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们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扩大招商引资,积极促进外贸发展,科学规范外事审批,探索外经发展途径。力争明年协议注册外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
一、突出产业链招商模式
新税法的实施,不仅统一的内外资所得税的税率,同时引导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性优惠向行业性优惠转变,高新技术企业将不受地区限制,享受原高新区享受的15%税率。因此,我们在明年将积极调整招商思路,在各个招商局明确产业招商职能,每个局都要深入研究一个产业发展,了解这个行业的全球及国内发展动态,各个产业链环节的主要企业,有的放矢的开展行业招商。我们从立足高新区优惠政策招商向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抓住目前我区产业优势,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在培育现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行业龙头外资企业进驻,力争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着力培育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构筑沿长江岸线的化工及装备制造产业带,沿通江大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沿机场路、黄河路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等。
二、集中力量引进大项目
我区今年力争引进总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的工业项目10个,确保完成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6个。从目前看来,国家在土地、税收、环保等方面实施调控,招商引资遇到一定困难,但我们引进的一批大项目在土地利用、科技含量和环境保护方面都能达到国家要求,不受宏观调控影响。因此,外资大项目的引进应该是明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明年将把大项目的引进继续列入考核的重点,增加权重比例。鼓励招商人员立足我区化工产业、光伏产业、汽摩配产业、精密机械等优势产业,积极寻找跨国公司的战略投资信息,力争引进一批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力争有多个项目达到或突破超亿美元。同时我们还将继续开拓、强化和中介公司的契约关系,加强与国外大公司驻沪、驻京办事处的联系,继续发展一批能够保持长久联系的、有较强实力的项目中介机构作为我区招商代理,广开外资大项目信息来源渠道。
三、充分发挥招商载体优势
明年我局将充分利用专题园区的产业优势,发挥招商局语言优势和项目洽谈优势,有机合作实现利用外资大发展。我们将紧紧抓住出口加工区建设初见成效且通关手续日渐便利的契机,紧抓录安洲大开发且港口优势日渐凸现的契机,紧抓常州新北工业园区正式设立、江边化工区地块清理等一系列契机,积极拼抢招商引资先机。对于出口型项目我们将首先考虑出口加工区,利用其土地优势和政策高地的优势,加快项目落户并促成出口加工区加快形象建设,为下一轮招商引资奠定良好基础,为加快发展出口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外资外贸快速增长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加快淘汰内资化工小项目,腾出工业用地。紧盯外资化工大项目,充分利用目前录安洲和常州新北工业园区的集中开发,加快引进一批跨国公司落户江边,为形成新一轮化工、物流等产业的招商引资热潮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强化招商队伍力量
明年我们将继续强化招商队伍力量,一是整合基础资料。对于我局用于接待的PPT、招商投资指南、电视宣传片进行口径的统一,通过内部比赛的方式集思广益,整合出最佳方案;二是鼓励招商人员走出去。通过考核办法积极发挥全员能动作用,让招商人员动起来,主动走出去寻找项目信息,在实战中培养骨干、锻炼能力;三是整合优化招商队伍。结合产业链招商,在赋予招商局产业招商功能的基础上,将在产业上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招商人员进行整合,强化行业研究,将产业链招商做得更实在和专业。
五、提升项目服务水平
我局一是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在“一条龙”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建立审批代理机构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二是加强项目服务水平。充实精干力量,牢固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的观念,针对外资大项目,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增强协调能力,提前摸清项目存在问题,打通项目审批各个症结所在,积极跑省跑部,确保实现项目审批的“绿色通道”;三是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树立“招外先安内”的观念,主动为进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外商增资扩股,改变我区引资结构。
目前全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困难中也衍生机遇。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全年工作目标为努力方向,按照“两个率先”的定位要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以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奋力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
常州高新区外经局(招商局)
200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