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质技监新发[2004]10号
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关于
印发《进一步服务小河地区民营经济发展
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科室、大队:
现将《进一步服务小河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三月十八日
主题词:服务 经济 通知
抄送:江苏省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孟河镇政府
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 2004年3月18日印发
共印25份
进一步服务小河地区民营经济发展
的若干意见
近几年来,小河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经济以汽摩配产品为特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2003年,小河地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8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00多家。面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河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同属长三角经济区的温州市瑞安市,至2002年底,有汽摩配生产企业1208家,全部是民营股份制企业;全市汽摩配总产值达80亿元,在国内维修市场占有率上升到1/7;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1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12家。与瑞安相比,小河地区个私企业的自我发展受到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一是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目前为止,年销售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家,缺乏真正能发挥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二是品牌和品牌意识缺失。常州市和江苏省名牌产品在小河地区尚是空白;三是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依然停留在“一看二拆三模仿”的阶段;四是行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工业配套工程跟不上,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五是部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服务于小河地方经济,扶优扶强企业,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分局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 指导思想
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的“把好厂门”、“守土有责”的要求,深怀爱企之心,善谋富企之策,恪守为企之责,多办利企之事。高举“帮百姓致富、促企业发展”的大旗,自觉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百姓创业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质量引导,为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着力营造经济发展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二、 工作措施
1、超前服务。当前,一些个私企业负责人对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知识了解得还不够全面和透彻,经营管理模式陈旧,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误区。我们将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企业在产品升级、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之时,要在产业政策、信息情报等多方面提供服务,以免企业走弯路;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要在证照管理、标识标志使用、标准执行等方面多提供服务,以免企业走错路;对新办企业和项目,要在企业代码、生产许可、认证认可、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免企业找不到路。
2、挂钩服务。对年销售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建立定人定时定点的联系制度。按照质监工作职能,在依法行政的框架内,全力以赴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做到公正、透明、及时、有效。
3、诚心服务。重帮教、轻处罚,树立善待企业、善待百姓、富有亲和力的质监形象。实行无损失过错“首查不罚”。只要企业的过失违法行为未对社会形成危害、危及百姓健康安全,实行无损失过错首查不罚,督促企业整改;对严重违法企业,处罚后要发稽查建议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质量,而不是一罚了之。
三、 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3月中旬)
1、召开座谈会。
召开重点工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互动交流。
2、营造氛围。
通过简报、宣传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争创质量诚信的环境氛围。
(二)、普查摸底(3月下旬——4月上旬)
对48家重点企业进行质量状况调查,全面掌握企业的质量管理状况。普查人员由质监分局和小河企管站组成,分三个小组开展工作。
(三)、帮扶提高(4月下旬——5月中旬)
针对普查所反映出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帮扶工作。
1、 举办法制讲座。
重点是质量技术监督的法律、法规知识以及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法律盲区和误区。
2、 举办专题培训班。
举办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等专业培训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走质量兴企之路。
3、 贴近服务。
对部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服务,逐家上门帮扶。年内争创2-3个常州市名牌产品。
(四)建立联系制度
1、 与地方政府建立定期联络通报制度。
2、 与企业建立定向挂钩服务制度。
分局各科室、大队分别与10家重点企业结对子,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及时有效地帮助挂钩企业解决好职权范围内的各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