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市委书记汪泉到高新区调研时强调,抢抓机遇,二次创业,做好“高”“新”“外”“港”四字文章,奋力走在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前列。
在参观了高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后,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汇报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明确了高新区发展的定位及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重点措施,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汪泉说,常州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年度排名第25位,跻身全省前三,各项事业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具体体现在:一是创新驱动,引擎作用更加突显;二是产业推动,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三是项目带动,发展后劲更加夯实;四是政企互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同时指出,高新区秉持强烈的对标审视意识、问题导向意识、忧患意识,对标先进找差距,短板找得准。下一步要进一步研究问题,采取措施,实现赶超。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抢抓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发扬二次创业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改革求资源,向创新求突破。谋划好“高”“新”“外”“港”四字文章。“高”就是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代表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在省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亮点产业,提高亩均产出,提升发展质量。“新”就是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多出专利成果。“外”就是要大力发展外资外贸,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持续引进高水平外资项目,用好综合保税区等平台载体,更好服务外贸进出口。“港”就是要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全力推进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优化整合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和物流、外贸等功能,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德胜河航道改造提升等重大工程项目,增强航运功能。高新区要用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胸襟、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气魄谋划和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高举“更高更新更特发展大旗”,争取三年内跻身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20强。
一要当好跨江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要有更大作为,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黄金节点”;在推进锡常泰跨江合作发展中要有更大作为,加快打造助力中轴崛起的“前沿窗口”;在贯彻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中要有更大作为,打造衔接长江中上游城市与扬子江城市群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综合枢纽”。
二要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源地。要在优化创新载体上下功夫,发挥创新载体、平台的作用,有效提升成果转化率和孵化成功率;要在培育创新产业上下功夫,整合创新载体和要素资源,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两特三新”产业,培育更多“高峰企业、独角兽企业、新锐企业”;要在集聚创新要素上下功夫,加快健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打造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区、新金融示范高地。
三要当好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围绕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城市副中心,坚持以人为本,高水平规划城市建设,全力以赴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打造令近者悦、远者来的宜居宜业品质城区。
四要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高新区要勇于善于抓住关键领域发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以更大魄力推进行政管理集成改革,以更大魄力推进选人用人机制改革。
汪泉同时强调,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一要加强班子建设,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陈正春、陆敏、薛建南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市发改、经信、商务、科技、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