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街道)计生服务站:
2009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满足育龄群众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加快“世代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一、开拓创新,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水平
树立“按需服务”的理念,在服务的层次和内容上进行拓展,为新婚期、孕产期、避孕期的育龄群众提供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
1、努力宣传和普及生殖健康知识。积极开展五期(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避孕期、更年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培训、大众传媒、面对面咨询等途径,提高育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男性、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2、加强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进一步做好“生殖健康服务万人行”活动,协同卫生部门做好宫颈癌的筛查,按照市级要求,做好经费配备,提高普查率,2009年力争完成全区育龄妇女数的80%,同时做好一年一次的B超普查工作,降低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率。
3、积极开展避孕节育随访服务工作。将“世代服务”的理念融入平时工作中,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制度,确保广大育龄群众享有优质、免费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在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同时,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区人口计生局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落实长效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进行奖励,以提升我区育龄妇女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
二、宣传倡导,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大力宣传和推行婚前医学检查,积极开展孕前-围孕期保健服务,加大预防出生缺陷宣传力度,引导群众树立优孕、优生、优育的意识。
各镇(街道)计生工作者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网络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区、镇(街道)、村(社区)出生缺陷一级干预三级网络,重点做好出生缺陷的一级干预工作,做好“四个抓”:抓新婚期培训、抓营养素的推广、抓宣传教育和随访服务、抓孕前准备与孕前指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可以预防的多发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实现从产前-围产期保健预防模式向孕前-围孕期预防模式的转变。
进一步做好《婚育服务手册》的发放工作,为我区范围内怀孕妇女主动、及时办理《婚育服务手册》,宣传好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避孕节育知识,增强群众优生优育意识。
三、统筹规划,加快“世代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全面推进“世代服务”品牌建设,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的原则,打造集宣传倡导、技术服务、政策服务、信息管理、药具发放和人员培训功能于一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今年,全区80%的镇(街道)计生服务站、村(社区)计生服务室要完成“世代服务”体系改造。
1、区级世代服务中心依托卫生系统的技术优势和管理力量,实行资源共享,开展避孕节育、随访服务、孕前准备和指导、生殖健康咨询、宣传指导与培训、政策法规咨询、人口信息管理、药具发放与管理等服务项目,承担对所辖镇(街道)、村(社区)世代服务中心的指导。
2、镇(街道)世代服务中心依托现有服务阵地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世代服务中心,承担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倡导、随访服务、药具发放、人员培训、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行政事务受理等工作,各镇(街道)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立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室、综合服务室、B超室等。2009年,各镇(街道)需做好规划,尽快拿出改造方案并开始实施。
3、村(社区)世代服务站(室)主要承担宣传倡导、随访服务、咨询指导、信息采集、行政事务受理、药具发放等基本职能,原有“两室合一”的村(社区)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设立世代服务站,有专人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有独立计划生育服务阵地的村(社区)可对原有的计划生育服务室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社区世代服务室,室内设置宣传画、药具展示柜、咨询桌、检查床等。2009年,需要完成80%的村(社区)世代服务站(室)的改建工作。
四、夯实基础,提高计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锁定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两个目标,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建设,计划生育服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升自身素质。
一是合理配置人员。各镇(街道)根据工作需要以及人口规模合理配置咨询、随访服务、政策服务、信息统计、药具管理等人员,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需求。
二是加强培训教育。积极鼓励计生工作人员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力争到2010年底,45周岁以下人员均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进一步做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通过三年的学习,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建立分级分层培训制度,2009年,区级完成对各镇(街道)计生服务站全体工作人员的世代服务中心入职培训,全面提高计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九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