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新北区教育工作总结
新北区教育文体局
200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新北区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展不动摇,积极启动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锐意改革,奋力创新,负重奋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入,负重奋进,基础建设有发展
1、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区共建的北郊中学新北校区下半年顺利招生开学;区、镇共同投入4410万元完成了7所学校30128平方米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由区政府全额投入2500万元的泰山小学8月份如期完工,并完成装备采购任务,九月一日正常开学;18所学校完成了实验室改造任务,新增实验器材近百万元。投入100多万元改造了5所学校图书馆,新增图书十万余册,6所学校成功创建市示范图书馆。
2、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04年区、镇共同投入300多万元,新建校园网7个、多媒体教室15个、标准化电脑房8个、闭路电视系统2套、校园广播系统8套;全区所有乡镇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截止04年10月,全区中小学拥有电脑3699台,达到了江苏省农村中小学15人/台的配备标准。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水平全面提高
1、中小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示范学校、实验学校建设,国际学校、新桥中学接受省三星级高中评估组验收评估并获得好评;西夏墅小学和新桥小学顺利通过省级实验小学复查评估,百丈小学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获优秀级。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保持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区初中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96.3%,在中考中,国际学校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实验中学处于上游,江家埭中学进幅较大。高考取得较好成绩:五所有高中的学校均达到预设目标;龙虎塘中学职高在单招考试中成绩突出,本科达线率达96.3%。
2、幼儿教育稳步发展。全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0%,三井等五所幼儿园食堂通过了“A级”食堂验收。幼儿调研课题完成了调研报告。幼儿园园长挂职培训工程顺利启动,首批三名园长赴上海实验幼儿园挂职培训半个月;园本培训日益重视,小河等幼儿园定期派教师赴南京、上海等地的名园随班学习;教学研究逐步深入,百丈、罗溪等五所幼儿园进行了合作课题研究交流,银河幼儿园成功举办了“苏锡常三市幼教改革研讨课观摩活动”,新桥、西夏墅两所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成果获市二等奖。
3、多措并举,成人教育体系逐步构建。一方面社会力量规范办学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办学模式基本形成;薛家成校的暑期名师辅导班、孟河成校的家长培训班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区电大分校、各乡镇成校大力推进失地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开展对失地农民培训工作,全区一年来开设各类培训班132期,实用技术培训20880人次,各类干部培训14432人次,学历培训1117人;成校参与失地农民培训892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961人,推广农村科技139项,扫除文盲355人。
三、坚持“德育为首”,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
各校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抓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各校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副校长、老干部等各类校外辅导员的作用,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和渠道,初步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区举办了中小学生“环保知识系列竞赛”、“国防知识竞赛”、“道德短剧”评比、“教师颂”文娱汇演等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影评”征文评比活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征文、演讲等活动;强化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和渗透,使德育工作做到经常化、系列化和生活化。薛家中学等四所学校被评为“常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学校”。
四、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在接受省厅课改实施情况调研并获得好评的基础上,在全区开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记录袋”情况调研,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四次、新课程推进现场会二次,认真分析课改现状,交流课改心得,总结课改经验;着力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百丈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措施实,效果好;启动高中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组织358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为即将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前做好准备。一年来,我区课改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二名教师在省物理实验调研实验设计与制作比赛中获一等奖,二位教师在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五位教师获二等奖,百丈中学等四所学校被评为常州市课改先进学校,安家小学等三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被省教研室选编出版。
2、实施课题带动,不断深化教育科研。全区建立了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组、区级中心组三级教研网络和校际学科合作交流小组,以教科研基地龙头,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形成以教师、教研组为基础的校本教研新机制,全面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我们组织了省、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结题验收工作,龙虎塘小学的省教研重点课题圆满结题,并受到省验收专家组一致好评,他们应邀在江苏省课题管理培训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全区13个市重点课题、20个立项课题、29个青年招标课题全部结题,并有2个课题被评为常州市一等奖,5个课题被评为常州市二等奖;完成了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工作,165个研究课题被确立为校级课题,其中50个被市教研室确立为重点跟踪课题。二十多篇教科研论文获省、市一等奖。
3、倡导全面发展,大力加强特色教育。初步完成体育特色项目布点工作,36所学校,各有侧重,抓住特色,形成传统;实验中学成功举办全国重点学校青少年射箭锦标赛;开设“快乐体育”教育论坛,举办第2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区中小学乒乓球赛、篮球赛、排球赛,罗溪中学、薛家小学等一批体育特色学校在市排球、篮球、乒乓、举重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举行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圩塘小学等一批选手在省、市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中小学环保教育得到重视,新桥中学、国英小学获得省“绿色学校”称号,三井小学书画教育初具特色,被命名为常州市艺术教育(书法)特色学校,五名学生的书画作品赴港展出,学校承办了省、市两级书法教育年会。
五、激活机制,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出成果
1、加强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继续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对安家中学等10所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考察,并提任9人担任校级领导。全年共组织76名校级领导、16名中层领导参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省市级培训,不断创造机会开阔校长视野,进一步提高了学校领导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2、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充分整合教研室、教育学会、电大分校、市教师培训中心等单位培训资源,扎实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全年举办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学历培训、学科培训等21个区级培训班,约受训人数近2000名;面向社会依法认定教师资格444人;全年新增市、区级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53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骨干教师33名、教学能手16名、教坛新秀22名,新增区级学科带头人9名,骨干教师66名);认真做好职称评审工作。新增中学高级教师30人,中学一级教师102人,小学高级教师66人。薛辉老师被市推荐为江苏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候选人。
3、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教师引进工作,出台了《新北区中小学引进教师的暂行规定》。今年共引进教师129人,采用学校与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确保了引进人员高质量。二是规范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183名市、区两级规范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上了示范课;三是规范省、市、区级优秀教师推荐、评选程序。有2位教师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5名教师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00名教师评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四是规范学校编外人员管理,为全区507名中小学、幼儿园编外人员办理了人事代理手续,落实了最低工资保障,按规定缴纳了养老等四项社会保险。
六、抓规范管理,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1、抓实常规管理,加强督导检查,提高管理质量。深入贯彻《常州市新北区中小学学校管理30条》,召开常规管理现场会,组织全区性常规管理大检查,强化了学校管理意识,提高了学校科学管理的水平,一批常规管理先进学校脱颖而出。招生工作有序进行。今年,我区独立组织中考体育考试工作,组织严密,操作规范,受到市教育局好评。
2、创新教育载体,树立教育良好形象。一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从转变工作作风、增强队伍素质等方面入手,谋求服务效能的提质提速。认真做好“六大”课题的调研工作,梳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二是深化家长满意工程。深入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活动,3000份随机问卷调查中家长满意率达95%以上,109名教师荣获“新北区学生心目中好教师”光荣称号。三是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学校卫生、交通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全年发放学生车辆补贴23万元。
3、规范教育收费,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推进校务公开,实施“阳光工程”。从下半年起,全面实施教育收费“一费制”。深化依法治教,全面整治教育乱收费。不断推进收费公示制和收费规范学校创建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严格督查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情况,重点处理信访和行风评议热线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违规收费。
4、争取多方支持,关爱弱势群体。一是进一步做好扶困助学工作。今年,全区全年发放帮困助学金80多万元,资助学生981名,师生结对443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365人。二是成立新北区教职工帮困互助会,对特殊困难的教职工进行补助。全区教育工会会员100%参加互助会,对31名特困教职工进行补助。三是为教师办理职工互助医疗保险,今年新参加422人,累计达1343人,互助医疗保险金额达24.6万元。目前,从政府、社会各界到各级各类学校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网络正在形成。
回顾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1、实施“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区委区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投资来抓,确保每年对教育的投入有增长。同时,我局积极配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资金筹措管理、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格局,通过以经费划拨为杠杆,推动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促进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2、坚决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大投入,聚精会神搞学校建设,优化办学条件,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提高质量,坚决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心,把科学提高质量作为研究重点;三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机制、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教育督导等机制,提高教育体制的生机活力;四是从严治教,强化常规管理,保证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3、有一支团结拼搏,勤于奉献的干部教师队伍。教育行政部门各位同志,爱岗敬业,重视调研,服务学校;全区校级领导,年富力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有基本的教育管理经验,又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善于学习,工作勤奋,乐于奉献;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们,热爱事业,甘当参谋;全区教师关爱学生,勤于学习,积极投身新课改。正是这样一支干部教师队伍,推动着全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一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队伍学科不配套,有的学科冗员较多,有的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影响了区域性新课程推进。二是教育质量区域差异较大,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部分领导、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对新课程改革缺少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三是我们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并取得较大成效,但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隐患仍然存在。四是规范教育收费尽管工作力度较大,成效比较明显,但乱办班、乱收费等现象依然存在。
成绩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2005年教育文体局将进一步围绕我区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结合教育实际,冷静思考,创新工作思路,齐心协力,克难奋进,强化管理,扎实工作,实现我区教育新跨越,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五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