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十一五”的关键之年,国家尽管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但整体经济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区加快有效投入,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抓手仍然是招商引资。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将功夫花在构筑引资大平台、引进外资大项目、培育地区大产业上来,在全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局今年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1-10月我区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家,新批协议注册外资61105万美元,同比增长45%;实际利用外资47692万美元,同比增长83.4%。工商登记协议注册外资44061万美元。现对今年利用外资工作作一简要分析:
一、 项目规模质量明显提升
1-10月份我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6家,比去年同期减少28%;新批项目协议外资2840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新批项目平均协议外资规模达50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1%。其中,新批项目中供地项目6个,供地面积共691.5亩,供地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37万美元/亩;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个,1000-3000万美元项目6个。主要项目如下:韩国现代重工投资的总投资4000万美元伺服液压装置项目、香港建滔集团投资的总投资9998万美元苯酚丙酮项目、日本电装株式会社投资的总投资5840万美元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项目、意大利波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总投资5980万美元的偏苯三酸酐项目、香港华润华工有限公司投资的总投资5000万美元的聚酯项目。另外还有九龙仓置业、瓦卢瑞克钢管、东昊化工等一大批大项目将在年内批准登记。
二、 外资到帐速度再创新高
1-10月我区实际到帐外资势头强劲,达到4769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4%;平均单个项目到帐外资353.3万美元。常州世茂房地产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华润聚酯(常州)有限公司、波林化工(常州)有限公司、常州亚什兰现代化学有限公司、电装(常州)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瓦姆(常州)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特殊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等7个外资企业今年到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其中常州世茂房地产有限公司今年到帐12560万美元,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今年到帐外资8000万美元,分别创建区以来外资企业和外资工业企业单年到帐外资新高。
三、 欧美项目比例稳步上升
1-10月份我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按资金来源地分共批准港台企业10个,协议外资23081.4万美元,占新批项目协议外资的53.7%,比去年同期增长101.6%;欧美企业16个,协议外资15512.4万美元,占新批项目协议外资的36.1%,比去年同期增长5.4%;日韩企业10个,协议外资4439.3万美元,占新批项目协议外资的10.3%,比去年同期增长125.9%。实际利用外资按资金来源地分港台企业共到资13939.4万美元,占实际到帐外资的53%,比去年同期增长189%;欧美企业共到资11235.3万美元,占实际到帐外资的42.7%,比去年同期增长54.6%;日韩企业共到资881.5万美元,占实际到帐外资的3.4%,比去年同期减少70%。
四、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1-10月我区共批准制造业项目43个,协议外资49064万美元,占全区协议外资的80.3%,同比增长28.5%,制造业项目实际到帐外资34099万美元,占全区实际到帐外资的71.5%,同比增长37.5%;共批准服务业项目13个,协议外资12041万美元,占全区协议外资的19.7%,同比增长204.4%,服务业项目实际到帐外资13593万美元,占全区实际到帐外资的28.5%,同比增长10倍。
五、 增资扩股势头强劲
1-10月我区增资扩股完成协议外资36918.5万美元,占全区协议外资的60.4%,同比增长105%。增资扩股项目实际到帐外资17263.4万美元,占全区实际到帐外资的36.2%。主要增资项目有:天合光能、世茂房产、亚什兰等。
二、存在的主要机遇与困难
目前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存在诸多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一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招商引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怀,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氛围;二是我区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专题园区产业门类齐全设施完善,尤其是出口加工区建设进度加快,投资环境有了质的变化;三是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日趋强化,招商人员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继续趋紧,两税合并后高新区原有区域性政策优势的丧失;二是我区可用工业用地指标偏少,存量日显匮乏,且我区工业用地被列入四等地区后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及我市其它开发区,竞争难度加大;三是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各地政府重视,项目引进筛选时序延长;四是项目信息仍然匮乏;五是是大项目仍然偏少。引进外资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不多。
常州高新区外经局(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