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
(总第22期)
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办公室编印 2005年9月26 日
工作视点
开展电梯专项检查 确保“二节三会”安全
根据市质监局《关于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区质监分局认真部署实施方案,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全力负责,在企业自查的基础上,于9月11日~20日对辖区内学校、商场、宾馆、医院等单位的在用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设备检验、注册登记情况、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维修保养记录以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检查。本次检查由分局稽查大队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有关人员组成专项检查小组,共出动36 人次,检查单位 18 家,检查电梯 70 台(其中客梯 43 台,杂物电梯 8 台,货梯 11 台,扶梯8台);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 2 份。检查人员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督促企业主动申报定期检验、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了企业自觉依法办事的意识。
我区建立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
为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区农林局、质监分局等单位联合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新北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新北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计划,指导和协调全市农业标准体系、农业检测体系、质量评价认证体系建设,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推动我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
联席会议的主任由副区长陆敏担任,副主任为区农林局局长、水利局局长、区质监分局局长,联席会议的组成人员由区经发局、区外经局、区科技局等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联席会议办公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在联席会议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拟订全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计划;收集各成员单位提交联席会议讨论的议题;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沟通,认真做好联席会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安排联席会议的议程;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其他事项。
质量月专题
Ø 2005年9月11日,新北区有关部门在每家玛超市正门口开展了2005年全国质量月新北区质量宣传咨询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质监分局全体人员、常州每家玛超市有限公司、区工商分局和卫生局的有关人员。在本次现场咨询活动中,共为1622人次提供了咨询服务;接受并处理了2起质量问题的投诉;制作并展示了3块宣传展板;向消费者现场发放了涉及食品质量安全、名牌标志、农业标准化知识、物业管理标准、气瓶天然气有关知识、防“鬼秤”知识等宣传材料791份;发放“打假举报、质量投诉联系卡”近300张。
Ø 2005年9月13日,常州市新北区工商业联合会和常州市新北区质量协会在区政府三楼创业厅针对各会员单位,免费举办了“追求卓越质量、打造世界品牌”专题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之俊就企业质量管理新理念、卓越绩效模式、争创品牌等有关知识进行了演讲。共有各会员单位代表和各镇、街道代表120多人参加听讲。本次讲座旨在引导企业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倡导企业积极“追求卓越质量、打造世界品牌”。
Ø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我国质量监督的一项主要基础性措施。为了维护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切身利益,减少因为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不清楚、不理解而导致违法行为的发生,2005年9月16日,质监分局在中天凤凰大酒店组织召开了新北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宣贯会。共有130名涉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有关单位和镇、街道政府代表参加了宣贯会。宣贯会上质监新北分局重点讲解了《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并就一些管理和程序上的疑难点进行了答疑。
Ø 2005年9月24日至9月28日,常州市新北区质量协会、常州市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孟河镇举办了一期ISO/TS 16949:2002内审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共有28名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学员参加。通过培训旨在提升孟河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水平,引导企业尽早通过ISO/TS 16949:2002认证,全面落实重点民营企业三年培育计划。
知识窗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简介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企业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共有四项国家标准构成: 1、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2、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3、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 工作标准体系》; 4、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 一、制定《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意义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今国际标准化的活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活动中,引入了一系列新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显然,这些先进的东西需要及时反映到我国企业标准化的工作中去。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结合当前企业标准化工作中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突出在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企业如何运用标准化手段增强竞争能力,并兼顾全球标准化活动的发展趋势,修订出版了新的、对企业标准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 二、《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内容 实践证明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典型的系统工程。作为企业的重要技术基础,它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系列标准从企业标准化的总体方针、目标和要求出发,从构成企业标准化的各个要素着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改进等各个过程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持和保证。系列标准涵盖了三个主题,即企业、标准、体系这三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企业标准体系作为一个明确的系统概念,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不仅有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还有为推动整个体系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的标准体系。 三、《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目的 系列标准是一个坚持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做支撑,以工作标准为手段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融合为一体。突出了为消费者生产高质量产品,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我省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 2004年3月1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全国共有170多家企业参加试点,我省有7家企业入围。“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是我省国家级试点的首家确认企业。2004年,我省除了有7家企业被定为国家级试点外,全省还确定了22家省级试点企业。试点企业应按照系列标准要求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向省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申请确认,符合要求的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和标致。2005年,我省再次确定175家企业为省级试点企业。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有力地推动我省企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