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达2007年度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分局),各直属单位:
2007年是我区在去年总体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重要一年,又适逢高新区成立十五周年、新北区建区五周年,做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意义更加深远。为实现区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现将主要目标和任务予以分解下达,以确保全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全面超额完成。
希望各级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区第二次党代会、区委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围绕目标抓落实,争先抢位作贡献,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七年二月九日
一、重点工作目标
序号
目标名称
目 标 内 容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252亿元,增长24%;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5%;
第二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增长25.9%;
第三产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20%。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2%。
经发局
农林局
韦士章
张建坤
2
工业经济
工业总产值858亿元,增长30%;工业产品销售收入839亿元,增长30%;工业实现利税61.3亿元,增长25%;工业实现利润40.1亿元,增长25%。
自办列统规模工业总产值597.2亿元,增长35%;产品销售收入594.5亿元,增长35%;实现利税38.01亿元,增长20%;实现利润26.53亿元,增长20%。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
3
外向型经济
协议注册外资10.5亿美元,增长24%;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增长31%;自营出口28.5亿美元,增长48%。
外经局
朱延宁
4
民营经济
引进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注册资金22亿元,增长10%。
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435家;新增注册个体工商户2050户,新增注册资本30亿元。
工商分局
党红旗
5
农村经济
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增长4%;其中多种经营产值9.4亿元,增长6%。
镇(含街道)工业总产值591亿元,增长28.7%;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83亿元,增长29%;工业实现利税38.8亿元,增长23%;工业实现利润23.3亿元,增长22.8%。
6
财政收入
财政总收入55亿元,增长30%;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5亿元,增长20%。
财政局
国税局
地税四分局
施肇皕
冯 卫
宋 伟
7
深化改革
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加强镇、街道收付中心建设,完善镇级部门预算、集中核算办法。
深化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试点。
8
科技进步
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00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双密企业、软件企业20家,争取上级科技资金2500万元,高新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5%。全年申请专利360件,组织实施重大发明专利转化项目15项。引进和培育重点研发机构3-5家。组织实施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项;组织重大产学研活动3-5次,签订合作协议30项。引进科技孵化企业60家,其中留学生企业8-10家;孵化毕业企业20家;引进科技服务机构2-3家。全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2-3家,组织实施重点农业科技项目10项。组织大型科普活动3-5场次,接受科普教育12万人次。
推进软件产业发展。软件园引进内资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外资注册资本500万美元,实际到帐200万美元。
科技局
刘 斌
9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自办完成218亿元,增长30%;其中:工业投入150亿元,增长30%。
10
城市建设与
管理
认真开展“强化城市管理年”活动。围绕提升高新区城市总体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开展通江大道、河海东路、黄河中路、黄山北路等主要景观大道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继续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加强工业园区和经营性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电子园、沿江启动区、飞龙居住区和新龙居住区等园区和经营性用地,开工建设信息大道、创新大道、东经大道、飞龙路等一批市政工程建设,实施一批路灯设施和绿化工程。加强拆迁行业管理,实行拆迁属地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各方利益,重点推进电子园、沿江启动区、机电产业园、府西花园等项目的拆迁,推进拆迁安置房和定销商品房的建设,切实做好安置工作,妥善处理好拆迁安置中的矛盾和纠纷。
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4.32%;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2.94%;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3。加强对排污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调处各类环保信访案件,结案率≥90%。继续深入开展江边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内河道水质明显改善;加大力度查处废气违法排污等扰民行为。巩固和提高三井河、柴支浜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并开展大湾浜、北塘河高新区段清水工程。年内争取创建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完成《常州高新区区域规划环评》,督促辖区内6乡镇抓紧开展乡镇环保规划的编制。积极开展环保“四进五创”工作,创建1个省级绿色社区,2个市级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乡镇。
城建局
环保分局
夏佐红
奚小震
11
园区发展
园区办完成增资协议注册外资1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0万美元,内资注册资金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4.5亿元;全部工业销售收入38亿元,利税3.5亿元。
滨江办完成增资协议注册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00万美元,内资注册资金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4亿元;全部工业销售收入73亿元,利税5.1亿元。
出口加工区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亿元。
园区办
滨江办
出口加工区
筹建办
高 炎
蒋雪勤
王烨峰
12
人民生活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920元,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8970元,增长12%。
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局
赵 昊
13
社会事业
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中小学教育水平,争创省级实验小学1所,省级示范初中1所,市示范性实验幼儿园1所;争创省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学校”2所,争创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2所;协助做好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工作,高新区新建初中1所。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8%,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落实率95%,计生奖励政策兑现率98%,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率达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全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率达95%以上,完成20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任务。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场,培训各类群众文化体育骨干300人次。新建20个区级全民健身点,完成百村体育健身工程。
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6次,举办大型招聘会1次,全年为新北区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以上。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在6000人以上。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全年净增参保6000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城镇和农村居民低保对象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保持在1.5%和2.5%以上,城乡居民低保对象应保率和保障资金兑付率继续保持100%。做好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1.5倍以内的边缘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做好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工作,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率100%。
做好五保供养工作,五保供养应保率达100%,集中供养率继续保持在70%以上,全区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不得低于4000元,分散供养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不得低于3500元。推进残疾人就业,按照1.7%比例征收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完成市下达的残疾人就业培训目标。
开展新一轮平安新北建设活动。积极争创一批省级示范镇(街道)综治办。积极开展“法治常州合格镇(街道)”创建活动。对全区95%以上的青少年学生开展普法教育,继续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争取80%村(社区)达标。加强区、镇(街道)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纠纷调处率98%以上,调处成功率95%以上。做到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6%以下。全面推进“大防控”建设。技防单位、技防一条街、技防小区达70%以上,技防村(社区)达40%以上。协调处理赴京、去省上访和突发信访、集访、涉诉上访事件,努力控制越级去省赴京重大集访。
社会事业局
综治办
司法局
信访局
茅雪鹤
陆 敏
14
为民办实事
健康工程: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创建20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扩建区级医院、西夏墅卫生院、三井卫生院和龙虎塘卫生院。
关爱工程:启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疾控中心。
全民健身工程:新建20个区级全民健身点,开展百村体育健身工程。
提升教育设施工程:新建区第一初级中学和百草苑小学。
清水工程:大力实施农村河道清淤,大力改善柴支滨等流域水环境质量。
老小区改造工程:对兰翔、燕兴、富都三个小区进行改造。
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完成河海、燕兴、富都三个农贸市场改造任务。
道路危桥改造工程:完成47座农村危桥、68公里镇村道路和10公里县乡道路改造工程。
改水工程:积极与市自来水公司衔接实施全区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
平安创建工程:加强辖区内社区(村)技防设施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5
质量振兴
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积极贯彻质量强区战略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继续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争创1只中国名牌和1只国家免检产品、3只省名牌、10只常州市名牌;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机制,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认证认可工作,强化纳入国家强制性认证(3C)产品目录内的产品监管;加强农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创优活动,促进单位GDP能耗的下降;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严格节能产品的监管。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GMP、对药品经营企业的GSP跟踪检查,检查覆盖面达100%;对生产、经营Ⅱ类以上医疗器械的企业,全年监督检查不少于1次;镇医疗机构检查全年不少于1次;乡村卫生室、工矿、企事业单位保健站药品检查全年不低于50%。进一步完善新北区农村食品安全网络,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流通网建设;组织协调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率100%。
质监分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
张玉泽
刘志洪
二、主要调控目标(一)
单位
名称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三产增加值(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06年
实绩
07年
目标
增幅
(%)
06年实绩
春江
45.49
59.1
30
10.39
4.805
6.2
29
2.121
2.75
29.7
孟河
17.61
21.1
20
5.11
6.13
1.123
1.34
19.3
0.455
0.54
18.6
新桥
8.99
10.8
2.6
3.07
18
1.706
2.18
27.8
0.644
0.8
24.3
薛家
14.43
18.8
3.1
3.72
1.744
2.26
29.6
0.993
1.29
罗溪
11.33
14.7
3.93
4.7
1.099
1.36
23.8
0.484
0.6
24
西夏墅
9.57
25
2.8
3.3
0.954
1.19
24.8
0.401
0.5
24.7
河海
4.68
5.9
2.32
2.9
1.258
1.4
11.3
0.588
0.66
12.3
三井
17.92
21.8
22
1.7
3.873
29.1
1.834
2.35
28.2
龙虎塘
13.02
15.6
3.8
4.9
1.825
2.1
15.1
0.826
0.95
--
主要调控目标(二)
全部工业总产值(亿元)
规模工业销售收入(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出口总额(万美元)
增幅(%)
152.3
203
33
118.3
163
38
8435
9447
18304.5
26000
42.0
44.4
56
7508
8409
799.2
1500
87.7
21.2
27
15.0
35
9280
10394
8941.9
12000
34.2
55.7
75
41.3
58
40
9008
10089
3000.4
5000
66.7
28.4
16.2
8000
8960
3070.5
4500
46.6
26.2
17.2
6730
7538
6282.8
9000
43.3
12.5
8.2
5868.3
36.3
76.5
92
53.0
66
9550
10696
21154.1
22.9
50
33.0
9298
10414
14000.0
18000
28.6
28.7
43
22.7
34
53.4
33.6
47
1000
主要调控目标(三)
增资协议注册外资(万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引进内资注册资金(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工业投入(亿元)
1715
7016
7000
23104
20000
32.6
31
25.1
26
343
300
7334
9.6
8.4
583
500
3240
5418
6000
10.4
6.3
1075
800
3516
17488
17000
17.0
21
10.6
965
1919
19988
12.9
9.9
100
609
11088
10000
7.5
6.6
584
200
1505
10440
1495
5668
4000
10490
15.8
19
305
19595
5.1
4057
6121
15000
25933
30000
25.5
7.2
24.5
802
2000
3009
7500
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