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开展农村“三清”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各有关部门:
2004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了以“清洁村庄、清洁家园、清洁河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清”试点工作。各试点村通过完善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005年,农村“三清”工作继续被区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要求在去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农村“三清”工作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改善全区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确保这项农村实事工程取得实效,现就全面推进我区农村“三清”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2005年我区农村“三清”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在认真总结去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三清”工作,使全区所有行政村基本达到农村“三清”工作考核标准,全面完成我区农村“三清”工作任务。各镇要以农村“三清”试点工作为动力,组织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全面开展农村“三清”工作。要根据不同行政村、不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个行政村的创建目标,对工作基础过硬,经济条件富裕或镇郊结合部的行政村,要力争创建“三清”工作示范村;对工作基础良好,经济条件较好的行政村,要力争创建“三清”工作先进村;对工作基础一般,经济条件又十分困难或列入近期规划拆迁的行政村,可按照达标村的要求开展“三清”工作。原则上各镇要创建2-3个示范村,先进村的比例不低于本镇行政村总数的30%,其余各村必须达到达标村的要求。
二、工作标准
1、农村“三清”工作示范村:卫生基础设施健全;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建水冲式公厕;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主干道水泥、沥青路硬化率100%;全村河道、河塘全面整治;全村环境卫生全面整治;农户改厕率85%以上(三格式无害化户厕);全村全天保洁。
2、农村“三清”工作先进村:卫生基础设施基本健全;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道路基本硬化,水泥、沥青路硬化率不少于50%;全村河道、河塘基本整治;全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农户改厕率80%以上(三格式无害化户厕);全村主干道清扫保洁。
3、农村“三清”工作达标村:有方便群众的卫生基础设施;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道路基本硬化(沙石路面);全村河道、河塘基本整治;全村环境卫生基本整治;农户改厕率达到80%(三格式无害化户厕);全村主干道由各村民小组轮值保洁。
三、实施步骤
全区“三清”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组织动员阶段(2005年3月~5月)。区“三清办”开展全面推进农村“三清”工作专题调研,制定方案,分别召开区、镇农村“三清”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农村“三清”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综合整治阶段(2005年6~10月)。各镇、村对照农村“三清”工作达标要求,按时间进度分批组织实施农村“三清”各项整治或整改工作。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各项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
第三阶段:考核验收阶段(2005年9~11月)。今年,我区农村“三清”工作将分二批组织考核验收。第一批各镇30%的行政村于8月底前完成达标整治工作,9月份组织考核验收;第二批各镇其他行政村于10月底前完成整治工作,11月份组织考核验收。同时,根据各行政村创建达标的不同要求,将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验收,创建示范村的行政村由区“三清办”组织统一考核验收,创建先进村的行政村由区、镇联合组织考核验收,对达标村由各镇对照标准自行组织考核验收,区“三清办”组织抽查。对考核验收不达标的行政村,将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择期组织再次考核验收,直至全面达到相应考核标准。
四、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今年,我区农村“三清”工作已进入第二年,也是全面完成“三清”工作的关键之年,各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三清”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任期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执政为民的政治责任感、“两个率先”的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三清”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紧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把惠及农村和农民的实事工程办实、办好。各镇要将农村“三清”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将工作实绩作为对村干部进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大资金投入。必要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农村“三清”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各镇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三清”工作专项经费,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些村级经济相对比较薄弱的村,各镇要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帮助建造卫生基础设施,使得卫生长效管理措施得以有效落实。区将在“三清”工作验收结束后,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对验收合格的示范村给予每村5万元的奖励,对验收合格的先进村给予每村3万元的奖励,对验收合格的达标村给予每村1万元的奖励。
3、加大宣传力度。要大力开展广泛深入的农村“三清”宣传活动,要教育和培养群众的社会公德、卫生公德和家庭美德,发动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改造和改变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要充分发挥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作用,运用墙报、板报、宣传栏、图片、张贴画、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结合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充分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形成农村家喻户晓,人人积极参与“三清”工作的氛围,使广大群众人人成为参与者,人人成为受益者,人人成为满意者。
4、加强部门协作。农村“三清”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镇、有关部门要坚持从大局出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分工、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爱卫会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业务指导、考核督查作用;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共建清洁家园;城建部门积极抓好镇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镇村管理;环保部门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镇村河道的调查摸底、清淤疏浚,开展河道集中整治,实行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化;农林部门要加强对镇村绿化造林的规划,规范水产养殖;卫生部门要强化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依法加强食品及公共场所、职业病防治等方面的卫生管理。
5、加强督促检查。区农村“三清”工作领导小组、区爱卫办将加强对农村“三清”工作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区爱卫办工作人员实行定向指导、分工负责。在做好日常工作指导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一次督促检查,对各镇农村“三清”工作情况和农村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区“三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进行通报。农村“三清”工作动态性强、反复性大,各镇要做到清理和管理相结合、经常性与突击性相结合,除继续做好清理整治工作外,要重点做好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所有行政村都要制定长效管理制度,明确长效管理措施,完善基础卫生设施,建立长效管理队伍,明确卫生保洁人员的责任区域,公示上牌,分片包干,分工负责,各村要加强对保洁员工作的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同年终报酬挂钩,督促提高环境保洁质量。各镇农村“三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即镇爱卫办)要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在每月的25日前,按时向区爱卫办上报农村“三清”工作的月度进展情况和当月的主要工作成效。
希各镇、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突出重点,狠抓难点,精心组织,加快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区农村“三清”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质量,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1、新北区农村“三清”工作分类考核标准
2、2005年新北区农村“三清”工作任务进度表
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附件1:
新北区农村“三清”工作分类考核标准
为全面完成全区农村“三清”工作任务,按照市农村“三清”工作标准要求,结合我区镇、村的具体条件,本着从实际出发为民办好实事的原则,提出我区农村“三清”工作分类考核标准:
项目
示范村(主要指经济条件好的村或镇郊结合部的村)
先进村(主要指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村)
达标村(主要指经济条件相对薄弱村或近年拆迁村)
卫生基础设施
按每20-30户农户1只的标准,建造符合标准的垃圾箱,垃圾箱要有门、有盖,垃圾箱正面(门前)至少有60厘米的路面硬化,便于清扫。
按每20-30户农户1只的标准,建造符合标准的垃圾箱(桶),垃圾箱要有门、有盖,垃圾箱正面(门前)至少有60厘米的路面硬化,便于清扫。不便于设置垃圾箱的地方,可以放置流动垃圾桶(标准的塑料桶或玻璃钢桶)
有方便群众倒垃圾的垃圾收集容器,垃圾收集容器要密闭。
道路
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主干道水泥、沥青路硬化率100%
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道路基本硬化,水泥、沥青路硬化率不少于50%
行政村内各自然村之间道路基本硬化(沙石路面)
河道
全村河道、河塘全面整治,无水生植物,无垃圾漂浮物,岸洁、面净、底清
全村河道、河塘基本整治,无水生植物,无垃圾漂浮物,岸洁、面净、底清
全村河道、河塘基本整治,无水生植物,无垃圾漂浮物,
环境卫生
全村环境卫生全面整治,无露天粪坑,无暴露垃圾,无散养禽畜,家前屋后无乱堆乱放现象
全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河边路边村边无露天粪坑,无成堆暴露垃圾,无散养禽畜,家前屋后无乱堆乱放现象
全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河边路边村边无露天粪坑,清除暴露垃圾,无散养禽畜,家前屋后基本整洁
农户改厕
农户改厕率85%以上
农户改厕率80%以上
农户改厕率80%
附件2:
2005年新北区农村“三清”工作任务进度表
镇 名
第 一 批
第 二 批
春江(33)
杨园、魏村、顾村、圩塘、黄城墩、曹家塘、济农、安家、百丈、四堡、双坝、东宝
钱家边、迎龙、青城、灵桥、孝都、闸北、塘东、东蒋、安西、绿南、金家、前舍、石庄里、谈家、卞市、沟河、杏村、陈市、前圩、尤墅、大降、
孟河(36)
街南、街北、汤家、董家、观里、斜桥、东陆、九龙、孟城、城南、城北、东亭
四图、惜字洲、银河、茅庵、先锋、南荫、大圩、三茅殿、庙边、郭河、龙亭、猛将、卧龙、黄山、树新、八一、白兔、仁厚、万绥、石巷、河北巷、严桥、蔡家、郑良
新桥(10)
叶家、查墅、陆房、茶安
仲家、史墅、朱家、孙家、马安、郭塘
薛家(5)
吕墅、任葛
船坊、叶家、漕河
罗溪(19)
王下、汤庄、龙珠山、谢庄、肖巷、鸦鹊
邱庄、彭家、温寺、南站、溪东、溪南、灯塔、幸福、包家、四霍庄、健康、窑井、高巷
西夏墅(14)
池上、西夏墅
东南、丁村、梅林、戎家、水塔口、康西、牛郎、浦河、浦西、浦前、新口庄、西观庄
总计117个村
38个村
79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