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社会事业局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社会事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突出统筹发展、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了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卫生、文体、计生等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我们围绕目标,抓好基础,突出重点,社会事业发展成效逐步显现。首先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义务教育水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达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3%,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5%。其次是认真组织好全区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了“走向十运”健步行、老年人健身操展示、乒乓象棋比赛等为系列的全民健身周活动,以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为依托举办了各类展览4场和“文化进社区”等大型广场文艺活动2场,创作节目参加省、市有关大赛获奖项21个;积极做好市级文保单位孟河镇费伯雄故居修复和吴氏中丞第移址薛家镇等文物规划和保护工作。再次是加大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了350/10万以内,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经控制在了10‰内,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了8‰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保率达98.5%。第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率达90%,期内综合避孕率达88%,村(居)委会规范化管理达标率达90%,今年被评为省级“婚育新风进万家工作”先进集体。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推进三项工程。一是积极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筹建工作,建筑设计方案的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现因区政府项目规划有所调整而暂停启动。二是积极配合镇、街道启动“一校六园”工程建设,百草苑小学、富民幼儿园等工程均在按计划推进。三是积极指导小河卫生院、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启动了土建工程。
2、努力办好五件实事。一是五所中学危房改造工程,魏村中学等四校危房均改造完毕投入使用,汤庄中学宿舍楼土建已开工;改建的建筑面积共计12246平方米,区镇两级投入共1106万元。二是15个区级全民健身点器材均已安装到位,且全部验收合格。三是农村“三清”工作,村村发动,层层落实,年底120个行政村的三清工作基本完成。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全区参保率达98.52%,比去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五是15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年底前预计均将顺利通过验收。
3、全力完成七项创建。一是河海街道被中央文明办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的光荣称号,三井街道积极申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二是孟河镇被省文化厅授予常州市唯一的“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称号。三是新桥幼儿园等4所学校争创省示范幼儿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通过区级评估验收,正迎候市级评估验收。四是充分做好了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验收的准备,各卫生院和32个村卫生室的创建工作已到位,“孟河四家医集”作好了再版的充分准备。五是春江、新桥、薛家3镇创建省级初保工作先进镇工作通过了市级考核评审。六是指导龙虎塘计生服务站顺利通过了市级计生示范服务站验收。七是组织了区级“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创建活动,全区12个卫生院和33个村卫生室100%顺利通过了验收。
4、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成立了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与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开展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首先是全面检测中小学校舍,改造危房;其次是召开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与各学校负责人签订了《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与区公安消防大队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区56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三次专项治理。再次是对全区80所学校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业务指导,建立了传染病防治应急机制。三是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和专项整治。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食品行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的资料审核和现场审核,确保发证质量;加强对区内各类肉制品加工场所、调味品生产厂家、酒厂等单位的监督检查,对餐饮业的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先后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期间餐饮业专项检查、“苏丹红”辣椒制品专项检查等十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四是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传染病的控制。针对周边省和地区发生C型流脑疫情和麻疹较往年高发的严峻形势,迅速组织全区中小学生接种流脑疫苗40446份,有效防止了C型流脑的发生和流行;组织全区在校学生、流动人口免费接种麻疹疫苗11万余人次,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进行肝炎疫苗免疫接种20064人次,流感疫苗接种11335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5、开展好帮困扶贫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把关心弱势群体落在实处。一是关心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进一步拓展扶贫助困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全年发放帮困助学金75万元,1028名学生得到帮助,实施贫困学生“两免一补”889人,补助资金20.7万元,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享受市民待遇。二是启动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科学管理、规范服务、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遏制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措施,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三是全方位、“零距离”提供计生优质服务。投入资金11万元对207户独生子女特困家庭进行了帮扶慰问,帮助独生子女家庭脱贫致富;对确认的1000名计划生育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发放50元/月的奖励扶助金,强化了计生工作的利益导向机制;还多次联合区工会、科协等部门到基层举行“送知识、送健康”现场活动,使婚育新风深入人心。
6、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一是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严格实行“一费制”。二是加强对农村演出市场的清理,与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联手,加强执法力度,有效遏止了大篷演出。三是加大对区内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稽查力度,并聘请义务监督员45名,今年取缔无证照网吧2家,无证照游戏室1家,收缴赌博机线路板15块,违法光碟1000余张,净化了文化娱乐市场。四是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取缔37个非法行医“黑诊所”,没收药品器械及诊疗设施标值约4.9万元。
7、加强各级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加强对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先后组织人员参加了区中青年干部培训、副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等。二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完成了13所中小学校级领导班子的考察、调整工作,并逐步建立校级领导后备干部队伍名单。三是加大教育、卫生系统骨干力量的培训。对全区276名优秀教师进行了考核,了解其专业发展情况,督促其自觉成长;组织全区702人参加教育和卫生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培训;组织117名技术工人参加了市级继续教育培训;举办了一期校长(园长)和学校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培训班;组织36名校长、500名骨干教师参加研修和培训;邀请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吴永军博士来我区指导小学新课程推进工作,为全区700多名小学教师上示范课。
三、工作措施和体会
今年以来,社会事业局党工委积极响应上级党委的号召,扎扎实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员的先进性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团队精神得到了发扬,人员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是提升人员素质。社会事业局党工委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这一目标,坚持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思想动员、理论培训和参观学习的安排上,都突出了“党员真受教育”这一要求,使广大党员获得了一次深度最强的学习教育机会,切实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增强了理想信念,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在分析评议阶段,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尤其是组织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召开了专题生活会,大家坐下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突出一个“情”字,使同志之间的关系更近了,工作也更好开展了。工作中,局领导身先士卒,用勤政廉政的实际行动作表率,一般党员同志也更加以大局为重,忘我奉献。全局成为一个更加团结和睦、更加锐意进取、更有大局意识、更具奉献精神的工作团队,保证了各项工作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
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制定了《社会事业局党工委工作细则》《社会事业局党支部党建工作制度和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组织、党建工作。二是修改完善并出台了《社会事业局公文处理制度》《社会事业局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了局内部关系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对基层财务、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对部分基层单位的财务进行了调研分析,拟订了《关于加强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基本装备及医用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第三是进一步明确职责。一是明确领导班子分工。针对我区机构设置的特殊性,为减少因班子成员分工不清、工作职责不明等问题,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局党工委经过认真研究,对局领导的分工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印发了《关于高新区(新北区)社会事业局党政领导分工的通知》。二是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及时将区政府下达的2005年目标任务、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区人大政协要求办理的建议(提案)、文明城区迎检工作、制度清理、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分解,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计划,通过每月召开的局党政联席会议、月度工作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督查,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回顾本年工作,纵向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横向比,我们感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壮大,区级医院尚未实质性启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意识不够等等,急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五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