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局2004年工作总结
2004年是我区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发局全体工作人员紧紧围绕年度经济发展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区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危机,克难求进,使全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主要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1、国内生产总值130.5亿元,同比增长25.4%,完成年度计划的100.4%,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1.05亿元,同比增长25.4%,完成年度计划的100.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4.2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
2、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年度的100.5%,其中:自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18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年度计划的101.4%。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42.5%,完成年度计划的101.7%,其中:自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其中:区自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50%,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二)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
1、主动顺应宏观调控,全面做好项目清理
⑴积极应对铁本项目查处。自铁本项目受到国家查处以来,全区上下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保持高度一致,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首先,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出发,集中精力,从容应对国家多次书面和现场查询。其次,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与公安、人武部门共同做好现场保护宣传解释工作,避免不良现象发生,并积极向市领导报送40多份动态情况。第三,从防患于未然、吸取教训出发,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及时提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⑵切实搞好项目清理。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工作经过各相关单位自查、审核、整改等几个环节,清理出全区所有在建、拟建项目共691个,总投资327.89亿元,其中:2004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共计119个,总投资48.4亿元。按开工情况分:在建项目338个,总投资205.58亿元;拟建项目353个,总投资122.31亿元;按投资领域分:工业项目 496个,总投资191.4亿元;房地产项目87个,总投资88.61亿元;基础设施项目56个,总投资16.77亿元;其它项目52个,总投资31.13亿元。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4]38号文件的清理内容和标准,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的项目617个,总投资273.19亿元;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的项目74个,总投资54.7亿元。经过自查清理,全区拟停止建设6个项目,总投资1.2亿元;暂停建设和限期整改42个项目,总投资38.5亿元;取消立项26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
2、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⑴抓好重点项目推进,扶持重点工业企业做大做强。首先,从总投资超1000万元以上的177个在建项目中,选择科勒动力、旺达纸业、香格里拉等30个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确保项目按时建设,并全力做好江苏现代工程机械、安德利聚酯、旺达纸业等项目的协调。二是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通过努力,涌现了一批像诚达石化、兴荣高科、江苏现代、茂盛特合金、锦涵纺织、常科彩钢板、联创金属材料等新增销售超亿元的企业,同时科勒动力、旺达纸业、莱尼电气线缆等一批企业也相继投产开业。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扶持优势企业扩大规模。选择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和民营骨干企业,申报列入国家“双高一优”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债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获得省、市贴息支持。今年共组织申报了图纳墨粉、八纺机、好利特电子等3家企业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柏鹤涂料、双威科技2家企业的省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宏发纵横、常恒控制电器等6家企业省第一批技改导向性计划项目;太平洋电力、富满车业、星宇车灯、盛士达4家企业的国债项目;普勒赛斯精密机械、图纳墨粉等5家企业的省第一批重点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项目;德胜电器、星翰科技等9家企业的市第一批重点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项目。至今年9月底,全区规模企业已达41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9家。
⑵把民营经济作为最重要增长极,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一是参与研究并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开委[2004]14号文),进一步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向省中小企业局积极争取有关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组织申报了三井科技工业园区和爱思特净化设备、大江纺织机械等一批产业集聚发展和技改、技术创新项目。1-9月全区自办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49亿元,同比增长40.76%,民营工业产值占全区自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5.68%,民营企业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2.71%,拉动全区工业增长23.23个百分点。
⑶抓好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乡镇工业发展新载体。一是积极引导各乡镇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乡镇工业园区提高引进企业的科技含量,推进产业聚集,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二是对固定资产项目清理中的285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要求的项目大力推进,加大工业投入力度,今年1-9月乡镇工业项目投入37.5亿元,同比增长68%。三是抓好春江镇化工产业集聚区、西夏墅纺织产业集聚区和孟河镇汽摩配产业集聚区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时做好西夏墅纺织产业集聚区省级财政贴息和春江镇化工产业集聚区市级财政贴息项目的申报工作。1-9月全区乡镇工业产值完成177.46亿元,同比增长46.36%,实现销售169.65亿元,同比增长51.72%,产、销增幅分别高于全区产、销增幅6.2和10.25个百分点。
⑷抓好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对企业普遍反映的银根收紧,流动资金缺乏的情况,一方面积极向省融资洽谈会推介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市重点企业融资洽谈会;另一方面,联合交通银行新北区支行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走访了西夏墅、罗溪、河海等地部分企业,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困难。二是认真解决电力资源紧缺矛盾,积极引导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合理错峰、避峰和限电,多次邀请市经贸委来区召开座谈会,深入永祺车业、光硝子、小松机械等企业,努力解决企业供电不足的矛盾,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完善城市功能
⑴规范引导市场建设,推进市场做大做强。一是积极推进市场建设。完成了江苏国际塑化城的审批论证工作;江苏长江塑料市场顺利开工建设;协调解决了常州汽车交易市场搬迁问题;江南五金机电城一期顺利建成开业。二是参与制定《关于进一步扶持专业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常开委[2004]第13号文),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市场的扶持力度。三是多次参与协调中惠商城、歌顿市场(现宝丰市场)纠纷问题。四是草拟了《新北区商品市场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讨论稿)。
⑵推进重点三产项目建设,促进商务休闲区的形成。重点抓好恐龙园香树湾大酒店、锦江国际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金陵江南大酒店装修进度,推进太阳城、中创时代广场、银座商务楼、SOHO不夜城等三产项目的工程建设,使商气、财气、人气向全区凝聚,逐步形成高档商务休闲区,努力提升城市功能。
⑶开展商贸企业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城市知名度。为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服务业的知名度和形象,联合区宣统部、工商联等部门以“动感之都活力高新——新北区现代商贸旅游版块大型联合宣传活动”为载体,与百老汇、恐龙园、世纪广场、月星家具、长贸中心、金田汽车、新长兴楼等旅游、商贸、物流等企业加强合作,对全区的旅游休闲、特色市场群、文化教育、餐饮、现代居住区等给予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
4、强化物价监管职能,规范市场秩序
⑴依法开展收费许可,规范收费行为。一是对全区收费单位的收费主体资格进行了重新清理,取消了54个单位的收费资格, 对36个收费单位发放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整改通知书》。二是为全区201个收费单位换发了新的《收费许可证》,并为428名收费员换发了《收费员证》。三是为规划、国土等14个系统54个收费单位的《收费许可证》办理了收费变更,变更收费项目27项,其中取消收费项目8项,降低收费项目2项。四是推行收费公示制度,采取制作收费公示牌、电子显示屏和网上公示等的各种公示形式,实现了收费公示率100%。五是在教育收费管理方面,对2003年9所“教育收费规范学校”进行了年审,并对8所申报“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学校进行了验收,调整了部分学校的住宿收费标准,核批了伊顿双语幼稚园收费标准。六是在医疗收费管理方面,为区医学会办理了《收费许可证》,对安家、孟河等6家卫生院和河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床位费的收费标准进行了核定。
⑵加强价格管理,稳定市场物价。一是在房地产价格管理方面,1~10月,共核批了怀德名园、旺角花园等14个住宅小区、50.64万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商品房价格和14个住宅小区的前期物业管理公共服务收费标准。二是在企业外供蒸汽价格管理方面,分别对3家供热单位进行了4次供汽价格的调整,并走访了区新港热电等6家纯供热和热电联产供热单位,协调了华生制药与嘉汽公司的供汽矛盾。三是在涉农价格管理方面,对区内9个乡镇的化肥经营单位的价格干预措施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在全区开展化肥价格的监测工作,建立了农资价格监测机制。
⑶积极开展各种价格检查行动。一是在价格投诉方面,1~10月,区价格举报中心共受理各类价格举报、咨询35件,答复35件,答复率为100%。二是对全区21个综合市场的收费公示、明码标价、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3次检查,并重点检查农贸市场的明码标价执行情况。三是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全年共对5所中学、5所小学、5所幼儿园的收费公示、收费标准和上学期代办费的结算情况进行了检查。四是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全区开展价格法宣传、咨询活动,使消费者了解价格欺诈的行为、形式,并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5、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⑴突出重点,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一是成立行政执法相关组织机构。区安监局获批准具了备独立执法主体的资格,行政执法人员证照齐全,按照执法程序将成立事故调查取证组、案审组等机构,确保了执法程序合法。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开展工作。所有执法人员都经过省、市组织的专业培训,确保执法过程合法。三是突出重点难点,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其行政、刑事责任。
⑵注重实效,深化各项专项整治。重点开展了“五整顿、两关闭”的化工安全专项整治、“两查禁一整顿”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及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各职能部门制订了完整的专项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做到整个过程有方案计划、有实施、有总结,其中由安监局负责牵头实施的化工安全专项整治,重点针对上年度专项整治验收不合格的58家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复查验收,依法对其中12家仍不合格的企业实行关闭。
⑶健全管理网络,强化责任制落实。一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行政“一把手”是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由政府部门一把手与各行业管理部门及下一级政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并进行逐级落实,责任到人。二是要求基层政府根据各部门、人员和职能,落实管辖范围和责任,进行定人定企业跟踪管理。三是继续推行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通过目标考核,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奖惩挂钩,有效地提高了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⑷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宣教培训力度。一是对全区已申领和正在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了“三员”(厂长经理、分管安全副厂长、安技员)安全知识培训,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617人。二是为提高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分管安全的领导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特举办基层领导安全执法知识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184人。三是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
6、强化统计职能,搞好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
⑴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着力抓好年定报工作。以数据质量为中心,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搞好2003年年报工作。认真贯彻各项年定报制度,及时分专业、分层次进行工作布置和业务培训,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建立了区局内部人员分工负责制,制定了《2003年统计年报工作联络员制度》和《镇、街道统计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各级统计人员在年定报工作中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加强年报工作进度、数据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全面完成了各级各类各专业年报任务。
⑵以提高农村统计工作水平为目标,着力推进乡镇统计规范化建设。一是根据统计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提出要把“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要取得新进展,经济普查工作要体现高质量,统计分析服务要有新作为,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要实现新突破”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区政府印发的《常州市新北区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程》,加强对合并乡镇统计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三是组织乡镇、街道统计负责人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吸收乡镇农村统计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下发了《关于加强镇、街道统计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积极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四是切实加强住户调查工作,对各镇、街道负责住户调查工作的人员进行计算机程序培训,对各镇、街道住户调查的开展情况以及调查户记帐质量进行检查,加强业务指导。
⑶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着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一是编印了两会服务材料“灿烂新北”,受到区领导和两会代表的普遍好评;二是发布了《常州市新北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编印了年度统计小册子;三是针对国家宏观调控和铁本事件的影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统计预警预测,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提供月度统计信息和季度统计分析资料。
⑷全面展开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准备工作。一是组建新北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机构,成立了区经济普查领导机构和办公室,完成镇街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三落实”工作。二是召开经济普查动员会,制订普查宣传工作计划,开展普查宣传发动,作好普查工作各项准备。三是选调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划分调查小区,绘制调查小区简图,开展经济普查试点工作。四是组织清查摸底培训工作,并对单位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对清查摸底数据进行处理。
7、强化目标管理,推进国企改制
⑴加强计划职能,完善目标管理。一是组织编印《常州市新北区2004年目标任务》蓝皮书,进一步明确2004年度全区重点目标及各单位(部门)的年度工作任务,并从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出发,出台了《常州市新北区目标管理考评细则》。二是把全市开展的“三个第一”和“六个前十名”竞赛活动的有关内容纳入全区目标管理体系,进一步营造“坚持加快发展、注重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把全区开展的“高扬创业大旗、塑造团队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中“创业立功”竞赛的考核评比工作与目标管理年终考核相结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评优评先工作。
⑵全面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开展各项专题调研。 一是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全面启动了“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了全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出台“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二是通过层层发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基本形成“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年内争取形成规划框架初稿,为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围绕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进行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发挥规划的综合协调平衡功能、信息导向功能、政策指导调节功能和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改制。一是抓好原武进移交企业的改制工作。武进铁合金厂破产终结程序结束,由中天热电有限公司接收,并安置了原企业已置换身份的职工约350名,新公司今年预计实现销售1.5亿元,比武进铁合金厂破产前历史最高销售高出7000万元;武进水泥厂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上半年我们已经开始了改制的前期工作,下半年经过清仓查库、清产核资,调整和处置了历史遗留问题,年底武进水泥厂的破产工作将进入法定程序;常州诚信铸锻厂(原武进铸锻厂)经过多方协调,现市和区二级法院明确了企业为集体所有制性质,为下一步启动全面改革做好了准备。二是搞好其它企业的改制工作。目前,常州嘉新房地产发展公司、常州市科技物业中心已基本完成了企业整体改制工作;区供销社、食品站及试点乡镇卫生院等单位的改制已启动;常州药业延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常通高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及时转报变更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今后成功上市打好基础。三是继续做好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做好武进铁合金厂破产职工安置工作,及时核发小河水泥厂定补及内退人员生活费、社保费,同时配合做好各乡镇大集体划归人员、大中专生、知青等450多人的医疗保险报批工作,做好军转干部的调查摸底及生活费的报批和落实工作。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局上下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前瞻性不强;二是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突发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重点克服和改进,切实提高驾驭经济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