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滨江办、园区办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为做好2007年我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特制订《2007年常州市新北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
2007年常州市新北区危险化学品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
根据《全省化工生产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2007年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2007年常州市新北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省经济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狠抓规范、创新监管”为主题,以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为主线,加大整治力度,狠抓源头管理,严格行政许可,落实企业责任,强化基础工作,确保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 主要目标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一)、以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危险化学品从业企业安全专项整治
1、依法关闭各类违法非法生产企业。全力配合全区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依法处罚各类无证非法从事化工生产企业和严重违法违规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关闭的,报请区政府予以关闭。
2、积极督促安全生产许可手续不全的老企业补办手续。2002年以来建设的企业,对照《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整治方案》的要求,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需要补办安全生产相关手续,主要是需要补办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等手续。在2007年上半年,即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整改阶段,必须积极督促并帮助企业补办相关手续。
3、继续推进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评价工作。部分企业安全评价已经到期,要求企业必须依法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并要求评价机构,严格要求,认真评价,使安全评价工作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一个重要抓手,真正能够成为政府监管的技术依据。
(二)、以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为手段,进一步严格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准入
1、继续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行政许可工作。配合行政许可工作点完成生产危险化学品的非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报;配合市局做好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定点证书的换发证工作;基本完成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工作。
2、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全面开展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企业异地搬迁的,必须按新建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在原有设备设施工艺等方面有所改进,不得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凡未经安全行政许可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3、加强对已领证企业的现场督查。继续开展对已领取许可证企业的“回头看”督查,对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骗取许可证的,依法吊销许可证;对领证后放松管理,安全生产条件降低的企业,或安全生产条件发生改变后未办理相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企业,依法查处,并暂扣许可证;要求企业持续改进,对回头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对加油(气)站进行专项检查,结合省市关于对加油(气)站的专项检查的要求,对照相关标准,会同消防等相关部门,对加油(气)站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审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责令停业整顿,并上报发证部门暂扣许可证,对无法完成整改的,建议吊销许可证。
(三)、以安全监管规范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
1、开展化工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工作。制定《常州市新北区化工生产企业分类监管办法》,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给A级企业相对优惠的政策,对C、D类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对整改不力和整改无望的企业,报请区政府实施关停。
2、编制完善安全监管细则。对应分级管理,制定监管细则,作为分级监管和日常检查的依据。
3、强化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综合监管。充分发挥综合监管职能,调动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建立安全监管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危化企业监管情况一企一档工作。
4、加强对重点行业、隐患的监管。重点对液氯、液氨等液化气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氧化、硝化、氯化工艺;重大危险源等容易引起重特大事故和造成重大影响事件的行业和单位进行重点监管。督促企业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落实监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四)、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和应变能力
1、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继续开展三员培训工作,针对行政许可手续不全、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目前突出的问题,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再培训,进一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8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法律意识和管理意识。进一步宣传和落实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重视化工生产企业一线操作工人的培训。继续开展化学操作工培训,企业要切实做好“三级教育”工作,确保一线操作工掌握化工基本常识,准确掌握现场操作原理和安全操作技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3、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宣贯工作。各级政府、企业不断完善本级应急预案,定期进行预案的演练、评估、改进,并做好预案的宣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