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卫生工作总结
2003年,我区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围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体系总体目标,确立“办实事、抓重点、促全面”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富民强区、实现“两个率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认真落实两件实事,有效改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条件。
今年,区政府把农村改厕及建设20个合格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局认真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进两件实事,如期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使农村基础卫生设施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1、农村改厕工作。实施农村改厕,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改变农村卫生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以孟河镇创建省级卫生镇为载体,将100万元专项经费集中投入孟河镇,用于解决5000户农村居民的改厕工作。在镇党政领导的重视及区爱卫办的具体指导下,通过采取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建立专项领导小组及专门工作班子、落实领导蹲点包村责任制等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了农村改厕进程,并于2003年8月,按统一模式、统一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5131户农村居民改厕任务,使农户受益,并得到了市爱卫会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2、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为逐步改善我区基层卫生设施条件,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我局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定点,统一标准要求”的原则,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及实施计划,全面完成了20个合格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新建、改建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紧紧围绕四项重点,强力保证各项中心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1、群策群力,严防死守,做好非典防治工作。
在防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我局按照“沉着应战,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狠抓措施落实,群策群力,严防死守,超负荷工作,取得了非典防治的阶段性胜利。同时,为建立非典防治长效机制,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局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认真部署和落实了各项防治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和健全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专业工作组及技术指导组;二是健全网络,构建了“四级”防控和信息沟通网络;三是完善方案,重新制定和完善了《新北区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新北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预案》;四是健全制度,在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非典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及24小时值班制度;五是强化培训,及时组织全系统卫生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进行全员统一考核测试,并进行演习,提高实战能力;六是落实措施,各乡镇卫生院及时做好了发热门诊的布局调整、设施完善和改造工作,重点改造了龙虎塘、新桥卫生院发热门诊留观点,同时,区、乡镇两级及时做好非典防治的各种物资储备工作,为实现防非工作“安全区”作出了贡献。
2、全民动员、全力以赴,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目标和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创卫各项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创建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积极协调,加强上下沟通、横向联系,组织整合各方力量,全面开展创卫工作。狠抓重点,着力协调解决创卫中的突出问题,使兰翔新村破墙开店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得到综合整治。全面指导、督促各级各部门按时序、按进度、按计划、按步骤,有序高效地推进创卫工作。二是切实履行职能,做好爱卫、健康教育、除四害、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卫生指标的达标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区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通过国家级卫生城市考核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3、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探索合作医疗新制度。
巩固和发展现有合作医疗统筹制度。今年原新区五乡镇一街道深入做好合作医疗统筹制度的宣传和发动工作。有关乡镇(街道)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了扶持力度,如三井乡今年乡财政投入补助资金达50万元,人均达50元左右,既大大增加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全区(原五乡镇一街道)参保人数达4.64万人,新增参保人数近1万人,区、乡两级补偿金额达286.3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增强了农民抵御疾病的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合作医疗的新机制。为全面贯彻省、市会议精神,我区围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组织广泛调研,先后组织区四套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上海嘉兴、苏州新区等地考察,学习周边地区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二是深刻领会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三是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和制定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四是积极探索保障与保险结合的新模式。经过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多轮洽谈,已初步形成委托商业保险机构运作的框架协议,这将有利于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业化管理的水平。
4、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做好无偿献血工作。
今年市献血办下达我区的无偿献血任务为2700人次,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如期完成,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我局认真总结去年无偿献血工作经验,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采取层层分解任务,领导身先垂范,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区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全区共有3652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均超额完成了指标任务,成为全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新亮点。
(三)、切实抓好六项工作,全面促进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1、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卫生行风得到明显好转。
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我局结合卫生系统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各卫生院支部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激发了干部职工爱国家、爱集体、爱岗位的热情。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系统、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活动。以“病人为中心”为主题,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引导职工转变观念,摆正位置,正确对待和处理“医患关系”,提高广大卫技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切实抓好民生评议行风工作,成立了区卫生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聘请了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各界人士的监督。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走访评议代表和行风监督员、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意见,自查自纠,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全面整改。对收集到的各类意见和建议,组织人员认真整理分类,采取过硬措施,明确整改主体,落实整改责任,逐一进行整改。在全区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七,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先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逐步健全。
行政区域调整后,为进一步理顺卫生管理机制,深化卫生体制改革,逐步调整卫生机构服务体系与布局,进一步提升卫生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全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局建立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的专门工作班子,对区内医疗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经费等卫生资源展开了调研工作。同时,针对我区区级医院缺位问题,开展深入调研,研究制定筹建方案,并完成了与常州一院合作协议的签订工作。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3、以预防保健为根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2003年,我区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72.79/10万,达到了年度考核目标的工作要求。全区14套计免金卡网络系统硬件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所有乡镇街道都已完成了0—7岁儿童的金卡集中发放及管理系统的运行。五苗覆盖率达98.3%。
食品、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是结合创建卫生城市,对区内五小行业集中整治。对无证单位联合工商、城管部门予以取缔。加强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和从业人员培训,使五小行业的硬件设施、卫生状况和内部管理显著改善。对区内食品、公共场所单位的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共完成2552项次的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的监督检测、对全区乡镇及村级水厂的检测检测各类水样32份水样进行检测和10大类839份食品560件餐具的消毒工作。二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对保健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等进行了专项整治。建立24小时举报受理制度,及时妥善处理群众举报30件,行政处罚1家,没收销毁非法经营的食品260公斤。三是加强食物中毒防治。严格执行食物中毒调查处理和报告制度。把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始终作为食品卫生管理的中心任务。
劳动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开展劳动卫生监测、监督、监护工作。全年对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156余项,参加初步设计审查5项,工程竣工验收62项,竣前检查34项。
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努力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一是制定具体的目标计划管理措施,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妇儿保医生工作例会,建立健全各类台账。二是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孕妇宣教室,每季度出黑板报或画廊,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小手册。利用每月例会,对妇儿保医生进行培训。三是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做好防“非”工作。把好婚检门诊质量关,积极做好托幼机构保健老师的培训工作。今年我区孕产妇死亡率0,产前检查率99.3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4.86%,妇女病普查率68.72%,新生儿死亡率1.54%,婴儿死亡率2.86%,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各乡镇卫生院妇产科硬件建设得到加强,产科质量得到提高,孕产妇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工作得到了完善。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儿保门诊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使我区的妇幼保健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以实施全行业管理为宗旨,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重视医院基础管理,内涵建设有了新提高。一是狠抓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各卫生院为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定期组织职工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制定了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确保安全医疗。三井乡等卫生院认真落实三首负责制、二级医师查房、护士“三查七对”等制度。二是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实施科教兴医。不断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据统计,全区参加在职自修大专、本科的有72人。并通过引进人才以及选送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形式,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基层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水平。同时,组织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第四版《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学习,共有342余人参加了培训。
5、以开展“三讲一树”活动为载体,爱国卫生运动得到长足发展。
围绕市爱卫工作2003年目标和任务,我区按照“一个加大、二个完善、三个明确、四项措施、着实抓好五大任务”开展爱卫工作。加大对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的领导力度和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力度,进一步调整和加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领导组织和网络,进一步调整和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落实和健全各项制度,确保爱国卫生运动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广泛开展除四害工作。按照市除四害工作部署,加大宣传和培训,按照“五统一”要求,开展了春冬季灭鼠。今年投放鼠药5840公斤,新增灭鼠毒饵站3300只,鼠夹200只,粘鼠板200块,内外消杀药、灭蝇灵1630公斤,缓释粉880公斤,灭蝇灵气雾管480支,灭蟑净3000包,灭蝇灵毒饵1500包。第二,积极组织和开展了全民健康教育活动,有效的提高“三率”,即普及率、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形成率。全区发放健康教育读本73100本,培训健康教育27901人次,并进行了健教测试90000人次,健康知识知晓率综合评分为85.67%,提高了全区人民的健康意识、环保意识、卫生公德意识,使我区的健教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6、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为手段,规范和整顿了医药市场秩序。
加强对医疗市场监督执法力度。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区个体诊所、社会办医以及药品零售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区内违法行医情况。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配合下,进行了多次执法检查,取缔非法行医4起,没收药品器械3000余元,从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加大对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药监局、工商局等部门,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执法检查,共检查了医疗机构6家,药品零售企业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