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63期
中共常州市新北区委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
2014年9月18日
|
区纪委:突出重点 强化主业 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三转”真有为
区纪委建立纪委常委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联系单位全覆盖,基层“三转”无盲区。区纪委每一位常委选择3至5家基层单位作为自己的工作联系点,联系点覆盖全区镇(街道)、区级机关部门和区属国有企业等26个部门和单位。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薛明方以“向我看齐”的态度主动将春江镇、新桥镇、城建局、社会事业局作为“三转”联系单位,对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实行“一把手”亲自抓,牢牢把握“三转”方向盘。
联系形式全覆盖,基层“三转”无梗阻。区纪委常委带领相关职能处室深入联系点现场办公,围绕主业是否突出、方法是否科学、作风是否过硬等“三转”具体要求,综合调研、指导、检查、督促等多种工作方式,把脉问症、舒经活血,既给基层出题,又帮基层解题,既指导支持开展工作,又检查督促完成任务。通过点对点的工作对接,进一步畅通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渠道,使纪检监察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底气。
联系时间全覆盖,基层“三转”无间隙。区纪委常委会建立联系点工作专项汇报制度,定期研究基层“三转”工作,抓好存在问题的解决。区纪委常委每季度至少到联系点开展1次工作,全年不少于4次,截至8月底,共开展工作46次,收集意见建议89条,帮助解决问题60余个。据此梳理制定《信访举报处理程序及要求示意图》,规范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处理程序;出台《关于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
区法院:“灯塔萌”为民服务暖人心
区法院少年庭以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立足审判,延伸服务,牵头成立“灯塔萌”法律志愿服务中心,由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爱心人士组成服务队,通过组织和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回访帮教、社区矫正等志愿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帮助罪错青少年回归社会。
多措并举求实效。开设“灯塔萌”微信公众平台,以“菁菁法苑汇”、“悠悠芳草园”、“成长E连萌”等栏目,定期发布少年和家事案件的审判动向,解读法律法规,宣传婚姻家庭生活理念。深入泰山小学、巢湖社区开设“灯塔萌”服务站,共同打造“普法基地”,构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无私关爱送温暖。“灯塔萌”志愿者对当事人进入法院到案件审判结束全程跟进,参与庭审教育,协助案件调解,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为法院和当事人架起沟通的桥梁。开展“婚姻家庭讲堂”进社区活动,大力倡导婚姻幸福、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人们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处理家庭问题,以婚姻家庭的和睦幸福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观护无死角。在少年审判和家事审判中引入社会观护机制,针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抚养权、监护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由“灯塔萌”志愿者在庭前进行社会调查并向法庭提交调查报告,在案件审理结束后进行跟踪回访,确保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对家庭困难的案件当事人,积极为其申请减免诉讼费用;将法院审判事业与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开展各项公益服务活动,热情帮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
区检察院:网上检察院 与群众“零距离”
区检察院开通网上为民服务中心和“常州高新检察”微信公众服务号,群众通过指尖操作便可实现案件信息查询、网上举报、法律咨询、控申预约等九项功能,微信服务号还定期发布群众看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的最新检察信息。
公开执法办案信息。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公开终结性法律文书、案件程序信息等,群众可通过为民服务中心实地查询、手机终端随时查询、互联网公开查询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截至目前已公开各类终结性法律文书48份,案件程序性信息754条,接受查询236次。
细化网络便民举措。在门户网站和微信服务号开设涵盖多个版块的控申举报平台,来访群众成功填写相关内容、上传相关证据材料后,便可随时查询处理结果。在网站和微信同步设立律师预约平台,开通律师QQ群,构筑电话、现场、网站、QQ、微信“五位一体”的律师接待服务体系,24小时在线受理律师阅卷、接待申请。微信专设“代表委员电子服务站”,主动接受“指尖上的监督”。
畅通表达诉求渠道。在网站后台安排专人及时听取群众诉求、回应群众需求、接受群众咨询。群众通过网站、微信即可与检察机关取得联系,提出法律咨询和法律需求,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有检察机关的服务,打破检察机关与群众之间的藩篱,实现与群众之间的“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