:打造“工商工作站”服务品牌
区工商分局主动转变作风,以“工商工作站”建设为载体,使工商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贴近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主动转变作风,深入到最基层。新北区辖9个镇(街道),只设有5个工商所,群众办事不便。为解决群众办照难的问题,区工商分局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职能、有工作、有成效、有影响”的“六有”建设要求,在未设工商所的镇(街道)设立“工商工作站”,工商人员全天制驻站办公。同时按不少于1:2的比例配备工商协管员,提供小微企业登记、个体和企业年报指导、消费投诉处理等工商日常监管和服务,变窗口服务为门口服务、变电话指导为当面指导,变区域维权为就近维权,实现了联系群众“心连心”,服务企业“零距离”、监管巡查“无死角”的目标。
贴近群众需求,服务在最基层。将“工商工作站”建设和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紧密结合,通过在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张贴“红盾亲民卡”,公示工作站干部照片、联系电话,向群众提供工商法规宣传解读、经营主体准入咨询等内容。制作一般企业登记模板,为初次创业者配备登记小助手,为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不出村”、“不出户”服务。截止7月底,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666户,同比增长51.86%,区内主体首次突破5万户。“工商工作站”紧密结合 “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主动对接辖区“8585”重点工程,开展“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活动,在全市率先出台支持企业主辅分离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帮助辖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延伸监管触角,解困在最基层。依托工商工作站,延伸监管触角,把监管的重心放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一是在解决消费纠纷上提速。完善维权梯队机制,明确分局机关、基层工商所、工商工作站三级维权职责和要求,将标的额500元以内的消费纠纷下放到工商工作站就近解决,上半年分局和各工商工作站共调处化解各类消费纠纷62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22万元。二是在商品跟踪抽检上提效。利用工商工作站快速高效开展商品质量抽检,先后对5大类65组重点商品进行了抽查检验,依法查处不合格商品16件,涉案金额8.65万元,从源头上防控消费纠纷发生。三是在消费引导上提质。制作新《消法》宣传手册,送进千家万户;制作新《消法》宣传片,与《常州日报》和常州电视台合作,开辟《以案说法》栏目,及时准确发布消费提示,每逢重要节日、重点时段,适时发布消费预警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消费风险。
区国税局:建立“百事通”效能提升直通车
常州高新区国税局以热情(Passionate)、高效(Efficient)、专业(Professional)、满意(Satisfying)和创新(Innovative)为工作核心,打造“百事通(PEPSI)”纳税服务品牌,力促机关行政效能再挖潜、办件效率再提升、服务水平再升华。
一是提升服务技能。建立并完善团队业务讲学长效机制,以“国税业务沙龙”、“办税技能加油站”学习培训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局职工开展业务讲学活动20余场次,提升各团队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创新税法宣传,举办“小规模企业按季申报”业务培训会、“营改增”试点扩围操作培训、海关缴款书“先比对后抵扣”培训30余场次,为140多名新增纳税人办结近200项纳税需求。发挥高新区外资企业集聚的特色,举办“外国朋友说税收”汉语大赛,组建国税“百事通”青年服务团,专设“百事通”导税员,设立“百事通”税收专业指导师,为提高全区各类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提升办税效能。全面梳理既有的纳税服务内部操作规程和岗责体系,取消“发票领购最高开具限额收费”,对涉及的6类流程大类、22类流程种类、208类流程小类进行简并,形成23条办税规范、8类税务检查制度和3项业务衔接要求,简化申报审核审批手续。设立“指尖服务”模式,研发并启用全市国税系统首台触控式办税自助机——“百事通”电子办税向导,开通四个“掌上办税”交流平台,加入企业2000余户,日均交流信息超3000条,形成了实用性强、成效显著、亮点频出的“‘百事通’纳税服务链”,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提升廉洁势能。会同区地税、检察院,召开“在查办和预防税务人员渎职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联席会,建立三方涉税案件协作配合的“五项机制”,对如何进行责任界定、预防税务人员渎职犯罪等问题形成统一步调。建立办税效能查访机制,每月从5个中心所和9个行政科室中抽选70件办件进行检查,对办件效能、服务质量、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并通报结果,列入区局目标管理考核。以“两权”运行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为重点,规范重大税务案件和税收优惠案件集体审议制度,明确各类减免税审批权限,形成“办税科初审、专业人员复审、专业化团队应对”的三级优惠政策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