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卫生工作总结
卫生局
2005年12月5日
2005年,我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面促进了我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截止12月底,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门诊85.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2%;出院11427人次,同比增长5.46%;业务总收入为11855.33万元,同比增长18.5%。下面,就今年的各项工作作一回顾:
一、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的卫生工作中,我们以三项实事为主线,紧扣创建主题,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同时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主线,确保三项实事落到实处
我们将三件实事的落实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采取座谈、现场办公调研、多方面争取镇政府支持等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三项实事进度。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2005年度,我区确立了“合作医疗农村居民覆盖率力争达到95%以上,筹资到位率达100%”的总体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们从提高筹资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筹资机制、抓好措施落实四个方面全面推开2005年度筹资工作。与2004年相比,今年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区镇两级财政各增加5元/人筹资标准;降低了起付标准,卫生院实行零起付,区级医院从500元起支付;提高补偿比例,镇卫生院在去年补偿基础上,每个分段补偿标准增加了20个百分点;提高最高补偿限额,从去年的3万元到5万元;增加了市级定点医院的数量,给病人就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对意外伤害及非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标准进一步明确。今年全区应参保人员为325852,实际参保人员为321022,比去年新增参保人员18551人,参保率为98.52%,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参保任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得到提升,新的农村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得到多方面的认可和好评。
农村“三清”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三清”工作,今年在全区六镇120个行政村中按示范村、先进村、达标村的标准进行考核验收。为此,我们召开了全区农村“三清”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今年的农村“三清”工作任务,并与各镇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区政府加大的财政投入力度,今年共投入360万元用于农村“三清”补偿;各镇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与区政府投入资金配套,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创造舒适、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
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不断推进。为加强基层卫生网络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群众卫生保障水平,区政府将今年完成15个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列入了为民办实事项目。为确保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符合资源共享、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要求,我们对15个示范社区卫生站的设置布局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充分听取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并与每一个镇落实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布点,目前,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二)紧扣主题,全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的推进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卫生整体发展水平,组织指导是开展创建工作的基础,为此,我们及时健全组织,加强指导,确保各项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镇创建工作。区财政安排初保专项资金40万元,各镇(街道)落实了相应的配套资金,资金的落实保证了农村初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加强对各镇初保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卫生局及时成立专业指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资金到位、人员落实,形成了一个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9月中旬,春江、新桥、薛家3个镇顺利通过省级初保工作先进镇市级评估。二是深入推进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创建。我们加强对各卫生院和32个村卫生室的中医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 11月初,百丈和安家卫生院顺利通过市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考核。
(三)平衡发展,全面完成各项既定目标
我们在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全面提升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切实做好常规管理工作,确保卫生事业全面、平衡发展。
1、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的监控和防治得到加强。一是查灭螺工作。在全区8个镇(街道)113个行政村开展查螺,调查面积327万平方米,灭螺面积10.3万平方米。二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为了加大结核病防治工作力度,我区成立了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第十个“世界结核病日”,各单位以“预防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为主题,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全年发现肺结核病人211例,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73例,圆满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针对周边省和地区发生C型流脑疫情的严峻形势,组织全区中小学生接种A+C流脑疫苗40446份,有效防止C型流脑的发生、流行。4月份针对麻疹较往年高发的势态,由区政府拨款18万元,组织全区在校学生、流动人口11万余人次免费接种麻疹疫苗,中小学生接种率99%以上,有效地控制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四是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3月份根据市局的统一按排,对全区既往有偿供血人员进行了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及时排除了隐患,保证了有偿供血人员的身体健康。五是计划免疫工作。在去年完成儿童金卡集中发放工作的基础上,目前15套计免网络系统都已投入正常运行;五苗覆盖率分别为卡介苗96.54%、麻苗90.50%、糖丸95.29%、百白破94.22%、乙肝94.97%,均超过计免接种工作要求。
2、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加强。为确保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技术规范进行许可证发放的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核,确保发证质量;对餐饮业按照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开展许可审核。重点加强对各类肉制品加工场所、酱油味精等调味品生产厂家、酒厂等未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的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频次均达到2次。辖区内餐饮业实行量化分级管理,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大力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根据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餐饮业、火锅底料、“苏丹红”辣椒制品等八项各类专项整治检查。
三是全面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为主的专项检查活动。联合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全区80所学校进行了以传染病防治为主的拉网式检查。检查过程中,我们对每所学校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业务指导,提高了学校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治应急机制以及相应的管理组织和制度。
四是做好重大活动及节假日的卫生保障工作。“五一”节及中、高考期间,卫生监督所采取分片蹲点的方式,切实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中高考期间未发现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五一”期间,区卫生局会同区安监局对全区餐饮业、医疗部门进行了安全大检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服务保障水平的提高。
五是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会同区整治办、监察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计生局、科技局等部门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全年查处“黑诊所”、“游医”等非法行医对象43起,累计查扣、没收药品、器械等物品价值63000余元。
3、妇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工作质量逐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围绕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率、降低“三个”死亡率,重点推进妇幼保健服务的法制化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4.1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85‰,出生缺陷发生率4.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5.34%,托幼机构卫生健康建档率100%,均达到目标要求。二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了迎接“三八”妇女节,关心机关女干部的身体健康,区妇保所与市妇幼保健院联合为区机关150余名女职工进行了免费妇女病普查,同时对查出的各类疾病进行指导实施治疗。三是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妇保所积极做好示范产科评审申报单位的业务指导及初评组织工作,确保我区第二批示范产科创建单位顺利通过市级评审。同时,切实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11月中旬,六家托幼机构卫生保健顺利通过省示范园评估。
4、圆满完成无偿献血任务。由于市政府无偿献血指标的调整,经过与各镇领导多次沟通后,今年仅组织春江、孟河两镇参加无偿献血。春江、孟河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种种困难,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多层次发动工作。各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组织工作确保了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我区共1266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保障了临床用血的安全。
5、全面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在今年的爱卫生月活动中,区爱卫会组织了“创建和谐新北,健康走进社区”板报联展活动,区政府网站和《高新区》报专题报道。同时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的宣传活动,通过板报、画廊、标语、横幅、义诊、咨询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农村“三清”工作。全区完成1.1万户农村改厕工作,西夏墅、孟河镇创成省卫生厕所普及镇。爱国卫生工作的全面推进使全区形成讲求清洁卫生、注重健康防病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基础,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依靠坚实的基础条件,为此,我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大卫生改革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激发医务人员工作动力;注重基础管理和行风建设,确保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小河卫生院及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迁移工程已启动建设;圩塘卫生院完成危房改造,河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各卫生院新添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1件,总计364.95万元。医院基础建设得到改善,给病人营造了一个舒适、宽敞的就医环境;高质量诊疗仪器添置提升了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
2、加快卫生人才培养。为提高院长的行政、业务管理能力,我们组织部分院长参加省医学会举办的高级管理培训班,院长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建立区卫生局、各卫生院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机制,组织全区各卫生院108名骨干医务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统一组织的为期三年的业务知识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13个卫生院(中心)的39名护士在百丈卫生院参加了我区第二届护理技能操作比赛。通过比赛,提高了各单位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对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加大卫生改革力度。各单位在去年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为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保证引进人员质量,改善队伍结构,我们制订了《新北区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补充工作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的暂行办法》,明确了新补充人员的基本条件及公开招聘程序,为提高我区医技人员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以“医院管理年”为抓手,加强质量管理和行风建设。5月底,我们组织部署了 “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各单位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落实责任,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形成了医疗质量“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机制,各单位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降低医药费用。为提高医院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我们组织各单位主要领导参加了医院卫生监督业务知识培训,并请专家进行了业务管理知识的讲座。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魏村卫生院为减轻农村贫困居民的就医费用,专门发放了贫困人员就医优惠卡;同时为全市五区20名白内障患者手术提供免费医护服务。三井卫生院积极推行单病种限额结算制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负担,降低了医疗费用。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行风建设得到了加强,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得到了有力的遏制。药品集中议价采购5161万元,全区98%以上的药品采购均通过采购中心进行,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药品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
2005年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我们的工作距区政府及市局下达的工作目标及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缓慢。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水平还需提高,卫生监督工作力度还需加大。二是区级医院的筹建工作推进缓慢。区级医院是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龙头,由于各种原因,我区区级医院筹建工作未能按时序推进,一定程度了影响了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三是医院管理力度不够大。结合医院管理年我们加大了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管理,但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卫生院人多才少的现象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卫生改革滞后,运行活力不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四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不平衡。农民健康保障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保险运作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农村“三清”工作任务艰巨,急需加大农村卫生工作力度。五是卫生政风行风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药品流通体制的不断改革给医院的带来冲击,短期内,纠正药品流通领域不正之风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行业不正之风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