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61期
中共常州市新北区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
2014年9月9日
|
区委组织部:“三挂四提升”打造服务群众的零距离模式
区委组织部通过开展“三挂”工作,即34个区级机关部门“挂钩”帮扶34个经济薄弱村、34名机关中层干部“挂职”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机关党员“帮挂”355户困难群众,切实做到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村(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党员干部服务本领提升和基层群众组织认同提升的“四提升”目标。
强阵地提档升级。区委组织部从留存党费中落实帮扶资金68万元,专项用于推进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统一设计服务中心LOGO、有关标牌及网格图、示范岗、制度上墙等背景,实现服务中心统一外观标识,统一集中办公,统一设置党代表工作室、党员义工服务站和党员活动室。提供“三式”服务,即集中式服务,在综合办事大厅,群众不出村就可办成事;对号式服务,各类活动室按功能重新整合,群众各取所需;菜单式服务,对各项办事职能进行明晰划分,群众办事更便捷。目前全区已有20个村(社区)完成服务中心的建设,年底前将全面完成。
重服务先锋引领。34个机关部门的党员深入355户帮挂的困难群众中走访调研,听意见、办实事,从解决走访对象最急、最盼、最难、最怨的问题入手,提升群众的组织认同。组织在职党员注册为志愿者,进村(社区)报到,以服务基层群众为根本,坚持领导干部带党员,党员带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带群众,开展扶贫帮困、文明宣导、政策咨询、医疗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党员引领志愿服务,引领奉献精神,引领互助风气的良好局面。通过党员先锋引领,推动“582”(谐音“我帮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等方面开展工作,全面提升村(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
明思路发展经济。机关各部门根据结对村的实际,整合机关资源,理清发展思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帮助村干部出点子、找路子,帮助经济薄弱村强筋壮骨,提升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如经发局通过常州旅游网、旅游APP、高新区报等宣传平台和全市文明旅游进社区的活动,对罗溪镇龙珠山村的龙虾城、健康生态园等旅游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吸引社会各方关注。农业局结合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和鼓励西夏墅镇东南村利用集体所有的农业资源,建设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获得省、市、区资金扶持123万元。常高新集团针对孟河镇银河村交通闭塞的大难题,通过与区城建部门的多次沟通协调和实地踏勘,最终将村内银庵路、新河路两条道路纳入2014年农路建设计划。龙城旅游控股集团助力孟河镇固村巷村休闲农庄发展,通过努力衔接、牵线搭桥,为村中“丰情谷”和“草木青”两家休闲农庄积极争取旅游团餐业务,并向农庄业主讲解旅游团餐的用餐标准和环境要求,带动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区经发局:创优窗口服务 惠企便民全力以赴
区经发局以“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手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为己任,切实推进惠企便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站式”窗口对外办理。涉及企业群众切身利益的6项行政许可、8项非许可审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窗口“零收费”办理,从接受项目申请到核准材料送达当事人,一个窗口定点办理,大大节省服务对象的时间和精力,不跑空趟。严格按照项目核准、备案的承诺办结期限,除个别需要多部门协调、领导流转会签的办件,大部分办件已实现当场办结、一次性办结,行政审批速度在全市保持领先。
“一揽子”流程全部公开。依托“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将行政审批项目的内容、依据、条件、程序、需提交的材料、办理时限、咨询电话等要素全部公开,方便办事人员查询有关业务办理流程。每天对网上权力运行实时监控,确保所有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按时办结,杜绝超时、延时现象。对涉及各局办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法定依据、法定期限、法定条件等逐项进行主体、事项、流程再次确认。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外资项目全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减少外资项目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备案项目全部改为先备案后审批流程,减少备案前置审查环节。
“一系列”制度严格落实。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创新开展三段式电子审批法,通过公务邮箱接受项目申请报告,由窗口工作人员审批修改或者代写材料,强化“环节”服务,大大压缩办理时间。积极引导办事人员进行满意度“一事一评”,8月机关服务窗口共办件72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