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食品药品安全简报第一期
2007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盘点
一、食品安全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调查摸底,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数据库
通过全面摸底,掌握了我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农村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和监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强化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种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监管有力各部门能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分管领域里食品药品的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实施了《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逐步建立了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及案件协办、查办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工作,通过编印《食品安全简报》,举办讲座,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普及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了百姓的识别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工作评价工作
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对街道、乡镇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全面的反映了我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开展的情况。孟河镇、薛家镇和三井街道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综合评价评为优秀。
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重点对象的整治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促进了食品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三、“双创”成效进一步显著
在“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的创建活动中,孟河镇、薛家镇率先成为常州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在“食品药品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中,共有薛家镇和河海、三井、龙虎塘三个街道下辖的十二个社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常州市第一批食品药品安全社区。双创活动中,共有127家食品店、餐饮店、药店、药房被评为“规范食品店”、“规范餐饮店”、“规范药店”、“规范药房”。
四、“三网建设”进一步深入
我区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区、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136个村明确了食品安全责任人,基本形成横向涵盖各有关部门,纵向覆盖镇、村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络。全区共计设立了37个群众维权站点,行政村全部聘请了食品安全信息员;通过群众信息员来监督食品的安全、反馈食品安全方面的各种信息,弥补责任网上的不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信特”、“明都”、“苏果”、“华联”等品牌,按照政府推动,责任落实、市场化运作、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的办法,创建通过镇、村二级放心食品店148家,覆盖了全区93%的行政村。
五、药品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2007年,共出动药品执法人员1560人次,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单位790家次。全年完成抽样220批,其中不合格报告24批,不合格率12.7%。接受并处理群众和上级转办举报共17件。全年共立案28件,当场行政处罚25件,罚没合计50.74万元。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复议等不良影响案件。
(新北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思路
一、加强“三网建设”,着力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组织体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责任追究
在原有镇、街道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队伍,着力解决好基层食品安全协调机构人员、经费及办公条件等问题。在全区范围内推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督促镇、街道有关部门全面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明确“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基层政府目标考核标准。同时强化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督促企业严格自律,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管理。
◆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代流通网建设
上半年全面完成乡镇食品放心连锁超市和行政村食品放心店的全覆盖,年底建成覆盖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消费维权网络,消费者申诉处理率达到100%。
二、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应急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加强调查研究,深挖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根源问题和群众反映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开展粮油、肉、蛋、奶、豆制品和集体食堂等专项整治,做到全覆盖、全到位、全达标,使有证照豆制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生猪定点屠宰率力争达100﹪,重点食品市场抽验合格率90﹪以上。
◆ 加强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在出台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专业队伍培训,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三、积极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
◆ 继续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制定出台食品安全信用标准、信息收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披露等制度,逐步建立食品四大环节的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和监管档案,尽快完成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基础工作。
◆ 进一步完善综合评价工作
根据实际,对综合评价细则进一步修订完善,保证综合评价办法更加合理、科学、可行。对在评价结果中所反映出的存在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意见,切实做到评价一次,提高一次。在条件成熟时,可逐步将主要监管部门的工作纳入评价范围。
四、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安全社区创建活动
双创工作的“两个百分之百”:新北区所辖6镇全部创建成为常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23个社区全部创建成为常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社区。
五、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科学监管,促进地方医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纳入各镇政府目标责任,全面推进江苏省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农民用上安全、价廉的药品。实现农村和社区配送率100﹪。
2、结合我区特点,重点开展生产企业擅自更改处方和工艺、化学原料药、药品广告、疫苗及血液制品、骨科植入类和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继续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监管等工作,净化群众用药环境。通过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力争使地产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96%以上,地产医疗器械国家、省级抽验合格率达85%以上。
3、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继续推进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工作;完善药品零售企业计算机远程监控网络,发挥远程监控系统作用;对本地区药品生产企业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面达100%;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监管;按计划完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GMP认证试点工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覆盖面达100%;进一步推进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全区百万人口的ADR报告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认定和管理工作,完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提高行业诚信意识和企业是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4、积极引导、帮助企业走增加有效投入、强化科技开发、注重品牌经营等做大做强的路子,促进“国家三药基地”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六、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工作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万家”志愿者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努力营造不生产、不销售、不购买、不食用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社会环境。要建立新北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站,并设立安全用药咨询服务平台,为群众识别违法药品广告,查询假劣药品信息,了解安全用药知识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二要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讲师团”的作用,分类分批举办形式多样的食品药品安全政策法规和日常监管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监管能力。
新北区召开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
3月14日,新北区政府召开了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会议认真回顾总结了07年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部署了08年的工作任务。并通过与各镇、街道、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使食药安委成员单位以及部分企业代表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通过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来保持我区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会上,新北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宇副区长明确了2008年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强“三网建设”,着力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应急能力,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是积极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四是全面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镇、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五是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科学监管,促进地方医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六是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工作。
(新北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