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 “十一五”环保发展大计的关键一年,也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建立新的环境管理机制的第一年。全局工作将认真贯彻协调发展的要求,提高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保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全力抓好环境综合整治、环保审批管理、争创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不断提升城区环境质量,改善城区形象,增强区域竞争力,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2005年工作目标
1、成立江边环保监察专门机构,对污染重点区域实行有效治理。
2、完成沿江开发区的环境保护规划评审。
3、完成市下达的排污费征收380万元的任务。
4继续开展ISO14000创建达标工作。
5、提高区监测站分站业务水准,要具备对基本项目(水、气、声)监测分析能力。
6、新一年关闭全区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和污染生产线8家。
7、维护社会稳定,环保信访结案率达90%以上。
8、对全区重点污染源的检查,正常运转率大于95%。
9、命名一批区级“绿色学校”累计达18所以上,全区学校环境教育普及率经考核达85%以上。
20、创建1个省级环保模范社区。
(二)、具体措施:
1、全面推进三大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治理仅初见成效,要在区政府领导下,一抓到底,一次为契机从根本上转变环境质量。加强环境整治,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事关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在2004年整治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抓好高新区河道水环境整治、藻江河水环境整治、江边化工区环境整治等三大专项整治工作,解决目前突出的雨污混流、企业偷排严重、江边化工区环境情况恶劣的趋势。继续做好江边化工企业污水接管工作,开展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标准提高行动计划,2005年3月前将对对百丈、圩塘区域内的老印染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这些企业进行全面接管在江边化工区计划每季度跟踪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江边环境质量状况。按照ISO14000国家示范区标准,继续抓好高新区内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市容环境整治,重点深化落实高新区河道整治方案,继续推进以清污分流为核心的燕兴、河海、富都、兰翔二村等老拆迁安置小区整治转轨,彻底改变高新区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2、不断改进完善项目管理。要加强建设项目的事前和事后管理。在项目申报时将项目进一步细分,对化工污染严重的项目,要严于控制,对此类项目要做综合效能评定,对不符合产业方向发展和产业布局定位的将重新考虑;对江边有恶臭气味产生的项目,要从严审批,严格按照恶臭项目引进范围审批;对无污染项目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审批效率,为这类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此外针对项目事后管理,要严格按照环评审批要求,加强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力量。针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制定“三同时”管理新举措对所有审批项目都要进行“三同时“验收,从审批后置程序上严格控制产生新的污染源,坚持预防和治污并重,不断改进投资环境。
3、加强清洁生产的推广研究。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继续保持我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和跨越式发展,必须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等措施整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的战略,以此来调整区域空间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四家企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仅是工作的起步。要全面推开取得面上的效果,力争在高新区内全面推广绿色环保企业,产业政策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企业的积极性,成为政府的主导方向,真正抓出成绩,为维护生态环境作出新贡献。
4、加大环保监督管理力度。在江边建立专门监理机构,抓环境治理重点区域,解决社会矛盾集中难题,促进江边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在全区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健康专项行动”,对已建成的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加大现场监理和监测频次,对重点污染源的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确保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转率达到95%以上。对有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转,偷排、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整改,实行严管重罚。通过实施严管重罚,确保重点水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率达95%以上,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率98%以上,尾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对一些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淘汰,计划关闭治理无望、影响环境的企业10家。大力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对排放COD、六价铬等水污染占全区总量80%以上的重点企业,排放烟尘、二氧化硫占全区总量80%的重点大气污染企业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
5、积极促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多协调、多沟通、调动多方力量大力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中之重。目前我新区江边污水厂的接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江边开发的需要,而企业污水若不接管将直接影响我区项目引进及审批工作,因此2005年我们要大力推进常州市江边污水处理厂排江管建设,帮助协调解决好外部矛盾,争取排江管工程的尽快完成,使我区江边化工污水处理厂及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尽快实现接管排江。大力推进区内道路及园区配套泵站建设,主要是圩塘综合工业园、黄河西路及龙江路污水提升泵站建设,以解决罗溪片区、薛家片区和圩塘片区污水出路问题。
6、全力争创ISO14000国家示范区。经过一年多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新区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区域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为建成ISO14000国家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抓好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懈努力做好ISO14000国家示范区考核验收。一是保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二是按照创建生态示范区的标准,抓好高新区环境综合整治,创造高新区一流的环境质量,充分发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绩效,创出高新区环境管理的特色和“亮点”,提高全区环境管理水平。
7、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做好环保工作,关键在于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工作,严格制定各项环保行政审批程序、听证[FX:PAGE]、监督评价等制度。二是抓好培训学习。制定区环保管理部门培训学习计划,加强专业知识、政策理论的学习,努力造就一支懂政策、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监测管理队伍,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以及舆论和群众监督,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2005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将与时俱进,应时而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目标,切实改善和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