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无障碍浏览
智能问答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个人中心
首 页
新
视界
新
公开
新
服务
新
互动
新
数据
信息名称:
区农林局2008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12249/2009-00017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动态信息
农业农村局:
工作总结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农林局
产生日期:
2009-01-10
发布日期:
2009-07-2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总结2008年工作
区农林局2008年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工业理念推进农业发展,以统筹城乡关系推进农村建设,以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农村和谐, 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2.33亿元,同比增4%;完成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00元,比上年增12.1%;村庄整治、绿化建设、失地保障、水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完成任务,全区三农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工作力度,使全区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
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40个村庄绿化达标,10个村五化三有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村级经济薄弱的实际状况,我局克服村庄整治任务重、达标要求高的困难,创新机制,制定《新北区新农村建设资金补贴办法》等文件,有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已有43个行政村绿化、12个“五化三有”行政村经市级验收全部达标,一个小康家园示范村正在建设申报中。有效改善了农村村庄环境面貌。
二、农业增产增效显著
全区18万亩粮田全面丰收。一是提高粮油生产科技含量,实行优质高效。在落实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业保险、优化品种布局、提高轻型栽培比重、加大病虫草害科学防治指导等措施,全区粮食油料单产、总产均稳定增长。全区三麦亩产618 斤,油菜亩产258 斤,水稻亩产1242 斤,全年粮食总产16185.8万公斤,比上年增3.3 %。二是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高效设施农业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区重点抓好五大产业(果品农业、设施农业、种源农业、休闲农业、畜禽养殖业),共建设市级以上项目农业29个,争取市级以上财政补贴资金1061万元,高效农业面积、设施农业面积分别累计达4.3万亩和1.76万亩。高效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全区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6个,面积达6.2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46只,绿色食品11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面积达1.1万亩。三是畜禽养殖逐步向健康生态养殖方式转变。在强化防疫监督和检疫监测的基础上,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同时积极鼓励规模养殖项目发展,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面实施升级改造,建造11家沼气池,减轻农业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养殖。目前全区生猪存栏6.7万头,同比增13%;奶牛存栏763头,规模养殖比例达86%;肉禽存栏52.6万羽,规模养殖比例达98%;蛋禽存栏35.3万羽,规模养殖比例达100%,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农民增收空间继续拓展
一是开展帮扶脱贫工作。二是做好失地农民进城保工作。关注民生,筑牢农民保障底线。确保失地农民失地而不失利。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生产经营相同产品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既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又可提高经营效益,还可带动农户拓展生产视野,到年底全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6家,其中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新增会员391人,带动农户2371户。四是劳动力转移工作扎实有效。继续依托中介机构搭建劳动力转移平台,积极开展劳动力就业推荐,全区08年共推荐转移劳动力6000人次。
四、城乡水利协调发展
按照“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环境”的总体要求,今年以村庄沟塘清淤、河道疏浚、防洪驳岸、水环境整治、泵站改造为目标,切实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17亿元,全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河道拓浚。拓浚骨干河道11条,总长34.52公里,总土方131万方,总投资3595万元。其中丰收河、省庄河两河拓浚后,与通江河道藻港河、德胜河贯通,既提高了化工西区的防洪排涝标准,又增加了引排能力。二是水环境整治。随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区域原有排涝流量不足和水系容量不够的问题已经显露,为彻底解决区域排涝和水环境问题,江边化工区实施了一系列水环境整治工程。工程竣工后,区域排涝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应急抢险。认真抓汛前检查,消除各类险工隐患。德胜河、藻江河、新孟河、浦河河道坍塌抢险15处,长度5.2公里,投资1000万元;录安洲抛石抢险抛石止坍382米,确保了长江洲堤安全。同时完善防汛应急响应预案,逐级落实防汛责任制,为我区防汛防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河道管护。全区164条河道全部实行长效管护,签订合同274份,落实管护人员251人,购买管护船只113条,竖立公示牌209块,总投资150万元。五是泵站改造。针对沿江泵站流量不足,化工污水腐蚀损坏严重,维修改造沿江站、闸、涵洞23座,投入资金85万元。六是村庄清淤。完成34个行政村整村清淤,沟塘清淤504个,清淤土方129.95万方,投入资金650万元,所清沟塘由所在行政村落实长效管护措施。
五、绿化工程实现质量、效益双达标
一是克服困难完成万亩绿化任务。年初我局承担市十大绿化工程中的三大绿化工程,即沪宁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四河绿化(浦河、澡江河、凤凰河、丰收河)、43个村村庄绿化,种植面积达10828.87亩。通过现场督查、强化工程节点、严格工程监理等措施,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运作机制相结合等办法,高质量完成绿化工程并通过市级验收。二是高标准完成小黄山矿山环境整治工程。该工程重点是:对裸露边坡进行复绿并进行场地平整覆土,建成生态和经济双赢的苗圃;同时对原有坑洼水池进行整修,将废弃矿山建成一个景观美丽的生态区。该工程分二期实施,整治总面积1000亩,财政总投入5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整治面积为460亩,目前已竣工验收。二期整治面积为540亩,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