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新北分局办公室编印 2003年7月7日
江苏省常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
(常质技监2号)
根据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和江苏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对下列产品进行换(发)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阻燃输送带,汽车V带,橡胶密封制品,摩托车乘员头盔,压缩和液化气体(除石油液化气外),浓硝酸,化学试剂,染料中间体,第二批无机盐(磷化合物、氯酸盐、硝酸盐),第二批氯碱产品(次氯酸盐、三氯化磷、三氯氧磷),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过氧乙酸,机械密封产品,抽油机,抽油泵,抽油杆及其接箍,石棉密封制品,磨擦材料,香料香精。
凡生产上述产品的企业(含分装企业)请于2003年7月10日前到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相关手续。联系电话:常州质监局6666259;金坛质监局2357610;溧阳质监局7269348;武进质监局6310338;新北分局5129215。
2003年第一季度国抽、省抽情况通报
2003年第一季度,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质检总局分别对我区部分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查。基本情况是:2003年第一季度省级监督抽查我区5家企业生产的4类产品5个批次,其中合格4个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为80%,低于全市平均合格率3.67个百分点。2003年第一季度国家监督抽查我区7家企业生产的6类产品7个批次,其中合格6个批次,平均抽查合格率为85.7%,高于全市平均合格率1.81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2003年第一季度我市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但部分行业质量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灯具、汽车前照灯等,在检查的1家企业的1个批次中,合格批次为0,合格率为零。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点整治,特别是加大监督抽查后处理力度后,我区小型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总体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小型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质量水平一直是影响我区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瓶颈,今后,我局在进一步加大对这些企业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还将积极有效地开展对这些企业的帮助服务,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使我市小型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产品质量合格率水平不断上升。
针对2003年第一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反映出的问题,我局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做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工作,加强质量监督力度,使监督抽查工作能有效地发挥服务经济、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的作用。
确立“三个融入”,服务沿江开发
我局及时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市委、市政府加快沿江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并开展了“为沿江开发服务、为招商引资服务、为外向型经济服务、为重点骨干企业服务”的主题教育活动,确立“三个融入”的观念,即积极把质监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中、融入到政府工作中、融入到企业和消费者的需要中。一是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积极为各类投资企业提供标准计量、质量管理、认证认可、特种设备、检测、情报、信息、质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服务,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投资环境;二是主动与沿江区内企业对接,建立定点定向挂钩服务、预约服务、超前服务的责任体系,工作超前,服务前移;三是推行“首问负责制”,企业来人(来电)联系工作事宜,无论是否属于本职工作范围,首问接待人都必须热情受理,不得推诿扯皮;四是在向上级争取更大的审批权的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理时间。缩小审批件范围,扩大备案件和即办件范围;五是坚决执行“六条禁令”,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主动接受企业和百姓的监督;六是取消对沿江区内企业的日常检查。行政执法要做到人性化,既要依法行政,又要文明执法,杜绝“生、冷、硬、横”等不良执法行为。
简讯:6月10日以来,张玉泽局长率队到各乡镇、街道进行了走访调研,和分管质监工作的领导进行了坦诚的交流,对区内的部分名优产品、发展势头较强、规模较大、社会信誉度较高的企业进行了了解,并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对质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张局长一再强调,我局将紧贴地方经济的发展,打好“服务牌”,树立起“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