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加速推进社会建设
(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社会事业局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发展,勇于开拓创新,突出工作重点,以较高标准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一、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
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传染病总发病率将控制在214.62/10万以内,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至10月底,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5.52‰,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71‰。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优质服务率和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知识普及率达93%以上,计生奖励政策兑现率为98%以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达82%以上。我区运动员在全国及省有关射箭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一批文艺作品在省市获奖。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突出重点,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新平台。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河海中学、百草苑幼儿园、天润幼儿园等6所学校按时竣工开学;完成了26个区级全民健身点和95个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文物修缮或移建工作得到落实;孟河医院、薛家医院投入使用,创建了20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积极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对照指标,调研分析,明确对策、措施。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开展了“长江文化”艺术节、中小学幼儿园文艺汇演、全民健身月等系列活动。四是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处置率和上报率为100%,“五小”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大见成效,“五小”行业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7%。全区无一例接种差错事故,托幼园所卫生保健达标率为100%。五是积极营造新型生育文化氛围。通过专题讲座、生育文化园建设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学习婚育知识。
——加强管理,健全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一是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全区食品卫生领域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二是完成了在职教职工2371人共计3208万元的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截至9月底,发放住院医疗保险补偿3041.83万元。对计生特困家庭救助坚持“三级审核”、“三级公示”。三是贯彻落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丰富内涵,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一是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顺利引进了市第二十四中等品牌教育资源,今年将新增省优质幼儿园6所、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省三星级高中各1所、省“绿色学校”2所、市“绿色学校”5所、市德育先进学校6所。中考、高考均取得建区以来最好成绩,高考本科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91人。二是基层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全区共有特色文体活动团队近50个。三是农村中医工作得到大力弘扬。获得了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和“先进集体”称号。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不断创优。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推进“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行动”,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建设队伍,提升社会事业的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完成了新一轮院级领导的聘任工作,调整了部分学校的领导班子;加强了文体、计生干部培训,教育、卫生系统区级培训成效明显;继续把好教师及卫技人员入口关,实行公开招聘。二是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联络员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效能;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廉字在心头”廉政文化进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补偿公示制度。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事业与群众需求仍有差距,区级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壮大,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二、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我区社会事业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创优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发展空间,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总体思路:坚持以稳定、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把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相统一,促进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健身运动,增强全民体质,满足群众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核心,开展全方位优质服务。
主要目标: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彰显德育实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两基”目标高水平实施,确保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初中入学率保持100%,力争初中无流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争创江苏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继续推进创优工作,争创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市示范幼儿园各1所;教师队伍建设有新成绩,教师素质明显提升。
——文化和体育事业愈加繁荣。加快设施建设速度,加大活动开展力度,净化文体事业发展环境,打造工作新亮点。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着力提高活动的水平和影响力;加强竞技体育,做好17届省运会和13届市运会各项备战工作;加大区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薛家镇常州工艺美术产业园为试点,探索文化产业新路。
——卫生事业持续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卫生整体水平,建设覆盖全区的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补偿比例提高至35%,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350/10万以内,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更加和谐。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优质服务率、群众知识普及率均达90%,出生缺陷一级干预率达80%,计生事业经费按规定投入到位,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工程深入推进,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基本正常。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1.多方协调,加大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以争创江苏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为契机,抓好以实施“省教育装备二类标准”为重点的合格学校建设,重点推进百草苑小学、三井中心小学建设。二是积极实施全区卫生布局规划,加快推进三井卫生院、西夏墅卫生院和龙虎塘卫生院门诊大楼建设,力争启动罗溪卫生院、春江镇中心卫生院和河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工程。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力争薛家镇创建成国家卫生镇。三是继续推动镇(街道)文化体育工作站标准化建设,推进“百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工程,配合做好镇(街道)综合性文体广场的规划建设。
2.规范管理,依法行政,保障发展方向。
切实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建设,加强以网吧和游戏机室为重点的文化市场管理,落实各项计生奖扶政策,在健全管理制度、改进工作作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注重调研,创新思路,激活发展动力。
加快建立现代学校、现代医院的管理机制,积极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院长三年任期目标和文体计生口的目标管理,增强基层单位领导目标、责任、人本、法制四大意识,积极推进基层单位自加压力、自主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加大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工作力度。
4.围绕中心,提升内涵,增强发展竞争力。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创建优质学校为重点,实现全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以“奥运年”和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为重点,不断提高全民体质和文化修养;以推进卫生基层单位“六位一体”功能转换和特色专科创建为重点,努力提高卫生保障水平;通过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园等途径,创建计生和谐社区,形成新型生育文化。
5.完善制度,惩防并举,创优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弘扬勤政廉政之风,进一步营造廉政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廉政观教育;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意识,以重大事项决策权、人事权、采购权为重点,加强对基层中小学、卫生院干部行使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进一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继续加强对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等问题的整治力度。
二○○七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