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农业服务站、孟河林场、孟河苗圃 :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局关于做好全省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意见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6]137号)和《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在全省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通知》(苏林业[2007]40号)文件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弘扬绿色文化,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摸清林业资源现状,为制订林业发展规划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加速率先实现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为切实做好我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查清森林资源现状,掌握消长变化规律,是制订林业和园艺发展规划和进行决策的基础。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有利于对近几年来我区林业和园艺业成果的总结,有利于生态公益林的布局调整和生态补偿资金的发放,有利于制定优势农产品专题规划,有利于全面落实小康社会森林覆盖率的指标。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本任务是:一是调查全区各类林地的面积、权属;二是调查全区的森林覆盖率;三是调查全区各类森林、林木蓄积;四是调查全区各类四旁树的株数和蓄积;五是调查全区各类农田林网的控制面积和分布情况;六是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七是调查不同功能区的绿化现状及分布;八是建立全区的森林资源档案、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二、森林资源调查的组织机构
本次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由区农林局统一组织,成立由区农林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镇农业服务站站长、国有林场(苗圃)场长及局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调查工作小组、质量检查小组。
三、调查方法和工作步骤
(一)调查方法。整个调查工作分外业调查和内业材料整理、
成果上报。调查以区为总体,外业调查分成片林副总体和四旁树副总体。
1、小班调查。
(1)面积调查。
采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形图进行,对坡勾绘与现场目测、丈量相结合,根据调绘对象与地形图所标地物的相互关系,确定各种界线的准确位置,逐块绘出林班、小班界线,小班最小面积原则上为0.0667hm2(1亩)以上,片林、带状林面积调查借助地形图,以地面调查为主,采用GPS技术,结合航片判读、区划、定位进行小班区划。
(2)蓄积调查。
片林林分小班蓄积量调查采用角规绕测方法进行,按断面积蓄积标准表进行计算。
株行距明显的片林可以量测株行距,计算株数,实测平均胸径,查一元材积表求算片林蓄积。
带状林小班的蓄积量采用设置段带样方方法,测量胸径查一元材积表进行计算。
2、四旁树和城镇零星树木资源采用机械抽样调查推算的方法,以县(市、区)域的所有四旁树为抽样总体,用 1:1万地形图公里网进行系统抽样,机械布设半径14.57米、面积0.0667公顷(1亩)的样圆进行调查。
3、农田林网现状在1:1万地形图上勾绘求得。
4、成果上报。
(1)表:①调查表 1-5;②专业表 1-4;③统计表 1-19。
(2)图:①基本图,比例尺为 1: 1万;②各乡镇(场)林相图,1:1万;③县级森林分布图,1:5万 -1:10万;④其他专题图。
(3)文本:①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②专项调查报告;
③质量检查报告。
(4)上述表、图、文本的电子文档。
(5)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二)工作安排
1、组织形式。全区林业资源调查共分2个工作组,人员由区农林局、各镇农业服务站、孟河林场等技术人员组成。由区农林局统一组织进行调查,但各镇(街道)、场圃要密切配合。
2、时间进度。
(1)组织发动阶段:9月上旬;
(2)技术培训阶段:(9月10号~9月15号 ),参加调查的人员集中全面技术培训;
(3)外业调查阶段:在培训结束后全面铺开,时间为9月15日~12月15日;
(4)内业材料整理:时间为12月1日~12月30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高难度、工作条件比较恶劣的野外作业,各地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为调查人员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和虫蛇叮咬的急救药品,确保外业调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本次全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间长、要求高、业务量大,要求各镇农业服务站要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对抽调的业务人员要妥善按排他们的工件,确保抽调的业务人员全身心投入本次林调工作,圆满完成调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