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贯彻实施《教育法》情况的汇报
社会事业局局长 茅雪鹤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全区贯彻实施《教育法》的情况,请予审议。
一、我区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1所,其中电大1所、国际学校1所、中学17所(其中完中4所)、小学33所(其中村级完小13所)、幼儿园20所、镇(街)成人教育中心校9所。全区中小学共有在校学生45931人,其中高中6536人、初中15253人、小学24142人;全区在园幼儿8024人。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小学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巩固率为99.89%,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全区在编教职工2917人。全区教师学历为小学合格率99.21%、大专率75.22%,初中合格率为97.25%、本科率54.57%,高中合格率为92.5%。新北区建区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教师队伍,培育学校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较好,2006年在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区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考核中获得了全省最高分。今年上半年区教育文体局和区政府教育工作先后接受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的督导评估考核,分别获得了“优秀”,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二、我区贯彻实施《教育法》的主要措施与成绩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全区教育工作的领导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自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以来,我国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北区于2002年建区,虽然建区时间短,但区政府历来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规划,几年来,全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变化巨大。
1、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教育法》的重要性。为统一思想,我区结合普法教育,认真组织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到,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新北区又是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建设是中心,科技创新是核心,人才培育是根本,因此,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法》不仅是我区上下的共同义务,也是我区实施“科教兴区、区乡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高效履行各级政府在教育发展中的领导职能。由于我区建区时间短、行政区划多次调整等客观因素及教育事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等客观现实,区委、区政府在调整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四个统一”的基础上,着力谋划我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区域性整体推进,2005年9月,我区召开了建区以来的首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区委朱剑伟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转发了常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强化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6年,区委、区政府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专题汇报,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大计。为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区、镇(街道)党政均明确了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区各部门和镇(街道)都把教育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认识、责任、措施和投入“四个到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都能认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把教育工作纳入党政领导任期目标,明确责任,履行职能,确保落实。
(二)加大投入,加强保障,努力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化发展
教育要发展,投入是保障。我区两级财政将教育作为确保重点投入的领域来预算,并按照“保证必需、突出重点、总体考虑、分步实施”的投入原则,基本满足了教育所需的各项投入。
1、确保了教育各类经费的投入增长。2002年,我区区划调整时划进的一批学校办学条件基础较差,教育投入的需求很大。我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实现“两个率先”方面要发挥全市的龙头作用,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安置等任务十分繁重,经费投入压力巨大。但我区本着要让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理念,尽最大努力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在建区以来连续三年实现“三增长”的基础上,2006年我区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18251万元,比2005年增长14.35%。其中安排教育费附加(含地方教育附加)3995万元,比上年增长39.34%;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初中分别为3718元和4954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04%和22.2%;中小学公务费比上年增长20%,设备购置费、校舍修缮费增长10%,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354元和521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64.65%和73.09%;同时,还专门安排了“一免一补”和“帮困助学”经费等等。
2、完成了一批基建和装备重点项目建设。2006年,区镇投入1230万元,改造中小学各类校舍共12930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新建河海中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7所幼儿园建设,完成了全区中小学食堂改造,中小学实验室建成率达100%,6所学校创建成省、市示范图书馆,投入200万元,新建或改造电脑房10个、新增多功能系统近百套、数字化教学平台8套,6所学校创建成市“一级校园网”。
3、优化了育人环境。落实专项资金,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去年区财政共投入10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房屋、用电、消防、防盗、卫生等方面的安全设施设备,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加强综治力度,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召开了两次全区安全工作会议,组织了多次专项检查并督促及时整改;进一步规范了综合实践等活动的组织;通过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和区级“平安校园”来提升学校安全工作水平,2006年我区学校创建合格率达85%以上;通过组织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测、落实补贴经费等抓好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4、促进了办学条件均衡化发展。一是区政府出台《关于重点扶持西部乡镇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意见》,努力推进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区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区西部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在危房改造、食堂建设、实验室装备、图书馆建设、校园绿化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使这些学校的各类硬件条件有明显的改观。
(三)依法治教,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行依法治教,规范学校管理。是教育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和途径。我区以深化“法治新北”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全区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常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良性发展。
1、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依法、规范、高效”是我区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区一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教育行政部门从以具体工作管理为主转为以学校发展规划管理为主,从多头检查考核评比转到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考核,全面提升了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区学校建立或健全了校务公开制度、规范收费和经费管理制度、教师聘任聘用和考核制度、重大事项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商议制度和教代会制度等,又有5所学校评为“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目前,全区中小学创成市级“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已达20所。
2、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区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增强;二是加强了德育工作的整合,德育的主题更加鲜明、形式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系统性得到加强;三是形成了德育合力,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学校、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各类德育资源效益得到发挥;四是加强了德育工作重点,切实推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并取得良好成效;五是加强了德育考评,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德育先进学校”、“绿色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创建工作,有4所学校评为区文明单位标兵,13所学校评为区文明单位,5所学校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5所学校评为区“绿色学校”、3所学校评为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等;积极开展学校评价改革,探索中小学生成长记录袋管理制度,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一大批学生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在全面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中小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主题教研指导、校际交流研讨、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示范等,有力地提升了全区新课程实施水平,在市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等评比中,我区获奖数占全市32%,名列全市第一。加强统筹管理,通过教育教学管理调研、组织东西部学校校际交流、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等,加大对区内西部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努力提高西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地缩小东西部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2006年,全区小学毕业会考合格率英语达97%、数学达98%、语文达99%;初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际间差距进一步缩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4%;高中在生源及办学条件相对困难的前提下,我区高考成绩有较大提升,本科达线率比05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龙虎塘职高毕业生在单招高考中,本科达线率继续名列全市前茅;成校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失地农民培训等各类培训69697人次,有力地支持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孟河镇创建成“江苏省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四)提升素质,优化队伍,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培养人、优化人、提升人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培育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完成这项工程的基本条件。
1、全面优化了学校管理队伍。首先是加强了培训,组织了全区校级领导暑期培训班和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培训班,组织中学主持工作的校长赴南通栟茶中学、溧阳后六中学等学习考察,组织小学主持工作校长赴上海学习考察,选送校长参加省示范初中、实验小学校长培训班,分期分批安排中小学校级领导参加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等;其次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在中小学坚持开展“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评比活动;再次是加强了考核,对全体校级领导开展民主测评工作,加强对干部的考察、培养工作,完成了新一轮校长聘任工作,在考察的基础上提任12人担任校级领导,使全区中小学领导班子结构更加合理,队伍更加优化。
2、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首先是把好教师入口关。按编制及时补充合格教师;开展了区内富余学科教师校际调剂,逐步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优先解决非考试科目教师缺口问题;较好地实施了教职工聘用制度;严格执行公开招聘制度,06年公开招聘引进优秀毕业生、优秀在职教师75人。其次是把好教师提高关,形成“教、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重视师德建设,贯彻师德规范,开展学习“身边的殷雪梅”师德教育活动和“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评选。重视继续教育和学历进修,落实了教师专项培训经费,全年举办教师上岗培训、学历培训、学科培训等区级培训班20个,受训人数近1000名。启动中小学班主任轮训,已培训班主任近600名。注重加强校本培训,夯实教师的基本功。开展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考核和“骏马杯”中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全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等级和获奖教师人数明显增长,有4名教师获省一等奖、6名教师获市一等奖、多人次获得省市二、三等奖。再次是把好教师主动发展关。在全区中青年教师中开展五年奋飞计划,一大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全区新增特级教师后备人才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4人、骨干教师37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0人、骨干教师40人。
三、我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继续贯彻实施《教育法》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区教育正处在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展望我区教育的发展未来和分析我区教育的现状,我区教育尚存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教育投入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二是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三是教育均衡化发展还不够;四是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实施《教育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统筹发展各类教育,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措施为: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区、镇(街道)两级政府均要进一步以贯彻实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落实各项教育经费,通过“提升、撤并”两种途径调优学校布局,既要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教育,又要加大力度发展好幼教、职教、社区教育,着力构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谐新北”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进一步规范教育管理。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在加强学校管理方面大做文章,以贯彻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抓手,制订《新北区贯彻实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考核评估细则》和《常州市新北区幼儿园保教管理考核评估细则》,并结合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实施,每年对学校管理水平开展考核评估,每年评出一批新北区规范管理先进学校,以管理促规范,向管理要质量和效益,切实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教育队伍。一是继续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教师培训体系,深入实施教师“奋飞计划”,推进教师个人主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在道德品质、学识学风、行为规范上为人师表,教师为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优秀骨干教师、名教师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二是切实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缺编矛盾,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区较为严重的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已经得到缓解,但问题仍然存在,代课教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我区将继续采取倾斜政策,优先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并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逐步研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三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队伍,通过“培训、交流、提优”的方式,强化全区教育管理队伍,培训即通过各类培训强化素质;交流就是系统内外的工作交流、岗位交流、经验和智慧交流等,以开阔眼界,拓展能力,提高水平;提优就是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与岗位专业化培养相结合,促进岗位成才,培育教育管理专家。
(四)进一步培育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巩固、拓展和提升”,培育一批品牌学校。首先是巩固已有资源,迄今为止,我区已有省三星级高中2所、示范初中7所、实验小学8所、示范幼儿园7所、省级重点成校和社区教育中心各1所,这些学校以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和群众的认可,要充分发挥其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是拓展新的资源,一要在现有普通学校中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每年创建2-3所优质学校,二要加大品牌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与市教育局合作,引进鸣珂巷幼儿园和二十四中教育资源,办好怀德名园幼儿园和河海中学,同时,配合市教育局办好北郊中学和建好新北职教中心。第三是提升,要充分运用政策的调控作用,在本区优质教育资源中培育出一批管理上乘,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我区政府永恒的战略任务。我们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贯彻好、落实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承担起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确保我区“两个率先”的顺利实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北”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