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二○○四年秋收秋种
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镇、街道:
现将《二○○四年秋收秋种工作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十月十九日
二○○四年秋收秋种工作意见
新北区农林局
当前,全区的秋收秋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今年的秋收秋种工作,深化秋播结构调整,夺取明年夏熟全面丰收,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就今年秋收秋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正确分析形势,充分认识今年秋收秋种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秋播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往年有所不同,宏观形势对搞好今年的秋播工作比较有利。一是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扶农稳粮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形势之好多年未见,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二是市场粮油价格有明显上扬,种麦子、油菜的比较效益明显回升,冬作高效农业持续发展;三是今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较大,为搞好今年秋播奠定了物质基础;四是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粮食安全作为国民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加大了农业和粮食工作的力度;为抓好秋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尽管形势有利,但当前农业和粮食生产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秋熟作物成熟后期天气易变,对突击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存在一定的威胁;二是夏熟作物和水稻、经济作物的效益相比仍然偏低,稳定提高三麦、油菜种植水平压力不小;三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大,且一直居高不下,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四是秋播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尚不够明确,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五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既要看到当前的有利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又要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松懈。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性思维、转变职能、创新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地打好秋收秋种这一仗,为夺取明年粮食丰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争取主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后劲。
二、今年秋收秋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坚持科学的农业发展观,以增效增收为目标,以扶农增粮政策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稳定粮油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注重优势培育,强化基地建设,提升产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目标任务:全区三麦面积14万亩左右,亩产250公斤以上;油菜面积3万亩左右,亩产135公斤;冬作设施农业发展到2万亩。各镇(街道)秋播粮油指导性生产计划详见附表。
三、认真组织,一着不让的抓好秋收工作
各地要立足抗灾,抢晴天,成熟一块收脱一块,确保水稻丰产丰收。全区抢收工作要在10月底前结束,如遇雨天,应暂缓收脱,待天气放晴后再组织突击抢收。抢收工作应做到人机结合,充分发挥联合收割机的优势。各镇农机站要组织好大中型农机具的维修工作,确保其在“秋收秋种”大忙中的正常运行。对种子生产户、种粮大户和劳力缺乏户要提前落实收割机械和劳力,尽量避免收获环节上的损失。同时提倡秸秆切碎或留高茬自然还田,严禁焚烧秸秆和在公路上打谷晒场,各地要组织人员到机场、高速公路、公路主干道附近巡视,杜绝该现象发生。
四、联系实际,创新思路,全面落实秋播措施
1、种足粮油面积,提高科技增粮水平
从目前我区的土地资源和结构调整需求看,种好麦油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资源利用的现实途径。按照“麦子专用化、油菜双低化”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抓品种布局优化。大力推广一批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作为主导品种,小麦重点推广蒸煮类、饼干糕点类专用中、弱筋品种扬麦11号和扬辐麦2号,油菜重点推广油研系列双低品种,力争小麦专用化率、油菜双低化率达到90%。二是抓技术配套。围绕品种特性,大力推广省工、降本、简化、安全、高效的麦油生产技术。小麦生产上要坚持推广适期早播、(半)精量播种、群体质量栽培、免(少)耕等技术,重点推广稻套麦技术,同时要注意适当控制总氮量,增磷补钾,重施拔节孕穗肥,结合稻草还田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优质高产。油菜生产上坚持推广“秋发冬壮”技术,重视抓好油菜的育苗与管理,大力推广直播油菜,实现降本增效。
2、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设施农业是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它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新阶段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设施农业效益较高,自愿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产业规模日趋壮大,设施农业正成为我区种植业新的增长点。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把设施农业作为新兴产业来主动谋划,落实措施,重点培育。一是在设施内容上要有特色。设施农业的发展,特色很重要,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产品的集聚效应。各地要以罗溪的草毒,春江的反季节蔬菜,西夏墅的珍稀菇为示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同时要积极拓展设施在农业上的应用领域,加快设施技术由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花卉苗、设施果树等多领域发展。二是在科技创新上要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成功与否,效益高低,关键都在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我区设施农业品种、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的现实,各镇(街道)要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大户根据产业特点,密切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加快引进专业对口的科技人员、土专家,加快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使最新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向科技要效益。三是在项目推进上要加大投入。各镇(街道)要加强对重点地区设施农业的项目支持,积极引导“三资”投资发展设施农业,千方百计增加资金投入,增强设施农业的发展后劲和活力,以项目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张,以项目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3、围绕重点平台的培育,大力推进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
推进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要以培育两个平台为重点:一是以建立高标准的麦子、油菜丰产示范基地为平台,引进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一批优质高效、低耗、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麦油面积,提高单产,达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二是以培育一批冬作高效农业的典型示范园区为平台,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引进冬作高效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反季节蔬菜栽培、遮阳网、防虫网等先进生产技术。
4、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提高服务水平
各级农业部门要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引导和服务。一是加强调查和研究,切实做好大面积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工作。要认真搞好苗情、病虫、土肥“三哨”建设,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狠抓关键性增产措施和抗灾应变措施的落实。对资料收集不全、数据存在明显失误的“三哨”将酌情进行更换。二是搞好主体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农民的科技素质。按照乡镇有技术骨干、村组有技术标兵、农户有技术明白人的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体,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大造科教兴农声势。努力做到宣传发动到户、技术培训到户、信息传递到户、项目落实到户,真正把各项关键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及早组织好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的供应,满足秋播生产的需要。四是加大打假护农保秋播的行政执法力度,防止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进入市场,确保秋播生产安全。
附件:2004年新北区秋播粮油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附件:
2004年新北区秋播粮油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单位:万亩
单 位
三麦
油菜
备注
三 井
0.09
龙虎塘
0.1
0.01
新 桥
0.8
0.21
春江镇百丈
0.7
0.13
春江镇圩塘
0.3
0.06
春江镇魏村
1.8
0.35
春江镇安家
1.7
0.4
孟 河
3.7
0.66
西夏墅
2.3
0.45
罗 溪
1.6
0.41
薛 家
1
0.23
合 计
1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