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区的文化体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社会事业局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相对薄弱的现状,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上级部署的要求,在文艺创作、文化市场管理、文物保护和普及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文化工作
(一)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联合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举办了新北区文化站长《文物保护法》培训班,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基层文化站长的文物保护意识。
按照年初目标,积极推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夏墅梅村古戏楼的抢修工作。目前,抢修所需30万元资金根据市、区、镇共同承担的原则已全部到位,抢修工程将于10月份开工,预计年内主体竣工。
积极配合区人大完成了对全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通过向区人大作专题汇报、现场察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形式,促成区人大全面了解我区文物保护现状,积极呼吁多方参予地方文物保护。
(二)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为了及时抢救、保护、发掘和利用我区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间艺术,根据省市有关精神,我区于今年四月份下发了常新委办[2004]18号《关于在全区开展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通知》,并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分管副区长和区委常委、宣统部部长为顾问,各职能部门领导为组长,各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全区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事业局文体处。
六月份的全区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会议结束后,各镇、街道在充分发动民间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的前提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普查,全区已查出“齐梁故里”“孟河医派”“万绥戏楼”“文化大篷车”等特色文化项目22个;查出“万绥猴灯”“兰翔大秧歌”、“新桥植绒纸工艺画”“魏村水晶雕刻”等民间艺术项目25个。目前,区普查办公室正着手对确定的重点类别和项目进行文字采录、整理、图片拍摄和实物收集,根据全区统一进度提交普查研究报告和完成有关光盘的制作。在向省市申报普查成果的同时,编印出新北区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资源卷本。
(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04年一季度,在积极配合市市场办开展工作的同时,我们对全区的100余家文化经营场所进行了调查核对,主要包括有网吧33家,音像制品店37家,歌舞娱乐场所21家以及游戏机室18家,对调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了查处,同时对全区主要经营场所的台账进行了及时的更新和整理。
3—4月份,我区各镇、街道无证照的非法演出活动和不按规定办理演出手续的现象比较严重,大篷演出活动猖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市场所积极主动,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对全区演出市场的稽查力度。首先是争取由区政府将常新政[2004]52号《关于加强全区演出市场管理的紧急通知》发至各镇、街道;其次是加强预防,了解和掌握各镇、街道农村节场的时间,提前下去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制止;第三就是加强与各地派出所和城管部门的联系,多方联动,增强执法力度;同时建立演出市场监督举报制度,向全社会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通过一系列措施,共取缔各类节场非法大篷演出18个,全区的非法演出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遏止。
暑假期间,结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们联合区关工委、团委等部门,开展了全区暑期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联合整治活动。通过聘请关工委的老同志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等措施,进一步引导全区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艺术创作工作常抓不懈。
今年恰逢常州市第三届艺术节暨音乐舞蹈新作品创作大赛。为了创作节目参加此次大赛,我局在年初就将此项工作作为2004年社会事业局文体口目标任务下达到有关镇、街道,并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市、区的创作笔会和改稿研讨会。最后,我区分别选送了一个音乐类创作节目--女声双二重唱《青纱帐芦苇荡》和一个舞蹈类创作节目--《望穿秋水》参赛,分获创作、演出二等奖。另外,我局创作拍摄的艺术摄影作品《外资的力量》荣获江苏省开发区成果摄影展优秀作品奖,另有6幅作品获常州市“文艺百花艳社区,先进文化润万家—常州市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作品奖。
(五)特色文化工作效果明显。
继续推进孟河镇“江苏省恽代英书刻之乡”特色文化乡镇的创建工作。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上半年,我们邀请市文化局局长童方云一行至孟河镇进行了现场调研,确定了整个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6月份,我们还组织相关人员赴安徽阜阳就创建工作进行了交流。目前,孟河镇争创特色文化乡镇的基础工作已基本就绪,材料已上报省文化厅审批。
2004年,在常州市特色团队和特色家庭的评选中,我区河海街道秧歌队和西夏墅镇风筝队被评为“常州市十佳特色团队”,河海街道的殷明欣家庭被评为“常州市十佳特色家庭”。
(六)区域性文化设施得到改善。
新北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改造工程的方案经多次调整和论证,已于9月份正式确定,目前,该项总投资115万元,改造面积2500余平米的工程已完成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顺利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将于2005年元旦改造结束并投入使用。
(七)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围绕常州市第三届艺术节和新北区第二届艺术节系列活动,今年我区的群众文化除常规活动外,突出了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我局联合区宣统部、区工会和区工商联等单位举办了市第三届艺术节新北区专场文艺演出;并积极参与区大型歌会的组织工作,我局创作排练的大合唱《春天的故事》经过全局上下努力,喜获二等奖;全区书画摄影展展品的收集和筛选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拟于2005年元旦进行展出。另外,我们还于10月份举行了“文化下乡”活动,通过送知识、送图书、送信息下乡,进一步丰富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体育工作
(一)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2004年是举办全民健身周活动的第十个年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江苏省全民健身条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根据省、市体育部门的通知要求,2004年6月8日,我区在龙虎塘街道健身广场隆重举行了全区2004年全民健身周暨“社区欢乐健身节”启动仪式,通过全民健身展示、免费体质测试、赠送体育器材和万人签名迎十运等一系列活动,将全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作为2004年全民健身周的另一个主要活动内容,通过层层选拔,我区组织了两个家庭参加在常州电视台演播中心进行的常州市“英派斯”杯家庭健身大赛总决赛,两个家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二)老年体育工作纳入常规。
常州市人民政府定于2004年4月至10月举行全市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为此,我局专门借用人员组织队伍参加此次运动会,在老年人门球、乒乓球、象围棋和钓鱼比赛中,取得了一个团体第二,两个团体第六的良好成绩,并成功承办了运动会的象围棋比赛,被大赛组委会评为优秀赛区。同时,区老年人体育协会也于今年的9月顺利成立,并于今年的国庆期间,在春江镇新华村农民休闲广场组织了全区老年人健身大展示,来自全区9个镇、街道的11支老年健身队伍参加了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区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体育风貌。同时,我区河海街道、新桥镇和薛家镇被评为常州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高文祥等15人被评为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
(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一着不让。
截至去年年底,全区各基层镇、街道已建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工程(点)16个,其中省级健身工程1个,省级健身点14个,市级健身点1个。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的全民健身工程(点)的建设,2004年,我区在河海街道河海社委会建设省级健身点1个,在河海街道兰翔社委会和孟河镇九龙村委分别建设市级健身点1个,并积极争取,将2004年常州市仅有的两个“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之一安排在我区春江镇新华村农民休闲广场。这样,截至今年年底,全区100%的街道(河海街道)社委会和镇都已建有一个以上的全民健身场所,并已在龙虎塘农民休闲广场和春江镇农民休闲广场建有两个全民健身的样板工程,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社区体育工作取得突破。
在市体育局的关心支持和河海街道的重视下,近年来,我区街道的社区体育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上半年,我区河海街道被省体育局、省文明办授予江苏省第四批先进体育社区。下半年,河海街道又作为常州市唯一的一个街道,被市体育局推荐争创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目前,创建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将于11月份迎接上级相关部门的验收。
(五)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圆满结束。
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常政办发[2004]86号文《关于开展常州市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成立了区体育场地普查领导小组,于今年的7月—9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区普查机构和普查员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圆满完成了此次普查任务,全区共普查出各类体育活动场地467个,其中标准场地284个,非标准场地183个。今后,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这些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并以此为依据,作好全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布点和规划。
(六)竞技体育注重基础。
今年,我们通过成功举办一系列赛事,为全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打基础。首先于7月份成功承办了全国重点学校射箭锦标赛,此次大赛是我区成立以来首次承办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圆满成功,大赛共有6名运动员达国家健将级标准,26名运动员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我区实验中学代表队以一分之差获中学男子组双轮全能团体第二名。9月份,区教育文体局又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0月份,常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也将在我区实验中学举行,一系列的赛事的举办,为我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