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州市新北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建言大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5-01-03   来源:常州国家高新区微信公众号    
  1月3日上午,在政协常州市新北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大会后,接着召开第二次大会(建言大会)。在大会主席台前排就座的领导有周庆、石旭涌、王宇伟、安春燕、封毅、张沁怡、孙泽阳、孙秀峰、李小平、徐红、马咏梅、刘志青、徐逸峰、胥荣伟、恽志群,区委、区人大、区政府领导,区人民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出席会议。
  大会由区政协副主席徐红主持,10名区政协常委(委员)分别代表所在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围绕“全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内外兼修建好常州高铁新城”“巩固拓展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果”“更大力度巩固发展与安全”等重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交流发言。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赋能常州新北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民革新北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秦天湘
  当前,常州新北区正处于“奋进新征程,高新竞一流”的关键时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常州新北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有占领科技产业制高点,在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外部压力;也是“万亿之城再出发”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新区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内在要求。围绕创新能力、平台牵引、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加快把握技术机遇,持续锻造创新动力;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持续培育创新能力;加快营造创新生态,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推进生物光伏产业化布局 助力“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建设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民盟新北区基层委员会委员兼综合四支部主委  屠丹超
  近年来,常州新北区作为“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全面布局新能源产业,同时瞄准合成生物产业这一新赛道,全速抢占新风口,获批“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合成生物)”,着力打造长三角合成生物创新产业高地。
  因此,建议常州新北区在此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创新研发、加快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生态、鼓励公众参与,率先开展生物光伏技术应用探索,部署推进基于合成生物发展的生物光伏产业化布局。
  全力打造绿色高新 建设破立并举的碳中和未来之城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民建新北区基层委员会第九支部副主委  马一军
  常州新北区凭借亮丽的成绩单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中进一步擦亮了“高新名片”,但是在全面推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还需直面诸多问题和挑战,围绕如何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常州新北区“双碳”发展的新动能,提出如下建议:
  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筹谋未来之城高新格局;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建设未来之城高新平台;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塑造未来之城高新先锋。
  加速发力“新赛道” 投身银发经济“新蓝海”
  发言人:区政协常委、民进新北区基层委员会主委  崔明辉
  新北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筹建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福祉的策略,全力抢占经济发展新赛道的前瞻举措。因此,围绕加快筹建国家级银发经济产业园,提出如下建议:
  规划顶层设计,形成实施方案;强化政策激励,提供要素支撑;建成优势样板,做好竞逐准备。
  以药膳为媒 传承中医药文化 开启养生新“食”代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农工党新北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何文军
  近几年,孟河医派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都列入了政府的工作目标和相关发展规划,各级都投入不少经费和资源,社会期望值也比较高。为推动孟河医派药膳的广泛传播与长远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在推动落实上做到强化政策引领、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产业协同“三个强化”;在助力发展上建好议事平台、研发平台、产业平台“三个平台”;在管理推广上补齐专业人才、产业标准、品牌推广“三个短板”。
  江河汇秀 大美中轴 全力打造“新”潮澎湃的江左名区
  发言人:区政协常委、致公党新北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 夏曙光
  近年来,在厚植沿江绿色发展底色的同时,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锚定常泰过江通道建设契机,强化资源统筹、人文赋能、文旅融合,精心谋划“春江八景”,用心描绘“春江花月夜”的诗意画卷。为进一步唱响常州高新区新征程上的“长江之歌”,提出如下建议:
  打造拥江门户核心片区,展现“江畔水韵会客厅”的人文乐景;打造自然生态林片区,展现“植此青绿不负春光”的沿江风景;打造录安洲活力岛片区,展现“水清岸绿秩序井然”的江岛胜景;打造孟河康养名镇片区,展现“中医为本颐养为题”的康养新景。
  聚高技能人才之力 筑“新能源之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之基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新北区基层委员会第一支社主委 孙思维
  近年来,高新区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新能源之都”核心区,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新能源产业迭代升级,集聚度不断加强,结构性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仍然严峻,带来的发展掣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服务保障。
  链式改造 协同发力 加快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言人:区政协常委、新北区工商业联合会主席 周晓萍
  近年来,新北区累计培育国家级智能工厂1家、国家级5G工厂3家、省级智能制造工厂(车间)95家、市级智能工厂(车间)217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864家,为全区“数字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协同,提出如下建议:
  以价值效益为导向,“换位思考”激发内生动力;以协同提升为引领,“链式改造”释放转型动能;以有效需求为牵引,“统筹兼顾”创新要素供给。
  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 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
  发言人:区政协委员、新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章文华
  常州新北区聚焦低空制造,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相互赋能,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为进一步抢抓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战略机遇,提出以下建议:
  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集聚整合低空经济创新要素,推进现代创新体系实现新跃升;探索开发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进现代消费体系实现新跃升。
  构筑文化新体系 塑造高铁新城新场景
  发言人:区政协常委、新北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会长 张作虎
  高铁新城作为常州市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是迎接八方来客的新客厅,也是“流量”的前沿站台,承担着输送城市人才、激发城市动能、推动城市发展的重大使命。
  作为最年轻的片区之一,常州高铁新城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建议创新“文化秀场”,搭建“文化剧场”, 塑造“文化磁场”,以文塑魂,以文育美,塑造高铁新城新场景、新磁场、新流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1034号  网站标识码:3204110029  苏ICP备06004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