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建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关键时期,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按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全力推进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安置房工程建设,努力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依法强化建筑市场管理,广泛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和行政执法工作,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快进展。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克难求进,全面推进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建设推进矛盾明显增多、困难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我们积极组织应对,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各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据统计,1-10月份仅区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9.93亿元,占调整后全年基础设施计划投资额的87.3%至今年底,可基本实现年初投资目标;新开工市政道桥工程32项,占今年计划开工数的88.9%,其余项目将于年内全面组织开工建设;建成竣工市政道路16公里。
一是围绕“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加快组织实施了一批区域性城市框架道路。基本建成了辽河路、嫩江路等城市骨干道路,组织开工了黄河西路、东海路、黄海路等一批道桥工程。目前除部分地段因征地、拆迁等原因未能开工外,黄河西路全线85%的路段已开工,70%的雨污水管线已敷设完成,其中50%以上路段已完成灰土基础施工,全线大小桥梁9座,其中3座平板桥已基本完工,横跨德胜河和新孟河的两座大跨径桥梁正在进行桥梁基础施工。黄海路、东海路等已完成70%道路基础施工,部分路段已开始摊铺沥青面层。另外,还完成了长江路沥青面层摊铺,长江路跨高速公路桥施工已接近尾声。基本完成了黄河中路拓宽改造。
二是围绕重点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组织实施了一批配套市政道路。主要是组织实施了空港产业园区井岗山路、韶山路、宝塔山路、延河路等,至10月底,已开工路段已完成道路基础施工,即将铺摊沥青面层。全面开工了出口加工区五台山路和南海路两条区内道路,目前,正在进行道路雨污水管线和道路基础施工。基本建成了天山路、昆仑路、科勒路、太湖西路、赣江路、南姜桥、雁荡山路、狼山路等为进区项目配套的道路。泰山南路、千岛湖路、衡山路等为进区项目配套的道路正在加紧实施中。今年以来,还完成了4S城、长江塑料化工市场以及旺达造低等项目供水、供电、通路、土地平整等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围绕重点拆迁安置小区,加快组织实施了一批配套市政道路工程。重点组织实施了虎丘路、北海路、淮河路、南海路、狮山路等为新魏小区配套道路建设,其中小区周边道路已完成二灰基础施工。小区与外部连接的北海路、龙魏路也即将全面开工。为新龙小区配套的嫩江路、浊水溪路已基本完成二灰基础施工;全面组织开工了为富民小区配套的白塔山路、为百草园配套的海河路以及为罗溪同心苑安置小区配套的延河路、叶汤公路东段等道路工程。嵩山路、大渡河已基本完工,惠山路正在加紧实施。
四是围绕创造园林城市目标要求,加快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绿化工程。主要是完成了长江路、黄河路、汉江西路、河海西路、巫山路、嵩山路、天目湖路、科勒路等9条道路绿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26.5万平方米。组织开工了黄山路、常澄路两条景观林带工程,完成了338省道、中心公园敞开工程等绿化方案设计。
五是完善了一批道路交通安全和控制设施。会同区交警大队,对全区道路特别是新建道路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等设施进行了全面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全区道路交通状况,保障了区内车辆交通安全。
(二)千方百计,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的房屋拆迁工作。今年1-10月份,全区共组织完成拆迁项目26个,拆迁总面积102.32万平方米,其中拆迁企业46家,拆迁面积8.33万平方米,拆迁民房3127户,拆迁面积93.99万平方米。拆迁的主要项目有:赣江路、嫩江路、空港产业园二期、薛家片区五期、新安小区和城南公寓等。大部分项目是在“铁本事件”发生前完成的。从今年4月份以来,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影响,全区房屋拆迁工作几乎难以推进。为此,我们按照保证重点、突出关键、维护稳定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了全年房屋拆迁计划和工作思路,对全区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重点解决了百草园、新龙小区、三井一村等一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拆迁问题和陈家村拆迁户上访、出口加工区个别拆迁户上访以及三井社区部分村民围堵建设工地等拆迁疑难问题。同时,还推进了4S汽车城、越洋塑料、税务宿舍等道路两侧的地块拆迁。加强了拆迁信访处理工作。今年以来,已受理人民群众采访341人次,处理群体上访3批80人次,有效地缓解了一批社会矛盾。
(三)奋力拼搏,加快推进了重点拆迁安置房建设,并取得较快进展。一是明确目标,制定落实措施,重点对近三年以来全区拆迁和安置房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认真分析了近三年以来安置房建设滞后的成因,制定了加快安置房建设的对策措施和具体进度计划。二是加快组织开工了一批重点拆迁安置房小区建设。重点组织实施了百草园、新龙小区、新魏花园和富民小区等4个安置小区,开工建设面积达66.39万平方米,年内计划再开工55.65万平方米,全年开工面积累计将达122.04万平方米。其中百草园小区第一批7幢4.46万平方米,已进入九层主体施工,计划2005年4月竣工交付。第二批19幢13.68万平方米,除16#房因拆迁影响未能开工,其余18幢安置房已开始基础及上部施工,计划明年5月竣工交付。第三批10幢7.5万平方米,第四批9幢11.92万平方米,上部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正在抓紧前期工作;新龙小区第一批9幢5.75万平方米,主体施工已完成,年内可竣工安置。第二批24幢11.19万平方米,即将全面组织开工,计划明年7月份建成竣工。第三批32幢15.75万平方米,已组织开工;新魏花园56幢,建筑面积35.41万平方米。第四批17幢12.4万平方米,正在抓紧开工前的施工招标、场地拆迁等工作。已全部开工,年内可陆续竣工交付安置。小区内公建等配套设施正在基础施工,力争年内建成竣工;富民小区在建19幢7.89万平方米,年内竣工交付安置;百馨苑小区目前正在加紧场地三通一平和施工图设计等工作,计划年内开工10万平方米。三是加强了对乡镇拆迁安置小区建设的检查、指导工作,重点协调解决了圩塘中心村、长江花苑二期、百安苑、城南小区二期安置房开工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罗溪兰苑二村用地性质的矛盾,及时对小区规划用地进行了调整,满足了罗溪镇拆迁安置房建设需要。
(四)全力推进了老拆迁安置小区和高新区、江边化工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对钱桥老拆迁安置小区环境进行了专项整治,完善了小区内的绿化、路灯和环卫设施,粉刷出新了建筑立面,配建了正式供电设施,并纳入了正常物业管理轨道。完成了燕兴、富都等安置小区整治方案设计和论证等工作。针对江边化工区河道水质环境恶化的情况,会同区环保部门,全面启动了江边化工区企业污水排放接管工程建设。截止10月底,已完成企业排污接管36家,占江边化工区生产企业总数的92.3%。今年以来,还积极推进了高新分区河道水质污染整治工作,研究制定了整治方案。
(五)全面推进了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会同各镇对今年组织实施的30余条总长达46公里的镇村道路和76座危桥进行了调查核实,确定了今年全区镇村道路改造和危桥重建、加固计划。到目前为止,全区所有列入今年计划改造的镇村道路已全部开工,并已完成10条镇村道路改造,工程总体进度已完成50%。全区拟加固、改造的76座农桥,现已有8座桥梁改造完成,其余大部分桥梁工程已全部开工,预计年内可全面改造完成。同时,还积极推进了农村改水工作,到10月底止,农村改水工作已完成5534户,新增农村受益人口18784人,分别占年初计划改水总量的26%和25%。
(六)为进区重点项目在建设阶段的推进和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会同市供电和区规划等部门,协调完成了沿河海西路、汉江西路、新岱路等道路高压供电杆线建设,有效地解决了薛家片区约8平方公里区域内进区企业的用地矛盾;协调解决了北郊中学新北校区、菲亚特汽车项目等一批项目地块内高压供电线路的迁移施工,保障了进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开发建设;协调解决了沪宁高速公路扩建、新岱路、江心洲夹江大桥、江边污水处理厂及排江管等一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地方材料运购矛盾等,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七)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了建筑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全区违法违规建设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一是重点查处了西夏墅镇区内25个在建项目未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监督手续擅自开工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分别提出了具体整改处理意见。同时,对高新分区内华奥通信和江南水处理厂2家建设单位未办理施工许可、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二是依法抓好施工许可管理,全面规范工程报建登记、施工招标监管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管理工作。1-10月份,累计发放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399个,建筑面积达293.22万平方米,同时,大力推进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管理工作,共办理建筑工程招标184个,建设面积达267.76万平方米,涉及工程投资20.3亿元。办理市政工程招标的有57个,涉及工程投资4.76亿,办理绿化工程招标12个,涉及工程投资0.16亿元。今年以来,还完成了对区属建安、市政企业共计85家资质年检工作。三是切实加强了全区房地产的开发管理工作。1-10月份,共对区内开发的富都商务公寓、新荷花园三期、顺发商住楼、怀德名园等25个项目,开发面积达90.43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核发了商品房预销售证。同时,还筹建了在网上开展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工作,共对458份商品房销售合同、销售面积5.81万平方米进行了电脑网络登记。组织完成了原伊莎士花园代售房屋的财务审计工作。积极推进了常澄路沿线的富都商贸酒店、中创商务楼、府琛广场、旺角花园、太阳城、华亭苑等项目的开发,年内新增开发面积达44.8万平方米。四是围绕“双创”(创优质工程、文明工地)目标,扎实有效推进了建设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加大了对建设工地安全管理巡查力度,坚持做到重点项目当月检查不少于2次,一般工地每月检查不少于1次。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建筑安全生产月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结合季节施工特点,组织开展了3次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活动,共检查551个项目,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78个,建筑面积达115.71万平方米。全区安全事故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五是以拆迁安置房和商品房管理为重点,加大了全区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在突出抓好建设各方主体行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工程主体结构、基础构件的抽测管理工作。1-10月份,全区累计受理工程质监项目1834个,受监总建筑面积达67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项目718个,建筑面积达312万平方米,组织工程竣工验收236 个,建筑面积达86万平方米。组织申报优质主体结构工程90项。会同区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了富都小区13号房群众反映的质量问题。
(八)人防工作得到切实有效加强。主要是积极推进了区级人防指挥中心项目的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的选址定点和立项报批工作,并已获得省人防批准。加大了对建设项目结建人防设施的审批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对太阳城、华亭苑商住小区、河海大学教学楼、时代商务广场等10个建设项目进行了人防设施建设审批,按规定结建4.04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征交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1139万元。全区共开工建设人防工程9项,建筑面积达5.7万平方米。预计年内可基本建成人防地下室6项,建设面积可达2.3万平方米。完成了5台人防警报装置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九)围绕“热点”、“难点”,扎实有效开展了城管综合执法和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效。重点对惠山路废品收购站存在的乱搭建影响市容市貌的建章行为进行了查处,组织清除违章建筑3000平方米;会同三井街道,对钱桥市场周边存在的随意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违章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小区周边市容环境;针对区内建设工地多、土石方运输量大的特点,加大了对土石方运输的审批管理,严格规定土石方运输的线路、时间,并加大对违章运输的查处力度,共查处土石方运输违章行为19次;在市容环境管理方面,坚持做到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对常澄路、黄山路、河海路、汉江路、衡山路等区内主干道两侧的经营单位组织签订了《不再违章保证协议》856份,有效地遏制了主干道两侧违章设摊和乱停乱放的行为;会同区工商、规划等部门,对区内主干道、绿化带内的户外广告进行了集中整治,有效改善了高新区内市容环境;为迎接国际数码卡通艺术周和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的召开,组织区内主干道两侧的建筑物立面进行了粉刷出新;以查纠各类违章为重点,积极有效组织开展城管综合执法活动,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违章案件446起,立案处理229起。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城管巡查制度,保障了我区市容环境始终保持在较好状态。
(十)依法行政,切实加强了房产和物业管理工作。一是以房产发证管理为重点,扎实有效开展房产管理工作。今年1-10月份,已累计完成各类房产登记1095起,建筑面积达126.4万平方米,办理商品房交易1625起,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办理房产抵押2291起,建筑面积达119.8万平方米。二是积极稳妥地处理了一批房产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主要是协调解决了歌顿市场产权登记问题,协调处理了郭烂文房屋拆迁安置权属问题,协调解决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有关权属发证的问题,组织完成了铁合金厂企业改制中有关房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协调解决了区粮食系统产权改制矛盾。三是积极引导全区物业管理企业健康有序发展。重点对全区物业管理企业组织进行了年检,组织召开了全区物业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了新形势下物业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协调处理了藻江居民和中惠商场业主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集访案件,维护了社会一方稳定。
(十一)认真做好区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的落实工作。今年由区政府交由我局承办的区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共有43件,其中需要由我局直接主办的有40件,协办的有3件。主要涉及到镇村道路桥梁维修改造和加固、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善和配套等工作。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所有议案和提案均已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