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建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协调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工程建设在困境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2005年,在土地指标、资金偏紧的情况下,我局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和推进力度,全区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全区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得到了有序推进。通江大道景观改造项目完成了拆迁许可证办理、绿化景观方案的设计和报批审定,目前填土平整,地形调整等土方工程及房屋的拆迁工作己全面展开;黄河西路第二、三、四标段已全部完工;出口加工区中北海路已全线开工,巡逻道I、II标招标工作已经结束,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五台山路(创新大道)和南海路(新二路)正加紧建设;芳茂山路已全线开工,雨污水管线施工已完成70%;小塘居住区道路完成招标,目前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汉江西路和河海西路已全部完工,现全线贯通;二是安置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区在建安置房63.32万平方米,今年开工安置房21.03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区建安置房87.84万平方米。其中富民小区19幢多层住宅、新魏小区56幢多层住宅和新龙小区一期9幢多层住宅等已全面完工,并进行了安置;新龙小区二期18幢多层住宅宅间雨污水管线施工完成80%,景观桥完成了桥基施工,新龙小区三期正进行桩基施工;百草苑小区一期7幢小高层住宅通过质量竣工验收,现进行绿化园林施工,二期18幢小高层住宅室内涂料、门油漆等装饰收尾施工、宅间雨污水管线完成50%、地下车库完成基坑开挖、场外市政回土平整,三期4幢小高层住宅已完成桩基施工;百馨苑一期29幢多层住宅中24幢进行室内收尾施工、 5幢房主体施工完成75%,另外室外宅间雨污管线施工已完成70%。
(二)加强拆迁行业管理,以创新的思路破解拆迁难题。
一是重新梳理了集体土地征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办法,初步形成从程序到管理,从管理到实施等一系列的操作办法;二是全面推行城市国有土地拆迁项目评审制度,确保拆迁计划方案合理可行。今年共评审拆迁项目4个,核发拆迁许可证4张;三是通过对全区拆迁实施单位、评估单位、拆房单位实行准入管理,不断培育新北区拆迁市场的健康发展。今年来,共拆迁民房1087户,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拆迁企业15家,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四是全面分析梳理,不断解决拆迁遗留问题。今年来,我们对以往遗留的拆迁疑难户进行全面梳理,加强了与相关镇、街道等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确保全区重大进区项目和安置小区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新龙生活小区、西环二路等一些严重影响项目推进、多次工作仍无理取闹的动迁户,在依法拆迁的前提下,配合法院采取了司法强拆;五是建立健全了拆迁信访制度。面对拆迁安置信访量大,集访多,且矛盾突出的特点,专门成立了信访接待拆迁服务大厅,配备专人专门负责信访接待工作,建立了拆迁信访工作责任制,初信、初访责任制和信访服务承诺制。全年共受理人民群众来电来访338件,877人次,其中群访27件440人次,上级领导批办或其它部门转来的人民来信64件;六是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安置工作。今年来,我们认真组织了大诚苑、富民小区、新魏小区、新龙小区、百草苑等安置小区的安置,共安置拆迁居民1568户,安置建筑面积45.66万平方米,有效地缓解了全区安置压力,满足了这些居民安置愿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突出抓好全区重点项目的推进和服务工作。
一是积极组织参与常州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纳科微电子项目厂房、通江大道环境整治等15项方案和规划的评审工作;二是牵头协调了春江镇污水管网、腾龙苑二期管线、太湖路综合管线等10项管网和管线的建设事宜;三是为配合道路及城市公用设施建设,组织协调了50万伏上当线、斗山线、国电的22万伏的出线工程、35KV三芝农药线、岷江线河海街道支线6号杆等多项工程的项目实施,完成了S338、S122、太湖路的杆线迁移前期工作,其中太湖路杆线迁移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四是组织了芳茂山路、出口加工区管线、小塘居住区道路、魏村化工区管网整治、龙江路、新六路等方案论证;五是进行了城市防汛工作检查,编制了城市防汛预案,落实防汛工作措施;六是做好市政工程施工许可及工程备案工作,发放施工许可证;七是完成“十一五”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2006-2008”三年发展纲要的编制;八是组织完成了我区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组织完成西环一路、黄河路、汉江路等省、市优项目的评定工作。
(四)努力抓好城市功能维护工作,确保市政设施完好和绿化景观效果。
一是认真做好市政养护工作,对建成区中心区域及主要路段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了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二是泰山路、华山路等十个交叉口进行了路面沥青改造,完成了汉江路、太湖路、长江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路面的修复工作;三是加强绿化养护管理。重点组织对区内所有绿化带和建成绿地的养护管理,做好各主干道路的草花摆放;四是加强路政、绿政的管理,严格控制各类开挖、杜绝擅自开挖路面及损坏绿化的行为。同时继续做好进区企业项目的配套服务工作,及时办理迁移绿化及道路开口及雨污水接口手续的验收。一年来,共完成交叉口改造10000余平方米。道路设施改造车行道翻铺3280平方米,人行道铺设约5216平方米,沥青面层修复689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2700平方米,侧平石4000米,清理雨水泉眼4809座,雨、污水井2500座,更换各类井盖800余座。
(五)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和秩序。
一是根据常新政[2005]52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集中对马路市场、乱设摊、占道经营进行整治,全年共出动11000人次,7200车次,查处各类违章1848起。集中清理取缔了燕山路河海综合市场、峨眉山路富都综合市场、前桥小区周边、公交三公司回车场的早餐市场等道路两旁的马路市场,基本保证了高新区城市环境的正常秩序;二是加强了户外广告、灯光设施和门楼牌匾的清理整治。到目前为止,共完成了对304家违章设置户外广告、门楼牌匾业主、面积总计6557平方米的整治,有效改善了新北区的广告空间秩序;三是会同交警、工商、河海街办,对珠江路50多辆违法占道进行旧砖非法交易的行为进行了整治,解决了长期以来严重破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影响周边居民出行及交通安全的一大难点问题;四是组织开展了店外出摊和道板停车专项整治;五是完成了20处,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临街建筑物立面、设施的拆除、粉刷出新清洗和兰翔新村临街11幢18000平方米住宅粉刷工程;六是进一步加强了环卫管理力度,调整了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方式,开展了“树模范、立标兵”岗位大练兵活动,着手编制了全区环卫规划;七是精心准备,做好江边压缩站建设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和外围垃圾进出的协调工作。
(六)加强建筑业行业管理,不断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一是组织开展对乡镇建筑工程综合执法检查工作。完成了乡镇在建工程的综合执法检查工作,重点查处了五一灯具等34起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有效遏制了全区违法建设势头;二是进一步理顺了施工许可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程序;三是建立健全了施工许可项目微机动态管理信息平台。今年以来,共核发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362份,建筑面积达219.54万平方米。另外,还加强了建设项目监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或工程造价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实行了登记管理,有效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四是组织召开了全区建筑业与工程管理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全区建筑业和工程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五是发挥建设行业管理优势,积极做好工程款和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完成项目清欠43个,累计清欠工程款1.42亿元,接访农民工170批(次),共450余人次,累计清偿民工工资款548万元,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六是围绕“双创”(创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目标,有效地推进了建设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落实了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了对建设工地安全管理巡查力度,开展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组织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和安全生产座谈会,实行了安全生产诫勉谈话制度,同时结合季节施工特点,组织开展了3次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活动。2005年度,共办理安监登记项目为404个,建筑面积357.41万平方米,当前登记安监的在建工程项目为268个,建筑面积约360万平方米。申报了41个市文明工地、18个省文明工地,一些具备条件的工地已通过省、市文明工地检查组的检查验收;七是不断加强招投标管理。今年,我区进市办理的房屋建筑招投标项目44个,建筑面积73.13万M2,在区内办理的房屋建筑招投标项目70个,建筑面积 100.53万M2,由市批准的直接发包项目96个,建筑面积59.16万M2,区批准的直接发包项目14个,建筑面积9.77万M2,在区内办理的市政绿化工程共16个标段,此外,办理区批的提前开工项目178个,建筑面积106.34万M2。
(七)加大房地产监督力度,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了商品房预销证管理,重点对奥林匹克花园2.1期、怀德名园3.1期、嘉顺花园2.2期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核发了商品房预销售证,预售面积达77.68万平方米;二是加强了住宅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验收工作;三是完成了对区属50家开发企业的资质年检初步上报工作;四是会同区邮政管理部门,重点对乡镇开发建设的拆迁安置房邮政信报箱设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落实;五是对区绿色家园、星海银街等3个住宅小区在开发市场行为、公建配套等方面的投诉进行了调查核实处理。
(八)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拓宽质量监督范畴。
一是加强了受监工程的质量管理。全年共受理质监工程2766项,建筑面积1130.39万㎡,市政工程10项,监督竣工372项,建筑面积161.5㎡,竣工备案380项。全年共组织申报市优质工程“金龙杯”项目16项,市优质结构工程主体项目31项,组织质监巡查48次,开出整改单342份,接待一般质量投诉36起,未发生一起恶性质量事故。二是调整了质量管理方式,实行以监督小组进行现场巡查,形成了相互监督机制,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三是积极探索,寻求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为确保监督检查时有据可查、标准统一,今年来,我局自编了《工程质量监督手册》、《住宅工程质量措施通病预防细则》和《乡镇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四是认真贯彻执行了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编印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小册子,进一步加强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强力推进了建筑节能和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五是推进了质量检测中介机构委托主体的转变;六是强化市政工程管理的力度,扩大了质量监督的管理层面。不仅加强了区内市政道路质监,还将住宅小区市政道路纳入了质监范畴,确保了住宅小区内市政道路和施工质量。
(九)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工作。
一是人防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今年来,新立项了都市雅居等人防工程12项,面积63258平方米。新开工建设的人防工程8项,面积41045平方米。基本竣工了7个项目面积54100平方米的人防地下室工程。百老汇现代城等共15268平方米的人防工程已投入使用,纳入维护管理范围;二是全力推进人防通信指挥建设。目前新北区人防通信指挥所工程地下指挥中心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三是设立了区级临时指挥所,完成10个拟装点人防警报器的安装。薛家、罗溪、孟河、西夏墅、新桥五个无人防报警设施乡镇人防警报器全部安装到位,扫除了全区乡镇防空警报鸣放盲区;四是精心编制了区人民防空应急行动方案,完成了河海、三井、龙虎三个街道人口疏散计划的编制,推进了孟河、西夏墅二个疏散基地建设;五是加强了人防知识教育。完成了区属18所中学5526名初二年级学生的人防知识读本的发放工作。
(十)依法加强了房产和物业管理工作,继续开展老小区整治。
一是以房产发证管理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房产管理工作。今年来,共办理各类房产登记6900起,登记面积489.9万M2。特别是针对拆迁安置小区房屋权属登记工作的特殊情况,我们在泰山小区组织咨询活动的基础上,主动与薛家、三井、春江、西夏墅等有关镇、街道研讨安置房产权登记事项,并组织了六次现场咨询、现场办公等活动,为安置房权属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二是切实做好区物业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了 “诚信物管”评比活动,严把物管企业资质年检关,不断督促企业完善提高物管服务水平;三是有效地完成区内房改业务工作。认真完成了区机关工作人员房贴报批工作,积极配合区政府做好区内离休干部住房货币补贴、镇、街道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和分步实施教师住房补贴工作,同时指导国际学校在改制中做好职工住房补贴报批工作;四是有序推进了房屋拆迁产权核定工作。及时制定了《新北区房屋拆迁中有关产权审核问题的规定》,并开展了对三井乡、龙虎塘等街道拆迁范围内的房屋产权核定工作,共出具权属核定书118份;五是对富都、燕兴、河海、兰翔等老小区实施了雨污分流,完善了小区内绿化,启动了燕兴老年门球场、泰山新村临时菜场的建设和东南花园路灯及富都、燕兴、兰翔二村等拆迁安置房燃气工程建设的改造;六是完成了泰山小区河道污水的换水和清淤,新增了兰翔新村内的座椅。
(十一)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是全面调查了区乡公路路况,加强了道路的长效管理。在日常维护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了三次区乡公路全面维修,总面积达20375多平方米,改造了区乡公路叶汤线汤庄桥和桥北100多米引坡,修复了道路涵洞塌陷,对罗汤线、西浦线、小孝线和孟新线共6.3公里的路段进行了水泥砼翻建改造,完善了区乡公路公里牌、百米桩等交通设施,有效改善了区乡公路路况;二是加强了镇村道路、危桥重建加固工作。全年共改造镇村道路42条,总长53710m,总面积323361m2,重建农桥38座,加固桥梁54座;三积极推进各镇水厂归并市自来水集团公司的工作。主动与有关镇、街道协调,对各水厂资产、人员等进行了多次调查,并与各镇(街办)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基本完成了水厂归并工作。
(十二)积极探索,确保江边化工区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
一是开展了沿江区域污水排放的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已完成了江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管接入排江管道工程,完成了滨江工业园区和圩塘化工园区的污水管网的整治方案,并已组织实施,完成了泵站的进出水管道工程建设,同时对各接管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疏理,确保了企业的雨污水分流;二是积极做好接管、巡查工作。到目前为止,新区江边污水处理厂总计完成接管企业63家,签订《委托污水处理合同》60家,有力地保证了江边化工区工业污水的集中处理、排放。同时加强对所有接管企业的日常巡查力度,对一些环保意识不强、超标排放的企业,严格按合同规定进行了严肃处理;三是积极探索,确保污水达标排放。通过加强对污水管网的整治,污水处理工艺的调整,有效地保证了污水达标排放;四是加大监测力度,促进排水达标。通过定期检测和经常的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阻止了超标污水排入江边污水处理厂,今年来,新区江边污水处理厂共处理化工污水780余万吨,排水水质达到了一级排放标准,极大地缓解了企业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十三)认真做好区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落实工作。
今年由区政府交由我局承办的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共有62件,其中需要由我局直接主办的有60件,协办的有2件。主要涉及到镇村道路桥梁维修改造和加固、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善和配套和拆迁安置等工作。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所有议案和提案均已落实。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我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实际情况看,做好明年的城市管理与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矛盾:
一是建设用地和资金矛盾仍旧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建设用地指标总量较小,用地审批手续更加严格规范,建设资金筹集相当困难,财政可用财力趋紧,区级投融平台筹资能力有限,征用土地和工程建设资金负债已相当沉重;
二是拆迁和安置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主要是一些项目的拆迁推进矛盾仍然较大,司法强制拆迁要求较高,拆迁户易地安置矛盾日益显见,前几年拆迁和安置方面的上访事件虽然呈下降趋势,但部分上访事件的处理仍较棘手;
三是城市维护日常运行难度日益加大。近两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成倍增长,已建成的城市道路、市政管网和其它公用基础设施以及园林绿化维护、清扫费用成倍增加,财政负担日益加重;
四是城市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老拆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和物业管理欠帐较多,整治任务十分艰巨,建成区市容市貌还未达到现代化新城市要求;
五是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加剧,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呼声和压力不断加大,整治环境的成本在不断增加;
六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行业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施工现场伤亡事故多发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